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砥柱銘》(拍出4.368億元天價)
《砥柱銘》 紙本 書法37.6×824cm;題跋37.6×621cm 《砥柱銘》卷作于1095年前后,作品經王厚之、賈似道、項元汴等收藏,長期流傳于中國民間,20世紀上半葉從廣東流往日本,為日本有鄰館收藏,直到數年前,為臺灣藏家購得,這是首次出現在拍賣場中。 此前,這件手卷因為文字內容、書法風格等方面與黃庭堅其他作品存在差異,早在乾隆時期曾經被認為是贗品,有諸多猜疑。經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 員、臺南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碩士導師傅申先生研究,最終確定為黃庭堅的真跡,而且是黃庭堅書風轉換期的真跡,他還為此卷專門書寫了一份近兩萬字的研究報告。 在6月3日晚的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夜場上,黃庭堅的《砥柱銘》以8000萬元起拍。最開始競拍價以百萬元的幅度上升,在快速突破1億元之后,競拍價開始以200萬-500萬元上升,在1.6億元之后,競價開始以千萬元為單位,這也創造了單件拍品的競價階梯紀錄,并把價格直接推上了兩億元。 從1億元到2億元,只用了3分多鐘,這讓現場很多人都目瞪口呆,但是價格升勢并沒有就此打住,3億元大關很快被突破。此后,競爭在拍賣會場左側兩個場外電話委托席之間展開,競價從1000萬元回到了500萬元一次。最終,競得《砥柱銘》的委托者以兩個1000萬元的升幅結束競價,68輪的競價后,落槌價定格在了3.9億元。加上12%的傭金,黃庭堅的《砥柱銘》總成交價達到了4.368億元。這一價格遠超過5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國倫敦創下的2.3億元中國藝術品成交世界紀錄,發展了17年的中國內陸拍賣市場終于誕生了第一個中國藝術品世界拍賣紀錄。 北宋的黃庭堅是書法界公認的“宋四家”之一。這卷《砥柱銘》近600字,長達8.24米,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是黃庭堅現存最長的大字行楷,在中國書法史、藝術史乃至文化史上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和意義。在開拍之前,它即被業內視為今春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最重要的作品。 專家表示,《砥柱銘》作于1095年前后,作品經王厚之、賈似道、項元汴等收藏,長期流傳于中國民間,20世紀上半葉從廣東流往日本,為日本藏家收藏,直到數年前,為中國臺灣藏家購得,這是首次出現在拍賣場中。 對于《砥柱銘》的創紀錄之舉,保利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迎春表示,“由像黃庭堅《砥柱銘》這樣具有獨特魅力的中國古代書畫作品引領市場,令我們非常欣慰。因為這些作品是最能夠代表中國文化傳承的,保利也希望通過《砥柱銘》創造世界紀錄的影響帶動中國傳統文化的振興”。
黃庭堅行楷書《砥柱銘》(彩版大圖)
《砥柱銘卷》為黃庭堅五十三四歲時書于四川黔縣,大約1096年后的一二年間,此卷前半部分寫的是唐代魏徵一篇218字的砥柱山銘,后半部分是黃庭堅自己所撰的一段189字的跋文。在6月3日晚11時15分北京保利夜場專拍中以總價4.368億元拍賣成功,創造了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