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朋友,易友,大家好! 解讀十天干陰陽屬性的差異是為了讓我們能更深入的了解五行特性,進而輔助我們去把握命主的人生細節表現,不僅僅包括對于日干或者原局的理解,更多可以應用于不同歲運的動態影響會理解的更加深刻,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連續的同五行但不同陰陽的歲運洗禮,比如由丙火的歲運過渡到丁火的歲運,或者相反而為之,這種變化對于命主的體驗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其中就包含五行陰陽特性差異,前面有文章我們談到了“丙火”和“丁火”的區別,相關文章鏈接——八字十天干之“丙火”和“丁火”到底有什么區別呢?今天我們繼續聊一聊“壬水”和“癸水”,它們之間有什么關鍵的差異點呢? 五行“水”的能量特性表現: 火五行的能量表現為向上,擴散,“火曰炎上”,水與之相反,所以“水曰潤下”,它表現的是潤澤和向下,自然界中水往低處流其實就是水的一個基本屬性,當然自然界的水只是它的一個成象,五行更多的要理解它本身的能量作用形式,水可以滋潤萬物,也就是說它是非常的靈活的,且善變的,可以滲透到任何一個物質層面,幾乎做到了無孔不入,并與之融和為一體; 水善于改變自身性狀和特征是為了更好的適應外界環境,以自然界的水為例,水本身是無色的,但任何別的顏色都可以通過它來顯現,水同時也是無形的,你把它放到什么樣的容器里,它就會隨即變成什么形狀,所以道家思想是比較崇尚水的特性,因為它充滿了自然界運行法則的智慧,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的這種智慧表現在十天干壬,癸水日干上就容易有慧根,倒不是說他們的心眼有太多,只不過是他們更善于去思考,審時度勢而已; 水的另外一個特性是向下運行的,也是向內收的,而火是張揚向外發散的,所以火性容易高調,而水性則相對內斂低調,猶如大海,把自己放得很低,得以容納萬物百川,所以水有一定的收藏之性,五行中的土也是有孕育收藏的特點,所以有些別的術數是將土水同宮來建立模型的;水的這種由外而內的收斂之性讓水之人具有對外界包容的胸懷,但如果太過則表現為患得患失,優柔寡斷了; “壬水”和“癸水”到底有何區別? 大家聽到最多的就是“壬水”為江河湖泊之水,“癸水”為雨露之水,這些只是象法的比喻,你千萬不要著相太深,因為這樣會限制你對他們的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很多人就老認為“壬水”是大水,“癸水”為小水,所以“壬水”比“癸水”力量大,這種理解就太過片面了;“壬水”和“癸水”只是陰陽屬性的不同,而陽為形,陰為質,陰的可不一定比陽的要弱,比如對天干丙丁火進行克制時,癸水反而比壬水要更有效果; “壬水”和“癸水”的力量雖然都是向下,向內收斂的,但“壬水”的力量表現形式多具有盛大粗狂之性,所以會顯得比較松散,它需要外界給予一定的目標和中心,這樣“壬水”之勢能才能夠得以被引導和利用;比如我們比喻“壬水”為江河之水,如果有河道引流可以灌溉農田,發電采能,這是有目標和規律的制約;但如果任其發揮很容易造成洪水泛濫,破壞力就極大; 所以“壬水”的沖勁是需要合理利用的,利用好了穩穩當當,利用不好是非常可怕的,“壬水”可以將水的柔性發揮成猛之極,所以偏旺之“壬水”要想成才,最有配合戊土,戊土可以規范“壬水”成池,讓它去合理的發揮水性,比如去灌溉萬物,這樣“壬水”就有了生養之功;如果“壬水”成汪洋一片,此時就不用土制,用木來順其氣勢而泄之,這也是一種目標感和順勢而為之計; “癸水”為至陰之水,它的力量表現形式是聚集的,它不像“壬水”的散漫需要規范和目標約束,“癸水”為水之質,它是濃縮的精華,它可以將水的特性發揮到最強,并且善于綜合利用,不需要過渡去引導,因為它對外界的應對是從內而外產生的,“壬水”是大條的,“癸水”是精致的,所以它對目標有比較強的感知能力,會更懂得柔順,緩慢的特性; “癸水”的純度極高,也被稱為“凈水”,陰柔之極,懂得以柔克剛,“癸水”在處理五行問題時依附性,順從性表現的很突出,它的核心立場就是更好的適應外環境,從而讓自己得以長久生存,“壬水”是欠缺這方面的智慧的,“癸水”可以讓萬物生長,并且和萬物的關系喜歡以和為貴,所謂“潤物細無聲”其實就是“癸水”的特質,它對外環境的敏感適應程度十分高,和“壬水”相比形態上好像是小了很多,但它內部潛藏的力量其實一點都不小; 水都是喜歡有水源的,用金來生助,但相對于“癸水”,“壬水”對于水源的需求會更多一些,因為“壬水”需要目標感和沖勁,如果沒有水源就會丟掉自己沖奔的特性,而“癸水”沒有水源只是會表現出相對弱一點,但并不影響它的聚焦本性,因為它還會依附別人,有的人說“壬水”和“癸水”如果都旺,“壬水”的成就比“癸水”要高,這么說是沒有可比性的,它們兩個是五行水的一體兩面,看成就高低要看整體命局組合搭配,而不是只看旺度差異;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文/酉印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