《玉訣品診5》岸燈注 豁達成業(yè) 策化經(jīng)貿(mào)上股市,君子含道對品明。 正運自心樂自信,豁達人格處處春。 道用之問。 豁達,是大度能容。歷史上大度成業(yè)者,春秋戰(zhàn)國有齊恒公重用管仲,李世民重用魏征等,一些人才當初還是在敵對陣營里,但唐王一樣重用。這些都是豁達成業(yè)的榜樣。對于修持而言,需更大度,如佛陀之忍辱行,皆是豁達的更高境界。佛道皆需這種度量,如“吉祥心燈”也是修大度量之妙法。 策化經(jīng)貿(mào)上股市, 做生意,經(jīng)營貿(mào)易,也如股市一樣變化無常。今天掙幾百萬,明天也可能虧幾百萬。人的感受如在天堂與地獄之間走鋼絲。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無法做操盤手。在股市里看慣了無常變化,也知股市也是炒的福報。明白之人,隨股市變化,而心常靜,股市之曲線也是因果線,起起落落。從中看到萬象變化之后的因果規(guī)律。明白了此理,心自豁達,因一切都好,都是自己的內(nèi)在福報的變化,故心坦然。 君子含道對品明, 君子之靈性自有道性,故一切際遇皆是品道明道的一次機緣。故“道在日用,即是而真”,即每一件事背后都有道的運化的信息。就看你會借事返心,而品道性。如此處處見道,隨時皆在向道而行,入道,成道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正運自心樂自信, 正運自心,也是以佛道正見來運用自心。換個說法即“觀心得道”。如陳師今天的《丹訣引》中有觀心之法,偈云:“念起即覺不評判,只觀只察心坦然。日久此心自靜定,萬里長空見青天。”這是正運自心之法,觀久了,凈化了內(nèi)心的陰影,自信自生。了知身心變化。“善護念”,善自護持身心之善念,善之極自樂,即極樂。本性是快樂的,光明的。如宇宙之心是大光明,是快樂無憂的。 豁達人格處處春, 這就是果,那豁達大度是因,處處春是果。因為世間任何際遇皆動不了心中的寧靜,則生命處處充滿生機,可以勝物而不傷。如《悟真篇》后序言:“竊以人之生也,皆緣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則有患;一若無其身,患從何有!夫欲免夫患者,若若體夫至道;欲體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故心者道之體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xiàn),無為之用自有。不假施功,頓超被岸,此非心鏡郎然,神珠廊明,則何以使諸相頓離,纖塵不染,心源自在,決定無生者哉!然其明心體道之士,身不能累其性,境不能亂其真,則刀兵烏能傷,虎兕烏能害,巨焚大浸烏足虞。達人心若明鏡,鑒而不納,隨機應(yīng)物,和而不唱,故能勝物而無傷也。此所謂無上至真之妙道也,” 這才是處處春之真境界也。
|
|
來自: 心靜自然涼1985 > 《《玉訣品珍》岸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