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刊:開會記四:會經 王 霄
有資料統計,一個官員,一年的工作日中大體有三分之二用于參加各種會議。我自己的體會,這個統計是真實的。開這么多的會,用這么多的時間開會,再加上會議對我們來講是如此重要,又如此的深奧,所以,開會就成了一門學問。要想當一個好的領導,不會開會是根本不行的。 開會的學問,這幾年出了一些領導科學方面的書,介紹了很多。但理論總是灰色的,生活之樹才是常青的。根據我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會,開會的經驗或者說竅門,官場上頗有一些對外界的不傳之秘。按說我不應該在這里將它公開,但考慮提高我國會議理論水平,以使此類的專著不那么脫離實際,我就甘愿冒官場之大不韙,披露一二。 *基層的小型會議,不必準時到場,因為它必定不會準時開場。又由于開會的效率和是否準時開會是一致的,不能準時開的會,也必不會準時散會。如果胃不好,就要準備一點小食品加餐。 *到會場很重要的是要找準自己的座位。這比你在會上說什么更重要。座位要注意和自己的身份相稱,僭越不行,謙虛不好。 *如是多單位參加的一般情況匯報會,一定要搶先發言,因為這種會往往前松后緊,時間不夠用。匯報材料寧長勿短,寧細勿粗。成績要說夠,問題點到即可。關鍵是體現本單位的工作力度,領導的重視程度,群眾的發動程度,及已有的效果。注意要有理論的高度和生動的事例。 *如果是應景式的會議,發言帶有表態性質,那就要先講。因為話就是那些話,后講的難免重復。 *如果是專題的工作匯報決策會,討論的又是敏感復雜的問題,對會議的最終結果吃不準,那就必須準備兩份觀點完全相反的匯報稿,左邊口袋放一份,右邊口袋放一份。會前最好找關系戶了解主要領導人的看法。如果號準了領導的脈,那就要在會上打先鋒,搶先把符合領導意圖的匯報稿說了。如果摸不準領導意圖,那就千萬不能在會上打頭炮,而是讓別人去趟地雷,然后看準風向,從容不迫地拿出應拿出的發言稿宣讀之。 *班子內部開會議事,事不關已不要輕易發言,按主管領導意見辦就是。 *如果自己的意見在會上沒有絕對的通過把握,一定要會前找同盟者,請其會上幫腔。另外就是一定要先說,讓別人不好反對。 *單位一把手要善擇會期,敏感問題,待持不同意見者不在時開會議定最好。實在躲不開,也要趁此人上廁所時快速通過。一定要想法將生米做成熟飯。 *一把手要有自己的小核心,重大問題先通氣,形成主導性意見。并商量好開會時各自的角色,誰唱紅臉,誰唱白臉,誰唱主角,誰敲邊鼓。因此,大多數問題,會下已經決定,會上走走形式。 *一把手要控制班子會議議題,哪些上會,哪些不上會,要深思熟慮。 *一把手應當最后發言,不管是否集思廣益,他的發言就是會議集體的最后意見。 *但一把手有時也要先講,用傾向性的意見引導會議。 *當會議出現意外傾向時,一把手可宣布意見不統一,不急于作結論,今后再議。 *對班子成員有爭議的議題,主持會議者可以上級已有傾向性意見甚至已有指示為理由,不予討論而通過。 *班子成員對要討論的某一問題有不同意見,又明知反對不會有結果,那就以某種借口不參加此次會議。 *人大開會換屆,如果自己是候選人之一,在向代表作自我介紹時,寧可莊重,不可油滑,寧可短些,不可太長,不怕口才不好,但要表現得真誠,絕不可謙虛,但也不能太自吹自擂。 *此種會議,黨委領導要控制選票,實現意圖,可以在投票時以地區為單位設置票箱,然后向地區黨的負責人交待政治紀律。地區黨的負責人自會保證投票達到預期目的。 *人大、政協開會,要強調人大在黨的領導下,政協幫忙不添亂。 *下級有會,有請必到,到會必講,講了必登(電視和報紙)。 *下級的會,不在于上級說什么,而在于上級到不到。 *常委會議事,部門可以不到,新聞單位必到。 *常委會主要領導發言,可事先準備講稿,會后交與新聞單位照登,以免記者漏記或曲解。 *向上級匯報工作的會議,不要因現在上級很少批評下級了而記忘乎所以,一定要給上級留下批評的話把,因為上級比你肯定高明。對上級的表揚,要忸泥作態,表示愧領。對上級的指示和批評,一定要態度誠懇,贊嘆英明,哪怕會下另搞一套和堅決不改。 不會開會的領導不是好領導。所以“會經”是當好領導的關鍵之一,也是提高執政能力的一個標志。
【作者: wangxiao1117】 【2006年01月4日 星期三 1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