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搗素賦 西漢 班婕妤 朗誦: 背景音樂:《空山寂寂》 --------------------------- ![]() 測平分以知歲,酌玉衡之初臨。見禽華以麃色,聽霜鶴之傳音。佇風軒而結睇,對愁云之浮沉。雖松梧之貞脆,豈榮雕其異心。 若乃廣儲懸月,暉水流請,桂露朝滿,涼衿夕輕。燕姜含蘭而未吐,趙女抽簧而絕聲。改容飾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羅裙之綺靡,振珠佩之精明。 若乃盼睞生姿,動容多制,弱態含羞,妖風靡麗。皎若明魄之生崖,煥若荷華之昭晰;調鉛無以玉其貌,凝朱不能異其唇;勝云霞之邇日,似桃李之向春。紅黛相媚,綺徂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兩靨如點,雙眉如張。頹肌柔液,音性閑良。 ![]() 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擇鸞聲,爭鳳音。梧因虛而調遠,柱由貞而響沉。散繁輕而浮捷,節疏亮而清深。含笙總筑,比玉兼金;不塤不篪,匪瑟匪琴。或旅環而舒郁,或相參而不雜,或將往而中還,或已離而復合。翔鴻為之徘徊,落英為之颯沓。調非常律,聲無定本。任落手之參差,從風飚之遠近?;蜻B躍而更投,或暫舒而長卷。清寡鸞之命群,哀離鶴之歸晚。茍是時也,鐘期改聽,伯牙馳琴,桑間絕響,濮上傳音;蕭史編管以擬吹,周王調笙以象吟。 ![]() 若乃窈窕姝妙之年,幽閑貞專之性,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歌采綠之章,發東山之詠。望明月而撫心,對秋風而掩鏡。閱絞練之初成,擇玄黃之妙匹,準華裁于昔時,疑異形于今日;想嬌奢之或至,許椒蘭之多術,熏陋制止之無韻,慮蛾眉之為魄。懷百憂之盈抱,空千里兮吟淚。侈長袖于妍襖,綴半月于蘭襟。表纖手于微縫,庶見跡而知心。計修路之遐敻, 怨芳菲之易泄。書既封而重題,笥已緘而更結。漸行客而無言,還空房而掩咽。 ![]() ![]() ![]() 注 釋 ①測平分以知歲:測算平分的月份可以知道歲月的轉換。 ②玉衡:北斗七星之一,又名北斗五(大熊座ε星),位于斗柄與斗勺連接處,即斗柄的第一顆星。有時也指玉衡、開陽、瑤光這三顆星,七星具體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③見禽華以麃色:眼看籠里禽鳥羽毛美麗的顏色。 ④霜鶴:指白鶴。 因鶴羽凈白如霜,故稱。 ⑤風軒:有窗檻的長廊或小室。 ⑥結睇(dì):久久凝望。睇,眼睛斜看。也泛指 看。 ⑦貞脆:堅貞與脆弱,出處《文選<南州桓公九井作>詩》:'何以標貞脆,薄言寄松菌。' ⑧榮雕:猶盛衰。語出晉湛方生《懷春賦》:“夫榮彫之感人,猶色象之在鏡?!?/span> ⑨桂露:秋露。秋季桂花開時,夜涼生露,故稱。語出南朝 梁 吳均 《秋念》詩:'箕風入桂露,璧月滿瑤池。' ⑩燕姜:燕地的美女。 ?盼睞:亦作'盻睞'。觀看、顧盼。 ?昭晰:清楚,明白;光亮,光耀。 ?兩靨(yè):兩邊臉上的酒窩。靨:酒窩 ?閑良:嫻靜美好。閑,通'嫻'。 ?香杵:搗衣棒槌的美稱。 ?玟砧:搗衣石之美稱。 ?鸞聲:鸞鈴鳴聲,笙簫聲,出自《詩·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鳳音:比喻美妙的音樂。多指笙簫等細樂。 ?塤(xūn):傳統樂器。為邊棱音氣鳴樂器?!鞍艘簟狈诸愔小巴痢钡拇順菲髦?。用陶土燒制而成,故亦稱“陶塤”。也有木、骨或石制的,多為上小下大的雞蛋形,有一至十幾個音孔。 ?篪:古代的竹管樂器,像笛子,有八孔。用竹制成,單管橫吹。 ?瑟:古代弦樂器,像琴。現在所用的瑟有兩種,一種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種有十六根弦。 ?琴:古琴。撥弦樂器。周朝已有。琴身木制。琴面張弦七根,一邊有十三徽。演奏時左手按弦,右手撥彈。發音清幽。多用于獨奏或琴簫合奏。 ?颯沓:紛繁、眾多的樣子。 ?鐘期:即鐘子期。比喻知音者。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是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 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 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后,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 ?伯牙:又作伯雅。戰國時的音樂家,曾擔任晉國的外交官。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鼓琴遇伯牙與鐘子期,遇知音鐘子期,后來鐘子期意外去世,伯牙失去知音,破琴絕弦終生不再鼓琴。 ?濮上:古衛地。指濮水之濱。春秋時濮上以侈靡之樂聞名于世,男女亦多于此處幽會,故后用以指代侈靡淫亂的音樂、風俗的流行地。 ?蕭史:傳說中春秋時的人物, 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 ?編管:官名。宋修前朝國史、實錄時置,樞密院亦隨事置,皆掌編纂記述。 ?貞專:堅貞專一。 ?采綠:是詩經中經典作品之一,抒寫丈夫外出逾期不歸,歸人思念的感情。 ?東山:是《詩經·豳風》中的一篇。是一篇行役詩。通過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來體現具體環境經歷中的思想感情的,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玄黃:指天地的顏色。玄為天色,黃為地色。 ?妙匹:精美的布帛類織物。 ?蘭襟:比喻知心朋友。襟,連襟。彼此心連心。 ?遐敻(xiòng):猶遙遠。 ?笥(sì):盛飯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 ![]() ![]() ![]() 賞 析 《搗素賦》是一篇描寫古代宮女命運和悲情的杰作。從宮女的形美、聲悲、情哀三個層次描寫,婉曲多致,感人至深。 搗素,是宮女生活的一個片斷,即將制衣的白色生絹一類的衣料,用木棒捶打成柔軟后,方可裁減縫制。 ![]() 全賦可分三段。賦文開篇描寫秋天景色的悲涼,如霜鶴哀音,游動浮云,流水清涼,便是襯托宮女寂寞、凄冷的內心情境。 首段寫宮女的姿色之美。以宮女的美貌佳麗,突出她們紅顏薄命的悲苦身世。 第二段用哀怨感人的搗素聲傳達宮女如泣如訴的心聲。形象地透視了宮女那動天地泣鬼神的心聲。 第三段直接訴說宮女終生禁閉,老死而終的遭遇。豆蔻年華在冷宮幽居中消磨殆盡。 ![]() 此賦的形美、聲悲、情哀三個層面,婉曲多致,感人至深,顯示出作者抒情手法的高明。 ![]() ![]() ![]() 作 者 班婕妤(約公元前48年-2年),西漢女辭賦家,祖籍樓煩(今山西朔縣寧武附近)人,是漢成帝的妃子。 婕妤是漢代后宮嬪妃的稱號,因其曾被立為婕妤,后人一直沿用這個稱謂,以至其真實名字無從可考。后遷居長安延陵(今陜西西安)西郊。 ![]() 班婕妤是楚令尹子文的后人,左曹越騎校尉班況的女兒。她的兄弟班伯、班施、班稚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班稚的兒子班彪,孫子班固,孫女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學家 。 出身功勛之家,其父班況在漢武帝時抗擊匈奴,馳騁疆場,立下汗馬功勞。而她自幼聰明伶俐,秀色聰慧,工于詩賦,文才出眾,讀書甚多。 漢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漢成帝劉驁即位,班氏被選入皇宮,剛開始為少使( 下等女官 ),不久得寵,賜封“婕妤”。受皇帝專寵,趙氏姐妹誣陷,自請幽居深宮。 ![]() 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今存作品僅《自悼賦》、《搗素賦》、《怨歌行(亦稱團扇歌)》三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