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在臨床中十分常見,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其主要病因為幽門螺桿菌(Hp)感染,此外還可能與長期飲烈性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以及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 (NSAID) 或全身性疾病 (如肝硬化、尿毒癥或右心衰等) 有關。與Hp感染相關的慢性胃炎屬中醫學“胃脘痛”、“痞滿”等范疇,其發生多由于飲食不節、脾胃素虛、情志不暢、外邪犯胃等致脾胃氣機失調, 胃失和降有關。小柴胡顆粒源自《傷寒雜病論》,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方中半夏辛溫,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氣而止嘔;人參、甘草補正氣而和中;黃芩能清泄少陽半里之熱,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小柴胡湯中,黃芩提取物有很強的體外抗Hp活性的功能。 2、慢性乙肝: 對于乙肝的治療,我國傳統醫學有著悠久的研究歷史。中醫關于乙肝的病因病機理論中認為,乙肝患者“濕熱毒邪侵襲入體”,病情晚期,往往因“病邪”不得控制而出現脾失健運、肝腎陰虛,終致本虛標實、正虛血瘀。其中正虛即指氣陰兩虛,而血瘀則指瘀血阻絡。因此針對此病的治療,應采取清熱解毒、疏肝健脾、滋補肝腎的藥物進行治療。 早在東漢時期,張仲景就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出了“小柴胡湯”這一制劑。方中柴胡、黃芩具有清熱解毒、疏肝利膽作用;半夏、生姜可和胃止嘔;人參、炙甘草、大棗則具有溫補脾氣功能。綜合整個方藥具有較好的保肝健脾和胃作用。此外,也有學者從西醫研究的角度指出,小柴胡顆粒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作用,可誘導肝組織中NK細胞及T細胞活性,誘導免疫因子如IL-1、IL-2、IFN-γ,增強對病毒的清除能力。 3、咳嗽變異性哮喘: 小柴胡顆粒源于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其功效為和解少陽,扶正祛邪,宣暢三焦,運轉氣機,攻補兼施。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膽經,透泄少陽之邪,并能疏泄氣機之郁滯,使少陽半表之邪得以疏散,為君藥。黃芩苦寒,清泄少陽半里之熱,為臣藥。柴胡之升散,得黃芩之降泄,兩者配伍,是和解少陽的基本結構,與生姜、半夏配伍宣暢三焦,加人參、大棗、炙甘草攻補兼施。 現代醫學認為,咳嗽變異型哮喘是一種以咳嗽為主的支氣管哮喘,屬同一疾病的不同臨床表現,其生理病理都存在氣道高反應性及氣道持續性炎癥反應,誘導易感者對激發因素高度敏感,導致氣道的高反應性,進一步導致氣道狹窄,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和 (或) 咳嗽等,以夜間或清晨發作為多。本病多因感冒后過用寒涼藥物,或辛涼郁遏,或發汗過甚,致使機體營衛失和,陰陽失調,虛實兼雜,肺失宣降,所以咳嗽反復發作。此時外邪已過太陽之表,而未到陽明之里,處于半表半里;從邪正力量對比而論,邪氣亢盛不甚,正氣又顯不足;言其病機則為邪正相持;言其病性則為表里兼雜,寒熱共存,虛實并有。由上得出,小柴胡顆粒正與本病病位、病機契合,故予小柴胡顆粒加減治療本病常獲良效。 通過近年來藥理學研究發現,小柴胡顆粒具有較強的抗炎及抗變態反應作用,能夠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提高機體免疫機能。結合臨床研究,采用小柴胡湯加味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能夠安全有效地緩解咳嗽,扶正以祛邪,且無西藥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嗜睡、胃腸道等不適。 4、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屬中醫學寒熱交錯,膽胃不和。現代醫學認為,慢性膽囊炎多由細菌、病毒的感染,結石的長期刺激,膽汁的過度濃縮,胰腺消化酶的反流以及急性膽囊炎后遺癥引起。而中醫學的理論則認為,慢性膽囊炎的形成大多數是因肝郁氣結,日久化火,熏蒸酒食,濕熱阻滯中焦,氣機不暢;或者由于過量的飲食酒精而致濕熱內蘊,從而阻遏中焦氣機。此類疾病主要因膽引起的,像肝膽氣郁、濕熱搏結、膽腑不通則是主要的病機。中醫有“通則不痛”的理論,根據此理論,治療慢性膽囊炎主要以通為主,只有疏肝利膽,清熱化濕,通腑降濁,才能達到“六腑以通為用”;又由于利膽離不開疏肝,肝膽升降,相依則和,肝與膽相表里,故利膽需兼疏肝,肝氣條達,則膽腑通暢。慢性膽囊炎在中醫屬“脅痛”、“膽脹”范疇,主要是因為情緒不良、飲食不規律而導致肝膽發生瘀滯。中醫學認為,肝膽互為表里,若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慢性膽囊炎患者發生膽汁瘀滯,治療應該以通肝利膽為主要原則。 慢性膽囊炎患者多有口苦、咽干、右脅灼熱脹痛、舌紅等膽經郁熱的臨床表現;由于初期常表現出郁熱之象所以臨床中常用疏肝利膽、清熱利濕之法,過用寒涼,傷陽生寒,又多種原因導致膽中相火通降,膽中相火不能溫煦脾胃之陽,致胃中虛寒內生,脾胃運化腐熟功能受阻,則有惡心、嘔吐、厭油膩、喜溫怕涼等胃中虛寒的臨床表現。 小柴胡顆粒柴胡、黃芩清透并用,外解半表之邪,內清半里之熱,和解少陽,祛膽腑郁熱;人參、甘草兼補正和中;半夏豁痰降逆。《素問·繆刺論篇》曰:“邪客于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少陽之邪既去,肝膽相照,脾胃升降合宜,則胸脅之病可安,諸癥可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小柴胡顆粒主要成分均具有抗炎、解毒、消暑、保肝的作用。其中柴胡能夠對中樞產生鎮痛作用,同時具有抗炎、利膽作用。小柴胡顆粒對免疫系統也具有調節作用,可以增加機體對外界的抵御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