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至,民間素有“貼秋膘”之說,古人認為此時進補可抵御寒冬。 但現代醫學研究揭示:盲目進補可能加重健康負擔,甚至誘發疾病。 如何科學應對?關鍵一步:先辨體質,再定補法。 一、為何現代人不必盲目“貼秋膘”? 1. 營養過剩是普遍現狀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現代人日常攝入的脂肪、蛋白質已遠超需求,刻意進補易導致能量過剩。 某醫師指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數人基本不存在營養不足問題,過量肉食反增加心腦血管風險”。 ![]() 2. 慢性病人群的健康隱患 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若盲目貼膘,會加重血管負擔。 北京中醫醫院劉夢超醫師警告:“三高人群貼秋膘可能引發代謝紊亂”。 3. 脾胃虛弱者越補越傷 夏季冷飲、瓜果過量易損傷脾胃,立秋后若驟然大魚大肉,會加劇腹脹、腹瀉等癥狀。 國家營養師劉玲艷強調:“貼膘重在調脾胃,而非長肥肉”。 二、秋季養生核心:滋陰潤燥勝于貼膘 中醫認為“秋主肺,燥邪當令”,口干、皮膚干、便秘等秋燥癥狀比貼膘更需關注。推薦方案: ![]() 1. 柔潤食譜 (1)雪梨百合汁:生津潤肺,緩解溫燥咳嗽 (2)銀耳蓮子羹:滋陰健脾,適合陰虛體質 (3)三豆湯(綠豆、赤小豆、黑豆):健脾利濕 2. 應季明星食材 (1)蓮藕:生吃清熱,熟食健脾(脾胃虛寒者宜熟食) (2)堅果:每日一小把杏仁/核桃,增強飽腹感但控量(防熱量超標) 3. 飲水技巧 (1)每日飲水2000ml,晨起慢跑強肺氣(7:00-9:00肺經最旺) (2)用水蒸氣潤肺:熱水杯中吸氣10分鐘,早晚各1次 ![]() 三、科學貼膘三準則 1. 補前調脾胃:脾虛者先用小米粥、南瓜等溫和食材養護。 2. 葷素黃金比:肉類每日≤200g,搭配綠葉菜、粗糧(如燕麥、蕎麥)。 3. 動補結合:太極拳、散步促循環,避免久臥積滯。 “貼秋膘”的本質是順應“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而非盲目進補。 現代人更需營養均衡,瘦弱者可清補,肥胖者需控脂。辨明體質、滋陰防燥、適度運動,方為今人立秋養生之上策。 感謝緣分,讓我們相識,我是健康管理師三壽。 我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讓我們一起上心,永葆身心安康! 今天先和大家聊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下一篇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