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蒙經方治驗錄 2024.4.2 曹女, 41歲, 頭暈、惡心、心慌、乏力、喜平躺。 口苦、咽干、口干、口臭、怕冷、手腳涼、易醒。 已婚已產,月經周期26天,6天干凈,行經量可以,顏色暗,少許血塊,略痛經,乳房微脹,最后一次月經3月8,月經周期規律,帶可、黃、稠,偶有異味。 西醫:急性前庭內耳病、低血糖、幽門螺旋桿菌、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肝囊腫、子宮肌瘤、腎側構瘤、心臟早博。 左脈軟滑關聚,右脈弦細滑數 半夏60,云苓50,生姜6片。 水煎7付 二診:服藥后頭暈減輕,一月后心慌、頭暈治愈。 三診:后因家人猝然去世,難以接受,過度悲傷,引起心慌、失眠,耳鳴,易于疲乏。脈弦細。 與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棗仁。連續服用三周, 心慌消失,耳鳴大減,失眠好轉 ,仍然容易醒,有疲乏感。繼續服用原方。 濟南受業杜春厚整理并按: 患者頭暈心慌,脈滑,此為水飲內犯,故治以小半夏加茯苓湯逐水化飲,藥后頭暈減輕,繼續服藥一月后癥消。后因親人離世,過度悲傷,又見心慌、失眠、疲乏之癥,脈弦細為不足,陽氣不足以振奮故見疲乏,陰氣不足以濡養而燥,故見心慌、失眠,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扶陽補虛平燥,藥后癥減,繼服,以鞏固治療。 茂蒙按: 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對于邪郁少陽又有血虛水盛的患者效果比較好。一般說來,此類患者癥狀反應不是很劇烈,病人出現心慌、頭暈、或者后背、腰背及肢體癥狀,但是不疼。此方補虛的效果比較好,有些患者體質弱,脈偏虛,可用本方。 附: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 一升 生姜 半斤 茯苓 三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12.30】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12.41】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 半斤 桂枝 (去皮) 三兩 干姜 二兩 栝蔞根 四兩 黃芩 三兩 牡蠣 (熬) 二兩 甘草 (炙) 二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4.5】瘧多寒者,名曰牡瘧(一本作牝瘧),蜀漆散主之。 附《外臺秘要》方 牡蠣湯。治牡瘧。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 柴胡桂姜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 患者微信反饋 ![]() |
|
來自: 金壇區 > 《頭痛三叉神經耳聾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