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建立了我國的第二個世襲制王朝:商朝。那么,商朝的局勢如何,是一個怎樣的歷史發展走勢? ![]() 01 商朝初立,力求穩固興盛 前1600年,商朝建立后,商湯逐步穩固了商朝的統治,在夏朝的基礎上,商朝的農業和手工業進一步發展繁榮,不過,為了躲避自然災害和商朝高層內斗的混亂局勢,在前200余年的時間里,商朝的都城屢次遷徙變換,國勢十分不穩。 甚至父子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王位,還造成了九世之亂的混亂局面。到了前1300年,盤庚時期(前1313年-前1286年在位),盤庚把商朝的都城定在了殷這個地方,商朝的國勢才算就此穩定下來了,同時,盤庚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政,使得商朝的國力重新強大起來了。 ![]() 到了盤庚侄子武丁時期(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商朝的國力達到了一個十分鼎盛的階段,國力昌盛,拓展疆域,征服四方,征服了周邊的朔方、土方、鬼方、羌人、夷人,以及南方的荊楚等,使商朝成為了一個多民族王朝。 然而,武丁死后,商朝的國力就開始衰退了,武丁下傳了七八代,到了商紂王時期(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商朝的國內矛盾已經十分尖銳了,同時在外部,許多諸侯國已經開始不服從商朝的統治,意欲推翻商朝。 ![]() 02 商朝由盛轉衰,走向滅亡 在眾多諸侯國中,周國的實力最為強大,取得了大多數諸侯國得支持,到了周武王時期,周武王在孟津大會天下“八百諸侯”,商討伐紂大業。然而,商紂王依然不以為意,認為這八百諸侯不過是烏合之眾,成不了什么氣候,因此,紂王依然調集重兵攻打東邊的東夷。 這就給了周武王一個很好的時機,周武王于是趁機出兵,前1046年,在牧野之戰中,周武王一舉擊敗了商紂王,商紂王在鹿臺自焚而死。于是,歷時500多年的商朝就此滅亡了,周武王建立起了我國的第三個王朝:周朝。 ![]() 03 夏商發展歷程的對比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商朝和夏朝的歷史發展走勢是如此的相似。夏朝和商朝的前一兩百年都是比較動蕩,到了王朝中期時,夏朝、商朝的發展走勢,才逐漸穩固起來,并走向了巔峰;然而他們的巔峰期都很短,都只持續了不過數十年的時間,國勢便急轉直下,然后在衰弱的過程中,夏朝和商朝都出現了昏君。 夏朝出了夏桀,商朝出了商紂王,兩大昏君都親手葬送了,王朝的最后希望,直至滅亡。但凡夏桀和商紂王,稍微明智點,夏朝和商朝的統治也不會就此終結,或許再統治個數十年、上百年,也不成問題。東周如此衰弱,在名義上尚且還維持了500年,如果夏桀和商紂不那么折騰,夏朝、商朝維持個八百年,也不是不可能得。 ![]()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夏商西周的迭代,就像是華夏大地上,三個霸主的更迭,夏朝率先成為霸主,統治了華夏大地400多年。夏朝衰亡后,商朝崛起成為新一代的華夏霸主,統治了華夏大地500多年。然后商朝衰亡后,周朝崛起成為第三代華夏霸主,鼎盛時期的西周,統治了華夏各大諸侯國,有200多年的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