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許還記得以前出現過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的現象。 平白無故的,好好的,有一天就會小便很急迫,急急忙忙跑去小便,但只能尿一點點,而且還會伴有小便澀痛的感覺,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其實是我們在無意中讓濕熱邪氣侵入了膀胱。 我們知道膀胱有貯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 當濕熱之邪侵犯膀胱部位時,就會導致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從而出現了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的現象。 怎么治療呢?我們分享一個中成藥。 金砂五淋丸:海金砂、豬苓、瞿麥、大黃、赤芍、萹蓄、茯苓、川木通、黃柏、地黃、車前子、黃芩、當歸。 濕熱之邪就是濕和熱相結合的病邪,比如長期過度思慮、經常生氣,長期攝入油膩、高糖、辛辣的食物,長期處于潮濕、悶熱的環境中,這些情況都會使濕熱之邪產生。 注意是長期,長期的不良習慣使濕熱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了,而一旦發作,我們還摸不著頭腦它是怎么回事。 那么我們首先用藥清除濕熱。 大黃、黃柏、黃芩就是三味能夠清熱燥濕的藥,它們能夠清除體內的熱邪和濕邪。 這三味藥是總體上清除濕熱,接著我們還要細致地清除濕熱,細致到什么程度呢?細致到專門針對膀胱的濕熱。 萹蓄、海金砂、川木通。 這三味藥都能針對性清除膀胱里的濕熱,而且它們還有通淋的作用,通淋是什么意思呢?通淋主要就是針對泌尿系統,能夠使尿液順利排出,從而緩解尿頻、尿急、尿痛這些癥狀。 接下來我們再用三味利水滲濕的藥助小便的通利一臂之力。 豬苓、茯苓、車前子。 這三味藥都能滲利體內的濕氣,并且促進體內多余水分的排出。 也可以說它們匯聚了體內的水濕,然后跟隨萹蓄、海金砂、川木通三味藥將水濕排出,使泌尿系統更加順暢。 這樣,侵入膀胱的濕熱之邪就很容易被解決了。 但我們還要想到一個問題。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里說過:水不利則為血,血不利則為水。 它的意思是說:水液代謝失常還會阻滯氣血的運行,導致血瘀,而血瘀反過來還會影響津液的輸布,導致水液代謝失常。 所以我們還要考慮到這個問題。 我們用瞿麥、赤芍這兩味藥解決。 瞿麥既能利尿通淋,又能活血通經,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 赤芍能夠活血化瘀,它可以通過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消散。 水液代謝失常導致了血瘀,我們用這兩味藥解決了血瘀,那么就杜絕了血瘀對水液代謝的影響。 這一步可以說是防患于未然。 最后我們還知道濕熱之邪還會耗傷陰血,所以我們再用地黃滋陰、當歸補血。 金砂五淋丸:清熱、通淋,用于膀胱濕熱、小便渾濁、淋瀝作痛。 版 | 權 | 申 | 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