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參加科舉考試落第,求張九齡、王維舉薦又不成,遇到唐玄宗李隆基更是碰了一鼻子灰。于是鐵下心來,回到故鄉鹿門山隱居,過起陶淵明一樣的田園生活來。 ![]() 從此孟浩然徜徉山水,不再過問政治仕途。他常常和同鄉友人辛大即辛諤往來,冬日圍爐夜話,夏夜竹林乘涼,彈琴飲酒吟詩,享受田園生活之樂。 同王維和裴迪一樣,孟浩然與辛大也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一年夏天,孟浩然獨自來到襄陽郊外峴山的南亭游玩,忽然想到昔日與辛大相聚的美好時光,感到一陣寂寞,于是寫下了下面這首詩歌。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五言詩圍繞著懷念朋友,以田園詩的筆法用景襯情,在清幽之境中表達了對友人辛大的深切思念,可以說是孟浩然懷人抒情詩中的經典之作。 ![]() 詩歌開頭“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以時間的轉換交代出夏夜的序曲。太陽下山了,白日的喧囂逐漸退去,夜晚的寧靜隨著月亮的上升緩緩地到來。 忽然西落和逐漸東上,一快一慢一東一西,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用極簡練的筆墨勾勒出夏夜降臨的時空變化,在開頭兩句就奠定了全詩清幽寧靜的基調。 三四兩句“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描繪自己沐浴后的閑適涼爽的心情。洗澡沖涼以后散披頭發,打開窗戶躺臥著休息,眼前的星空寬敞而又散發出絲絲涼意。 ![]() 這里散開頭發、打開窗戶既是實寫夏夜乘涼,又是虛寫,是一種象征手法,暗示詩人擺脫功名利祿束縛后不為案牘勞形、不為禮節所困的那種輕松和愉悅。 五六兩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具體描寫南亭周圍的田園風光。夏夜淡月微風,荷塘里送來荷花的清香。竹葉蔥蘢青翠,上面的露珠晶瑩剔透,滴落有聲。 這里抓住荷風和竹露四個意象,從嗅覺和聽覺入手,寫出夏夜恬淡的清香和天籟一般的聲音,仿佛詩人已經忘記酷暑和世俗,進入無我之境,與大自然融為了一體。 七八兩句“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是對辛大人品的高度評價。在這樣清幽的夏夜,本應該撫琴吟詩長嘯以抒發情懷,但是很遺憾辛大友人不在現場,即使琴音悅耳也沒有知音欣賞。 ![]() 作者把朋友辛大當作知音知己,可見朋友人品的高潔。這里詩人暗用伯牙鐘子期知音的典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不為世俗所用后回歸田園的那種潔身自好。 末尾兩句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進一步表達對友人的深刻思念之情。夏夜如此靜謐美好,作者一個人欣賞實在是寂寞又遺憾,想起友人辛大來,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感覺太疲憊了。 辛大和孟浩然是好友。孟浩然歸隱田園后,二人志同道合,詩酒相伴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孟浩然有很多懷念辛大的的詩歌,如《送辛大之鄂渚不及》等,表現了互相牽掛和祝福之情。這首詩將現實無法實現的相見愿望寄托于夢境,就更加突出了友情的主題。 ![]() 孟浩然是著名的田園詩人,他這首詩雖然是懷人之作,寫對友人辛大的懷念,但仍然是田園筆法。詩歌充滿著田園氣息,特別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一聯,更是山水田園風景的經典名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