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脾虛一定要知道它的步驟和順序。 第一升陽;第二祛濕;第三健脾。 如果這三步走好了,才能夠救活我們的脾胃。把升陽放在首位,是因為陽氣才是推動水液代謝的動力。 陽氣的作用: ①促進脾胃的運化吸收,從根源上減少水濕的形成,改善頭暈,拉肚子,手腳困重,這些問題; ②推動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使水濕得到布散和排泄,調理咳嗽,頭面部皮膚頭發油膩的這些病癥; ③可激發膀胱的氣化,讓水液得到有效的利用,對于尿少、水腫,喝水不解渴有很好的改善。陽氣一生,它能夠克制式濕的生成,讓我們吃進去的補藥,能夠充分的吸收。 具體可以參考理中丸加減改善,陽氣升起來,脾胃就有了運化能力,這時祛濕就會事半功倍,可參考香砂平胃丸,橫掃體內的痰濕,為補脾鋪好道路,等到痰濕除凈,再進補就不上火了,可以參考參苓白術散,調理改善脾虛的問題。 理中丸~香砂平胃丸~參苓白術丸 1??理中丸: 胃部隱痛、喜熱喜按,手腳發涼是脾胃虛寒所致,理中丸可溫中袪寒。 理中丸的禁忌: 要把煙、酒都戒掉,因為煙酒都會降低藥效。另外,患者還要注意胃部的保暖,對緩解胃痛,恢復脾胃功能很有幫助。 理中丸適合脾胃虛寒輕癥的患者。如果患者的虛寒很嚴重,胃脘、腹部冷痛,手腳冰涼,甚至小腿都涼,這時吃附子理中丸溫中祛寒的效果會更好。 附子理中丸和理中丸的區別 兩藥均為溫中散寒劑,均可以溫中散寒、健脾和胃。但理中丸以溫脾散寒的干姜為君,而附子理中丸則是附子與干姜同為君藥,增強了溫陽散寒之用。因此,附子理中丸側重應對脾胃虛寒所致的較重病證,如腹痛較劇,嘔吐泄瀉不止,手足發冷等。 簡單來說,如果感覺體內有寒濕,且已經引起各種問題了,可以先嘗試理中丸,但如果服用一段時間的理中丸之后感覺仍舊存在問題,說明理中丸藥力不夠,則可嘗試使用附子理中丸。另外,服用附子理中丸后,最好馬上喝一碗熱稀粥,以助藥力。
3??參苓白術丸
|
|
來自: 空谷幽蘭80 > 《脾虛先升陽,再祛濕,最后再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