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遇到過不少的女性因誤用苦寒食品或藥物而導致身體的陰陽失衡,從而引發了一系列亞健康癥狀。如有這么一位女性朋友小c,自
訴臉紅愛上火,一吃炒貨、油炸食品或螃蟹就會過敏,臉上長疹子,有時身上也長。愛美的她為了臉上的疹子一年來到處尋醫問藥,沒有效果,后來她每晚在家泡
腳,一段時間后發現吃同樣的東西卻不再長疹子,臉紅也有好轉。她來咨詢時我了解到,原來她從小手腳冰涼,畏寒怕冷,一年前因為她老愛臉紅上火,就大量喝苦
丁茶、吃苦瓜清火,豈知非但火沒清,反而層出不窮地長起了疹子,而且消化功能也受到影響,變得容易腹脹、打嗝,手腳愛長凍瘡,右肩背發涼,睡眠也不實。我
給她分析:因為她腎陽不足虛寒太甚才導致虛火上炎。臉紅升火是假象,寒大陰盛逼陽才是癥結所在,典型的上熱下寒!她居然還大量吃苦寒食品清火。所以當她泡
腳后引火下行,腳變溫暖了,下肢的循環好了,上火現象自然好轉,臉上的疹子也不再長。至于脾胃消化不良,也是由于過食寒涼損傷了脾胃的陽氣所致。陽氣是生
命的根本,苦寒的東西最易傷陽,清代著名醫家陳修園曾經說過:“寧事溫補,勿事寒涼”。脾陽不足飲食不化,腎陽不足陰寒凝滯。c女士濫用苦寒恰恰損傷了脾
腎陽氣,導致上熱下寒更甚引發疹子,還傷害了脾胃。
至于為什么虛火會引發疹子?《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凡陰陽之要,陽密 乃固。”清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發揮經旨,揭示了腎陽的生理特性:“真氣命根也,火種也,藏于腎中······沉潛為順,上浮為逆。”并指出真氣上浮最 易引起頭面五官“腫痛火形”,即所謂“上熱”假象,如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卻牙齦腫痛、口瘡舌爛、目赤顴紅、喉痛等。腎陰腎陽是一身陰陽的根本,腎寒太甚,陽 就無法安身,就要“逃亡”。陽為火,火的特性是“上炎”,所以才導致上熱下寒。 我給c女士的建議是: 1、每晚堅持艾絨泡腳,泡到出微汗即可,同時艾灸大椎穴,以祛除身體寒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也有利于睡眠。凍瘡處可艾灸。 2、堅持艾灸命門、足三里、三陰交,溫補腎陽,調理脾胃功能,提高身體素質。 3、不吃寒涼食物(寒涼損傷脾腎陽氣),飲食有規律,不生氣,不熬夜(晚上為陽氣收藏時,熬夜就耗陽氣),穿衣注意保暖(虛寒之體更易感寒邪),每天堅持背部撞墻、摩腹。 因為c女士工作較忙,一周只能來我這一次做調理,我相信只要她能在家配合好,她的那些不適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