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上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易經(jīng)》上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能夠積德的事情,要多多去做;會損德的事,盡量不要去做,不然不但自己會有惡報,還會殃及子孫后代。比如下面這10件事,就會折損我們的德行和福報,盡量不要去做! 1、愿人有失 就是一看到別人遭遇失敗,看到別人倒霉了,他不但不憐憫,沒有同情心,反而很開心,莫名地高興。雖然沒有實際害人的行為,但這種幸災樂禍的心態(tài),就已經(jīng)損了自己的德行了。 2、減人自益 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惜損害別人的利益,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為,是非常可恥的,是非常不厚道的,雖然看似賺了一些便宜,但其實已經(jīng)大大折損了自己的福報。 3、以惡易好 有些黑心的商家,給人看樣品,或者做廣告發(fā)圖片的時候,都是拿的合格的、質(zhì)量好的產(chǎn)品,但客戶購買以后,卻發(fā)現(xiàn)不一樣,被換成次品的貨了,這種商家自以為聰明,其實愚蠢。 4、見善不為 能夠遇到行善的機會,那也是我們的福報,是上天考驗我們的時候。如果善事擺在眼前,還是不肯去做,那就是把福報和機會白白丟掉了。 5、凌孤逼寡 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講“叢林法則”,如果人也講“叢林法則”,那和動物還有什么區(qū)別呢?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有鋤強扶弱的俠氣傳統(tǒng),欺負那些老弱病殘,算什么本事呢? 6、念怨不休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別人有意無意得罪了自己,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哪里做得不好,是不是自己德行淺薄,才招來別人的侮辱和打擊,而不是心懷怨恨,念念不忘,總想著報復。 7、誑諸無識 自己學了知識,長了本事,應該用來幫助別人,為自己積功累德。但有些人卻利用自己的知識,欺騙那些不懂的人,以牟取不正當?shù)睦妗?/span> 8、是非不當 善的就是善的,惡的就是惡的,是非對錯要分明,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得失,就顛倒黑白,把壞人壞事說成是好的,而把好人好事說成是壞的。 9、受恩不感 現(xiàn)在很多人都不懂得感恩,受到別人的恩惠了,卻一點不感激人家,覺得別人幫他都是應該的,甚至還以為別人是傻子,這種存心,實在是太折損陰德了。 10、形人之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毛病,我們應該每天反省自己,多看自己身上的缺點和毛病,進而及時修正,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尤其還把別人的缺點和丑事到處宣揚,讓人難堪,就更不應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