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隆帥he蒙帥如廁法:看誰是戰爭藝術大師

     李灝 2011-05-13
     
     
    隆帥he蒙帥如廁法:看誰是戰爭藝術大師

    介紹幾個蒙帥的小“伎倆”,從細節看一看隆帥和蒙帥哪個更富戰爭藝術。
     
    =====================================

    例一:沙漠作戰等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動,很難逃避空中偵察。蒙帥為了欺騙隆帥,不暴露自己的裝甲反擊有生力量,專門把在第八軍團工兵部隊服役的英國建筑設計師(名字忘記)挖了出來,作為自己的“隱蔽”參謀。

    坦克停放在沙漠上,不能挖個洞藏起來也不能在沙漠上種出大片森林來。怎么辦呢?干脆不隱蔽,于是這名工程師設計了布罩,將坦克罩起來。布罩上畫成汽車的圖案,從天空看下去是運輸車隊,達到了迷惑隆帥的目的。在阿拉姆 哈勒法戰役中,隆帥又“三板斧”式掄出了右勾拳,這時蒙帥的“運輸車隊”揭開“面紗”,露出了“猙獰”面目,給予隆帥的裝甲部隊以迎頭痛擊,完全破壞了非洲軍團的進攻企圖。

    例二:沙漠廣袤無邊,士兵光屁股、隨地大小便等小節問題時有發生。在沙漠野戰中指揮官也往往忽視很多這樣的細節問題,比如士兵如廁大便問題。

    英軍士兵戰術手冊對士兵如廁有詳細和嚴格的規定,尤其是由于糞便是引發流行疾病的溫床。蒙帥事無巨細,上任后嚴格執行了“如廁守則”。

    其實英軍的方法很簡單,士兵先在沙漠上挖一個坑,然后把彈藥箱扣放在坑上,這樣就有了“馬桶”,糞便添滿糞坑后立即掩埋,防治類似痢疾等流行疾病傳播,士兵由于痢疾等流行疾病減員少,保證了軍團的基本戰斗力。

    而德軍呢?非洲軍團在沙漠上隨地大小便,致使痢疾等流行疾病蔓延,士兵由于疾病減員嚴重。隆帥本人也感染了嚴重的腸胃道傳染疾病,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前幾乎有時幾天不能進食,只能喝一些葡萄酒充饑,嚴重影響了隆帥集中注意力指揮作戰。最后隆帥私人醫生將隆帥病情報告元首,元首強令隆帥臨陣離開,不但影響了士氣而且在蒙帥發起第二次阿拉曼戰役的初始階段不能親臨前線指揮作戰。

    不能嚴格執行士兵“如廁”紀律,造成將帥士兵戰斗力降低,不能不說是作為主帥的失職。

    例三:蒙帥不但善于迷惑對手,也善于迷惑自己人,達到鼓舞士氣的目的。第二次阿拉曼戰役英軍以大規模炮擊開始,蒙帥在發出戰役開始命令后對各級指揮官在電話中說:“按照我的作戰計劃打,勝利就在眼前”,然后鉆回自己的帳篷蒙頭大睡,拒絕接任何電話和匯報。

    二戰后蒙帥的作戰參謀回憶說,其實當時英軍進攻炮火地動山搖,地面上放置的桌子等物上下跳動,很難想象正常人能夠睡著。而且他們判斷蒙帥肯定也睡不著,是在“假寐”。但蒙帥蒙頭大睡卻鼓舞了士氣,消息傳出后將士信心大增,不再懷疑蒙帥的作戰計劃,更加勇往直前,最終取得了第二次阿拉曼戰役的勝利。





    例四:蒙帥右勾拳-以牙還牙。

    隆帥善于打“勾拳”,法國人和英第八軍團吃盡了隆帥左右勾拳的苦頭,但蒙帥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對隆帥打出了一記漂亮的右勾拳。

    與隆帥的勾拳不同的是蒙帥的勾拳是后打而不象隆帥那樣先打出來。在準備阿拉曼戰役階段,蒙帥將澳大利亞部隊部署在右翼(北部),作為一支誘敵進攻力量。

    蒙帥的阿拉曼進攻計劃是從炮擊開始,隨后中央突破,由戰斗工兵在戰場的正中央隆帥的雷區開辟一條通道。英軍工兵英勇頑強,硬是在布滿了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的雷區打開了一條供裝甲部隊通過的通道來。但英軍裝甲部隊在進入通道開始突破的時候一方面遭到隆帥88毫米高射炮的迎擊,而且在通道中擁擠一團,出現混亂,面臨被殲滅的危險。

    這時蒙帥果斷打出了右勾拳。澳大利亞步兵在右翼遭受了重大傷亡后仍然步步推進,大有突破隆帥防線的勢頭。

    蒙帥的右勾拳既是虛幌一槍,也是進攻力量,能突破就突破,不能突破仍然起到吸引德軍主力的作用,虛虛實實,大師風范。

    德軍指揮官(隆帥在德國養病,但戰役開始后返回前線)錯誤判斷澳大利亞右翼進攻部隊為真正進攻方向,裝甲部隊北調迎擊澳軍。

    蒙帥在得知德軍裝甲部隊北調的情報后立即組織裝甲部隊再次從雷區通道發起進攻,這時德軍才意識到蒙帥的主攻是在戰場中央,裝甲部隊南調反擊英軍裝甲進攻部隊不但為時已晚,而且連到達中央戰場的油料都不夠了。

    最后的結局各位都很了解,不再贅述。

    圖:大戰前夕



    10月23日晚上10:00,蒙帥發起進攻。


    10月24日下午6:00,德軍裝甲部隊開始反擊。


    10月25日下午隆帥返回前線,德軍試圖反擊,被澳大利亞第九旅擊潰。


    10月25日晚,蒙帥試圖突破防線。


    10月25日晚上10:30至26日凌晨3:00,蒙帥從三個方向在左翼發起進攻。

    可以看出德軍第21坦克師被調到了左翼。



    10月26日下午5:00,第51山地師攻占“腰子嶺”,意大利第133裝甲師反擊。可以看出左翼德軍第21坦克師被粘住,右翼德軍具備隊第90輕步兵師被澳大利亞第九旅的進攻所吸引,不能動彈。



    10月26日至27日,雙方重新部署兵力。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第九旅的進攻牽制并吸引德軍第15坦克師北調,預備隊第90輕步兵師前調。德軍第21坦克師北調至中央戰場。

     

    10月27日早上8:00德軍反撲“腰子嶺”失敗,英軍仍然控制中央雷區通道。


     
    10月28日蒙帥用澳軍和印軍打出左右勾拳,吸引了德軍的有生力量。


    10月29日可以說是戰役的關鍵,澳大利亞第九旅的頑強猛烈進攻吸引牽制了德軍第90輕步兵師和第15坦克師,德軍第21坦克師北調。


    1942年10月31日,雖然澳軍右勾拳沒有突破,但吸引牽制了幾乎所有德軍有生力量。


    11月2日蒙帥主攻力量乘虛突破,晚上10點德軍開始撤退。


    第4階段:增壓行動

    這一階段的戰役開始于11月2日凌晨1點,目標為消滅敵軍裝甲部隊,迫使敵人在開闊地上作戰,消耗軸心國軍隊的油料儲備,切斷敵軍補給路線,最終瓦解敵軍。增壓行動是戰役開始以來最緊張,最血腥的階段。這個行動的目標為攻占泰爾阿爾-阿恰齊爾,軸心國最后一道防線。

    這次進攻以空軍連續7小時對泰爾阿爾-阿恰齊爾和希迪阿巴德阿爾-拉赫曼的轟炸拉開了序幕,在此之后是360門炮連續4個半小時的炮轟,它們一共打出了15000發炮彈。增壓行動最初的攻擊任務落到了新西蘭軍隊身上(盡管用于進攻的步兵是英軍步兵師中的兩個旅,而用于進攻的裝甲部隊為新西蘭師中的英軍第9裝甲旅)。新西蘭軍隊的指揮官弗雷伯格本不想讓他的部隊執行這個任務,因為他的部隊已經精疲力竭了,但是上級沒有答應,于是在這個11月中的寒冷夜晚,新西蘭軍隊出發了。

    步兵們完成了他們的任務,但是就像戰役第一天的“輕足行動”一樣,直到第二天早晨,工兵才在雷場中開辟了安全通道。因此第9裝甲旅無法借著夜色掩護去攻擊敵軍。在11月2日破曉時分,德國88毫米炮擊中了一輛又一輛的英軍坦克。第9旅沒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實際上,他們有75%的人員傷亡,并且在128輛坦克中有102輛被擊毀。但是,他們在敵軍防線中打開了一個缺口,因此現在第10軍團中由雷蒙德·布里格斯率領的英軍第1裝甲師可以開始與敵人戰斗了。在正午時分,120輛意大利和德國坦克開始出發,它們的目標是打贏阿拉曼戰役中規模最大,最關鍵,也是最后的一場坦克大戰:阿恰齊爾山脊之戰。這場戰斗持續了一整天。

        “沙漠在熱浪中抖動。它只能被看作一個被高爆炸藥爆炸時產生的塵土籠罩的地方,一個被燃燒著的坦克和卡車產生的煙弄得很昏暗的地方,一個被無數槍支的火光照亮的地方,一個紅色,綠色和白色曳光彈滿天飛的地方,一個在轟炸中震顫的地方,和一個被雙方的炮火弄得震耳欲聾的地方。”

    這次坦克大戰的結果被后人稱作“徹底擊敗了德國坦克”。盡管雙方損失了大約同樣多的坦克,但是這個數量對于英軍來說只是一小部分,對于隆美爾來說則幾乎是全軍覆沒。

    隆美爾將在南方的意軍阿利埃特裝甲師調到了泰爾阿爾-阿恰齊爾來協助德軍進行最后的防御。在當天夜晚,軸心國部隊只剩下32輛坦克還在前線。就在非洲軍團于阿恰齊爾作最后的斗爭時,隆美爾開始向富卡撤退了。


    第5階段:突破

    隆美爾向希特勒發送電報說他的部隊現在不堪一擊,現在正在準備撤退,但是希特勒告訴他讓他再多堅持一下。馮·托馬告訴隆美爾說:“我現在就在戰場周 邊。第15裝甲師只剩10輛坦克,第21裝甲師剩下14輛,里特瑞奧裝甲師還有17輛。”隆美爾給他看了希特勒的電報,于是他留了下來,繼續指揮非洲軍 團。

    馮·托馬與他那幾乎被全數殲滅的第15和第21裝甲師并肩作戰,他們迎擊的是英軍150輛坦克。他坐在指揮坦克中親臨指揮,一直到最后一輛坦克被摧毀。最后,馮·托馬獨自一人站立在他自己那輛燃燒著的坦克旁邊,那個地方后來被稱為“德國坦克墳場”。

    軸心國剩余的軍隊仍然在戰斗。他們的防線已經被撕開了一個12英里寬的缺口。“如果我們還停留在這里的話,我的部隊連三天也堅持不了……如果我執行元首的命令,那么我的部隊可能拒絕服從我……我的部隊是第一位的!”隆美爾違背希特勒的指示,最終命令部隊大規模地撤退。

    D+12日,1942年11月4日

    11月4日,戰役中最后的戰斗開始了。英軍第1,第7及第10裝甲師穿越了德軍防線,正在開闊的沙漠地區行駛著。盟軍獲得了勝利。軸心國部隊正在撤退。這一天,意軍的阿利埃特裝甲師,里特瑞奧裝甲師和特利埃斯特摩托化師全軍覆沒。

    在這次戰役中,隆美爾損失了12000人和350輛坦克,他的部隊只剩下80輛坦克可以用。盟軍的損失也很慘重:有23500人傷亡或失蹤,這是第 八軍團步兵人數的四分之一。當道格拉斯·溫伯利將軍向第9裝甲旅的約翰·居里詢問哪些是他剩余的部隊,他指著12輛坦克說:“他們是我剩余的裝甲部隊。” 溫伯利將軍說:“不許再這樣了。”



    意大利就靠著地中海,卻不能給隆美爾最低限度的后勤。 英軍對非洲軍團海上運輸的干擾和破壞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巴頓非常不鳥蒙哥馬利,是真的么? 是呀,如果不是艾克的管理技巧,巴頓可能要向蒙帥發起進攻了。

    巴頓對蒙帥的不滿是從諾曼底登陸戰役中英軍久攻不下卡昂開始的。

    不過后來蒙帥的花園行動計劃和阿登戰役初期的措施也確實不怎么的。
     
     
    很多年前讀過這個片斷,是用來強調戰場處理垃圾和穢物的重要性時候引用的,開始大家還不以為然。其實一個小細節甚至會決定一支大軍的命運。

    美軍在越戰和伊拉克戰爭中用焚燒的辦法來處理糞便。另外,隆帥由于不重視“如廁”,自己腸胃感染脫離戰場本身就說明戰場衛生有多么重要。


    例五:大家都熟悉蒙帥頭戴貝雷帽的形象,但可能不知道這也是蒙帥的良苦用心。

    貝雷帽是第八軍團英國坦克部隊的制帽,但英軍的坦克部隊在蒙帥到來之前幾乎被隆帥打德聞風喪膽,不能說是豪無斗志,但也是奄奄一息了。況且第八軍團的步兵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坦克部隊在關鍵時刻能夠反擊救自己一命。用現代語言來說是口碑比較差。

    蒙帥步兵出身,特意在上任的第一天就開始戴坦克兵的貝雷帽,不但如此,還把坦克部隊的標記配置于帽子中央,其作用可能各位都明白了。

    一頂小小的貝雷帽戴在指揮官頭上及時傳播了信任的信息,鼓舞的士氣。


    哪位愿意侃侃為什么蒙帥在阿拉姆 哈勒法戰役取得勝利后卻停止追擊的妙用?

     
    關于隆美爾的身體狀況:
    1911年11月,20歲的隆美爾從軍官候補生學校畢業,軍校校長給這個誠摯的年輕人寫了一份評語。在射擊和操練方面,軍校校長說,隆美爾“相當出色”,體操、擊劍、騎馬“可以勝任”,不過校長有些憂慮地說:“他身材中等,瘦弱,體格相當糟糕,而且很虛弱,”

      在甘布特,隆美爾的司令部正好處于英軍的炮火射程之下。然面,在整個夏季隆美爾幾乎每天都乘坐指揮車在沙漠里顛簸,走遍了每一個兵營,并多次驅車到薩盧姆前線,檢查新的戰術據點的修筑情況。沙漠的戰地生活此時已開始損害隆美爾的健康。這年夏季,他在家信中多次提到自己的感覺不好,有時鬧肚子,有時肝疼。事實上在非洲軍中,像他這樣的年齡沒有一個能這樣長時間地忍受沙漠惡劣環境的侵害。現在他終于挺不住了,8 月間,醫生診斷隆美爾患了黃疸病,因而規定他吃刺激性小的食物并須保證有足夠的休息。他只接受了飲食習慣方面的要求,但對其他卻置之不理。在北非沙漠中,其實是沒有順口飲食的,常常是幾個月吃不到新鮮蔬菜,只能吃點罐頭,水也總帶有咸味,甚至咖啡和茶也帶咸味。隆美爾的早餐通常是三明治、沙丁魚罐頭和幾片面包,吃不了時再留到下頓吃。晚餐是三餐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但也不超過20 分鐘,通常是一些簡單的食物,外加一杯葡萄酒。隆美爾時常獨自吃晚飯或跟幾個親近的參謀一起吃,他要求無論本人還是他的參謀人員,飲食標準跟部隊普通士兵一樣。一天他邀請一位意大利將軍野餐,一共才只有三份面包,并已存放多日,隆美爾也感到難為情。

    隆美爾的疾病應該還要算在后勤上,長期的沙漠作戰生活也是一大原因。


    隆美爾的性格似乎很難和其他高級將領處理好關系,希魔估計也知道這點,把他派到一個相對獨立的小戰場也算是一種對貼身侍衛長的照顧和體恤。作為僅有幾個輕裝甲師的“小部隊”,非洲軍給的是軍團編制,隆美爾更是早在大將軍銜就領著總司令(集團軍司令)的薪水。
    希臘,南斯拉夫方面遇到的抵抗遠不如北非英軍的強大,但希魔派到希臘,南斯拉夫的裝甲力量要比非洲軍多得多。
    雖然喜愛這個侍衛長,但不意味著能給他更多的部隊去折騰,因為北非的部隊任務是防止意大利丟了非洲而已。而不是真的就得拿下開羅。
    希特勒可能沒有拿下開羅的計劃。但拿下開羅進入中東,戰略意義太重要了。

    第一,拿下開羅,切斷補給線就意味著北非英第八軍的末日。
    第二,印度緬甸的英軍直接面臨崩潰。
    第三,鼓舞日軍,使日軍西進信心更強,目的早日達到。
    第四,軸心國力量在中東連成一線。

    所以說硬是給把“軸心國”這個稱呼加給德日意,有些不公平。對比盟國的合作協同,德日有啥合作?甚至連戰略協同都談不上。如果是戰略合作,德日兩個方向夾擊蘇聯,戰爭早結束了。


    例六:蒙帥識破隆帥“三板斧”

    隆美爾的側翼進攻有些人喜歡叫“勾拳”,也可以叫“側翼包抄進攻”,比較科學的叫“杠桿進攻”。以前隆美爾的勾拳在法國人和第八軍團身上是百試百靈,這也是隆美爾平步青云深受元首寵愛的秘密。

    蒙帥剛剛上任,但已經對隆帥的“三板斧”是了如指掌。在準備防御中準確判斷隆帥的主攻仍然是右勾拳,所以將精銳防御力量部署在隆帥右勾拳的必經之地阿拉姆 哈勒法嶺后。在關節時刻阻擊挫敗了隆帥的整個攻勢。

    下面是阿拉姆 哈勒法戰役簡介。

    =================


    阿拉姆哈勒法戰役

    阿拉姆哈勒法戰役(英語:Battle of Alam el Half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非西部沙漠會戰”一部份,德軍非洲軍團司令埃爾溫·隆美爾 (人稱"沙漠之狐")領軍大戰英國埃及軍團司令是伯納德·勞·蒙哥馬里元帥;在敗無可敗的英軍經過蒙哥馬里重新戰略布置,且英國皇家海軍在地中海有效截斷德軍軍事物資補給,終于在埃及擊退彈藥缺乏的非洲軍團,護衛中東油田免被德軍奪占;是能戰著名的非洲軍團在北非的第一場大敗仗。

    隆美爾謀略

    隆美爾在第一次阿拉曼戰役受挫后并未放棄找機會擊敗英埃聯軍;但是非洲軍團的軍事物資在地中海被盟軍馬耳他島派出海軍空軍攻擊后越來越少;不僅如此,所有非洲軍團軍事物資須遠從班加西車運至,德軍特工偵知即將有10萬噸英國軍車抵達北非戰場增援助戰,[2].在知悉英軍補給越來越豐沛時,隆美爾決定先攻擊英軍和埃及軍。

    盟軍防御

    從8月13日起,英國第8軍團改由伯納德·勞·蒙哥馬里陸軍中將(后來被晉升為英國陸軍元帥)指揮,蒙哥馬里預計軸心國一輪新的進攻即將來臨,他在視察前線后簡化盟軍的計劃,北部地區(大約從阿拉姆哈勒法嶺至海岸線)由英國第30軍防守以迎擊軸心國的主要進攻,在阿拉姆哈勒法嶺以南的一個堅強的哨所(新西蘭哨所)由英國第13軍之北翼防守,由于南面平坦的地形令守軍難以對抗一次裝甲突擊,蒙哥馬里選擇在由新西蘭哨所至奎塔拉洼地附近的奎塔拉哨所的15英哩防線上以部署輕度防御以迎擊隆美爾的進攻,前線上布置地雷及鐵絲網而英軍第7裝甲師則在此區提供機動防御,由于只部署火炮及輕型坦克,他們沒有預計可以粉碎一次裝甲突擊,但可以騷擾軸心國軍隊的側翼及補給線,當進攻部隊轉向北面及指向在第 8軍團戰線側邊的阿拉姆哈勒法嶺時,它們將進入主要防御區域,在這里蒙哥馬里選擇集中他手中的大部份中型及重型坦克(集中在英軍第22裝甲旅)和反坦克炮以等待軸心國的進攻,在英軍裝甲部隊背后的高地上,是英軍第44步兵師的兩個旅及集中師團及軍的火炮[3],而英軍第10裝甲師已經在尼羅河三角洲整補以裝備配有有效的75毫米火炮的M3李/格蘭特坦克,當完成后便前往阿拉姆哈勒法嶺布防,大部份英軍第8裝甲旅在8月30日到達以部署在第22裝甲旅的左邊,而第23裝甲旅則最遲在9月1日墳補在其右邊的空隙[4]。

    克勞德·奧金萊克自己的計劃和蒙哥馬里的方向大致相同,但他亦有一系列的應急計劃,以應付防線被突破后的局面,包括在亞歷山卓港及開羅的防守工作,這做成了指揮官之間對防守艾爾阿拉敏或撤退的意向的不一致(這在6月底時就有關防守馬特魯港的問題已經出現過),蒙哥馬里的簡化是放棄其它選擇及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其選定之地區,這影響他解釋其意圖給其上司及投放一些單位到前線圈(如英軍第44步兵師),而這是之前保留下來以應付應急計劃。

    之后,Ultra截聽證實了英國有關隆美爾進攻方向的情報。



    戰斗序列

    同盟國:

    英國第8軍團: 伯納德·勞·蒙哥馬里中將

        英國第13軍

                * 新西蘭第2師
                      o 新西蘭第4步兵旅
                      o 新西蘭第5步兵旅
                      o 新西蘭第4步兵旅
                      o 英軍第132步兵旅 (接受第44步兵師指揮)
                * 英軍第44步兵師
                      o 英軍第131步兵旅
                      o 英軍第133步兵旅)
                * 英軍第7裝甲師
                      o 英軍第4輕裝甲旅
                      o 英軍第7摩托化旅
                * 英軍第10裝甲師
                      o 英軍第22裝甲旅
                      o 英軍第8裝甲旅
                      o 英軍第23裝甲旅

    軸心國:

    德國非洲裝甲軍團: 埃爾溫·隆美爾陸軍元帥

        德國非洲軍 (瓦爾騰奈寧直至在8月30日受傷后由弗里茨·拜爾萊因代替

                * 德軍第15裝甲師
                * 德軍第21裝甲師
                * 德軍第90輕步兵師

        意大利第20裝甲軍

                * 意大利第132阿里亞特裝甲師
                * 意大利第133利托里奧裝甲師
                * 意大利第101亞里斯特摩托化師

        意大利第10摩托化軍

                * 意大利第185閃電傘兵師
                * 意大利第27帕維亞步兵師
                * 意大利第17布雷西亞步兵師

    坦克力量:

    在1942年8月,非洲裝甲軍團共有34輛輕型及193輛中型坦克,其中有27輛是配備了一門75毫米KwK 40 L/43炮的新型四號坦克F2型,這比盟軍的坦克有更大的射程范圍,另有243輛意大利坦克,但大部份均是落伍的菲爾特 M13/40型坦克[6]。

    同時,昭盟軍共有712輛坦克[7],其中500輛將參加該戰役,其中大約170輛是M3李/格蘭特坦克,是當時盟軍最好的坦克;余下的是輕型及其它中型坦克(斯圖亞特坦克,十字軍坦克)和步兵坦克(維克斯坦克)。




    進攻

    進攻在8月30日晚上展開以取得滿月的優勢,開始時戰況已對隆美爾不利;英國皇家空軍對軸心國車輛集結地進行猛烈轟炸,皇家海軍的大花青魚式魚雷轟炸機投下照明彈給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及火炮照射目標;還有,地雷陣密度是由稀疏到密集,英軍在地雷區的單位是第7裝甲師的兩個旅(第7摩托化旅及第4裝甲旅),它們得到命令在撤退前給予敵軍最大殺傷,它們完成任務及軸心國的損失開始上升,包括內林將軍在空襲中受傷及第21裝甲師師長馮·俾斯麥少將在迫擊炮攻擊中陣亡。

    雖然面對這些困難,隆美爾的部隊在翌日中午突破盟軍的戰線,英軍慎重地后撤,但隆美爾因非洲軍燃料短缺而被阻延,這個原因加上英軍第7裝甲師繼續其側翼進攻令隆美爾轉向北面指向蒙哥馬里的側翼,這比原定的偏向西面及直接陷入英軍在阿拉姆哈勒法嶺的預定防區內,堅守嶺內的是英軍第22裝甲旅的92輛 M3李/格蘭特式和74輛輕型坦克,加上有英軍6磅反坦克炮及英軍第44步兵師和新西蘭第2師的戰防炮支援[8]。

    當裝甲部隊到達阿拉姆哈勒法嶺時,四號F2型坦克在遠距離開火及擊毀一些英軍坦克,英軍的M3李/格蘭特坦克受制于裝在車身的大炮,這限制了必須等待敵人進入正面范圍內,它才能從車身上開火,當德軍進入射程范圍內,英軍立即開火及德軍坦克被擊中,德軍意圖攻擊英軍側翼的行動被反坦克炮挫敗,到夜幕降臨時德軍裝甲部隊后撤,在戰事中,德軍損失了22輛坦克而英軍損失了21輛[9]。

    入夜后,大花青魚式魚雷轟炸機及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重臨攻擊軸心國軍的補給線,令它們沒有喘息之機,這增加了隆美爾的物資運輸困難,令他不能得到意大利人承諾供應的汽油,因此跟著,在9月1日的進攻行動只有第15裝甲師發動,它的進攻開始時尚且順利,但很快便被英軍第8裝甲旅的側翼進攻所阻止,德軍損失較少,因為英軍根據命令留下其坦克以應付即將來臨的進攻。

    空襲在整天持續及直至9月2日早上,由于明白到進攻已經失敗及其部隊留在突出部內只會令損失增加,隆美爾決定撤退[10]。

    隆美爾撤退

    在給予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信息中,隆美爾解釋其放棄進攻的決定是由于缺乏燃料、盟軍的空中優勢及突然增加的損失,在9月2日對軸心國的不利戰況依然持續,第8輕騎兵團第4營(屬于第4裝甲旅)的裝甲車突入軸心國的補給線及攻擊300輛軍車,擊毀了其中的57輛,結果,意大利的裝甲部隊被調來保護補給線及阻止新的進攻。
    一架英國皇家空軍馬田·巴爾的摩轟炸機,巴爾的摩及DB-7道格拉斯轟炸機在日間飛行和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及大青花魚式魚雷轟炸機在晚間巡航,以對德國非洲軍團保持一定的壓力

    雙方在第二日不太積極,除了在空中,在這里沙漠空軍共有167架轟炸機及501架戰斗機[11]。

    蒙哥馬里明白到德國非洲軍已經撤退,他策劃英軍第7裝甲師及新西蘭第2師進行反攻,但要避免出現重大傷亡。

    當第7裝甲師的行動只是騷擾性的襲擊時,新西蘭第2師發起重大進攻,共有2個旅參加,在裝甲部隊支援下,向南越過非洲軍的補給線及在盟軍戰線以東弧立它們,在9月3日晚上開始,進攻開始受阻及完全失敗,皇家坦克旅的46輛維克斯坦克在黑暗中被擊毀,其中12輛是因為陷入地雷區而損失的,第90輕步兵師在步兵兇猛進攻下損失了972人,因而不能阻止隆美爾逃脫[12]。

    新西蘭師的另一個旅在晚間的進攻被弗里茨.拜爾萊因中將的部隊挫敗,[13]當時的印度第10步兵師正在塞浦路斯,因此在新西蘭師北面布防的是印度第5步兵師(這個師在9月9日被印度第4步兵師所取代):

        “我們德意志國防軍對印度第10步兵師的進攻,主要是集中在敵人為對戰線中央進行反攻而集結的地區,導致集結在這里的敵人單位分散,還有,由其它單位為攻擊我軍側翼的進攻,特別是新西蘭人,因為太弱而未能做成突破—他們因而被挫敗,另一個針對意大利第10軍的晚間進攻導致英國人的大量損失,數不清的敵人在戰場上倒臥死亡及俘虜了200人,包括新西蘭第6步兵旅的指揮官克利夫頓少將。”

    當為消滅掩護德軍撤退的意大利第185閃電傘兵師及第132阿里亞特裝甲師失敗后,蒙哥馬里決定停止進攻,非洲軍因而可以撤退,但遭到沙漠空軍的攻擊,在24小時內損失了957人[14],到9月5日,軸心國的軍隊幾乎退回到原出發地及戰役結束。






    隆帥穿過的非洲軍團制服,現存于“德意志坦克博物館”。


    隆帥的“死亡面具”。制作死亡面具是歐洲的傳統,很多名人在去世后都制作死亡面具保存下來。


    獨當一面,也算是獨有鐘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偷炮少妇宾馆半推半就激情| YY111111少妇影院|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免费的网站|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一视频|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 日韩在线观看精品亚洲|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四川丰满少妇无套内谢|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麻豆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55丰满熟妇厨房伦| 色欲国产精品一区成人精品| YY111111少妇影院| 国产360激情盗摄全集| 国产成人毛片无码视频软件| 国产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 人人人澡人人肉久久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虎虎视频 | 玩弄漂亮少妇高潮白浆| 97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香蕉一区二区| 内射毛片内射国产夫妻| 久久被窝亚洲精品爽爽爽| 肥臀浪妇太爽了快点再快点 |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欧美嫩交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