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報告《烏克蘭如何圍繞商業技術重建其軍事采購系統》,報告探討了烏克蘭在軍事創新發展和部署方面的轉變,特別關注商業部門的作用以及采購流程的變化,這些變化促進了相關技術快速融入軍事行動。 主要發現 1.烏克蘭從完全國有的研發模式轉向將創新外包給商業部門的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其軍事創新方法。烏克蘭歷來依賴封閉的國營國防研究,現已轉向私營公司和民用工程師來滿足軍事需求。這一轉變反映了商業技術在戰場上的成功,證明了其在傳統政府主導能力不足領域的有效性。 2.烏克蘭政府充當商業技術在軍事和戰場行動中快速測試和部署的推動者。國防部門利益相關者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簡化采購流程、為私營部門提供經濟激勵措施,以及創造有利于創新的監管環境,其中包括對國防相關人工智能開發和部署不設限制。 3.烏克蘭現在將軍事裝備和武器發展的戰略優先事項和需求建立在實際戰場需求的基礎上,而非基于推測性的自上而下的構想。烏克蘭已建立新的合作平臺,促進國防利益相關方與私營部門企業之間的協作。這些平臺包括跨部委協調倡議、黑客馬拉松和挑戰賽。這些舉措有助于將裝備開發與作戰需求直接對接。 4.2022年后,政府主導的軍事采購體系得到顯著精簡,現已成為將商業技術直接輸送至作戰人員的主要渠道。通過簡化服役審批和采購合同程序,將時間周期從數年縮短至數月——在無人系統情況下甚至縮短至數周——烏克蘭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官僚主義障礙,并建立了支撐性制度基礎設施。后者包括專用測試場地、專業采購機構和修訂的采購法規。 5.商業技術采購使得現成商用產品得以快速部署,從而消除了對傳統軍工基礎體系定制開發系統的漫長等待。這種方法既減輕了技術永遠無法獲得預期能力的風險,也減輕了與漫長開發周期相關的過度成本負擔。此外,商業部門的競爭使作戰人員能夠擁有多種選擇,并選擇最符合其需求的方案。 6.采購流程的去中心化提高了對多樣化作戰需求的響應能力。通過使軍事單位能夠直接采購裝備并使用來自國家預算或地方預算重新配置的資金,烏克蘭確保了滿足需求方面的更大靈活性,這些需求在前線各處差異顯著。這種去中心化模式增強了對實時戰場挑戰的適應能力。 精品譯文共計1萬字,更多報告及情報數據庫,請聯系微信:lanjunqingbao2081。 ![]() 這是藍軍開源情報的第 404 期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