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金鐘罩底門適合青年男子練習,金鐘罩是靠大口張嘴吃氣入體內來完成其特定的練功程度、要求(規定)。須知,大凡人體以大口吞進外界自然氣體,則有鼓蕩自身筋、骨、皮并穿入與滲透五臟六腑的效應,并由此產生強大的能量且任憑外界暴力擊打而不傷。
架一 崩功
第一擺架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內扣約40度,膝關節須伸直,十趾抓地。雙手握拳抱于腰間,頭正頸直,目視前方,但不可遠視。
第二換息
鼻吸鼻呼,吸氣,挺胸收腹吸氣入體內,需緩慢伸長,吸氣待飽滿,立即呼氣,呼氣要急促,充分顯示虎嘯的陽剛之氣。以上一吸一呼為一換息,需連續行三換息。
第三吃氣
猛然張嘴發出“哈伍”的聲音,即快速大口吞吸一口外界氣體進入口內。
第四咽氣
牽動喉嚨一次,象吞咽食物一樣,把口內外氣吞入體內。
第五送氣
伴以含胸沉腹,使氣團下行并送至丹田穴。
第六捺氣
氣團到達丹田穴,立即鼓腹,使氣團固于丹田穴,并伴以周身提勁(肌肉繃緊)。
第七閉息
不呼不吸,保持捺氣狀態,可默數“1-2-3-4”,即自覺丹田發熱為宗旨。
第八發動
保持提勁閉息狀態,開始做架:
雙手形成分指掌自腰間上提至胸前,掌心相對,指尖向上;接著,以雙掌緣為重點,向前方推出至雙臂伸直;然后,雙掌同時外旋并抓握為拳,使其拳輪相貼,以雙肘帶動雙拳回拉,至雙肘觸肋;最后,以雙肘帶動雙臂快速向兩側崩出至與肩平,大小臂夾緊,拳心向下的定型勢。
第九換息
全身放松,并同時呼氣。接著行三換息。
注意:
(1) 以上第一至第九順序演練一遍為以一練氣,前八天行四練氣,后八天行把練氣,即架一崩功演練16天。
(2) 架一崩功須早、晚各習一次。
(3) 做架完畢,可演練與虎嘯相輔的“斑虎抱頭排手”,或演練拳術,或慢步20分鐘,以去火氣
架二 鳳凰亮翅
說明:學者通過演練“虎嘯板功架一崩功”做滿16日,當覺由于雙手內氣的充盈而發沉且重,如沒有此感覺,請繼續演練該架。否則即使增加架二鳳凰亮翅,亦屬徒勞無功,切記!
第一擺架
保持架一崩功發動的最后定型姿勢,雙腳內八字架不變。
第二換息–第七閉息與架一崩功相同,請參照練習。
第八發動
保持提勁閉息狀態,開始做架:
雙拳變為分指掌,并以掌緣為重點向兩側撐推至雙臂伸直;接著雙掌內旋至掌心向上;然后,兩掌同時向內靠攏(雙臂可略作彎曲),至胸前成右掌在上,左手在下,雙腕相貼的交插勢,不停,雙掌同時內旋變為掌心向下,并向兩側拂抹分開,直至形成側平舉,雙掌心向下;最后,雙掌同時在身體兩側分別畫臉盆大的圓(動作稍快),形成雙臂伸直懸于左右,雙掌心向上的定型勢。
第九換息(與崩功同)
注意:
(1) 以上第一至第九順序演練一遍為一練氣,前10天行四練氣,后10天行八練氣,即架二鳳凰亮翅演練20天。
(2) 做架完畢,必須“退火”。
架三 風擺荷花
說明:學者通過演練“虎嘯架二鳳凰亮翅”做滿20天,當覺內氣充于雙臂,如沒有此感覺,請繼續演練該架,直至做成,方可增加“架三大腰功”,以免徒勞無功。若架二鳳凰亮翅輔以排“斑虎抱頭”則初識鞭勁。
第一擺架
下盤擺成左弓步,兩拳以拳面抵于腰際。
第二換息-第七閉息與架一崩功相同,請參照習練。
第八發動
保持閉息提勁狀態,開始做架:
兩手變掌,雙臂同時上抬(肘關節略彎)至與頭部平齊,此時掌心向正前方,指尖相對;接著,以腰帶動雙臂緩緩下降至左腿前方;然后,以腰帶動雙臂以及借助雙腳的碾動,由左弓步右轉為右弓步,兩掌則伴以拂地而行,至形成右弓步則止;上動不停,以腰帶動雙臂緩緩上抬,至與頭部平齊時略停;最后,叫勁發力,以腰帶動雙臂及雙掌崩彈至頭頂上方呈定型功架。(此時雙掌心向上,指尖相對)。
第九換息(與崩功同)
注意:
(1) 以上第一擺架-第九換息順序連續做一遍,術語謂之:一煉氣。此為左式,保持左式定型功架(即右弓步樁架),從第二換息-第九換息連續做一遍,術語謂之:二煉氣。即一左一右各行一遍,為二煉氣。
(2) 架三大腰功,前15天行四煉氣,后15天行八煉氣,即本架演練30天。
(3) 本架的主旨在于以腰帶動功架的完成,此點尤其重要,必須認真體會。
(4) 做架完畢,必須“退火”。
太和門小退火毒至要秘術
大凡演練“桶子煉丹功”從“大腰功”起。(即是板功的“風擺荷花”),達到八練氣時,就應該進行退火術的練習,不練習會出現頭暈,嘔吐,牙出血,甚至會視力減退和兩目失明,心肌埂塞等癥狀,所以,本人給出退火術給諸位功友。
演練者面對東方(早上)或西方(晚上)站立,兩腿分開為“八字步”,左右腳尖外撇約40度,兩漆關節略做彎曲,身體保持上虛下實,頭要端正,下顎微收,兩眼注視前面下方約10米處,不要遠視,兩肩下垂,背步直,牙齒要松開,舌要松不能抵牙齒,兩手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開)放在左右肘,求掌指向前,掌心放下,兩掌如同按壓水中浮球,但不可以重壓,(不重不輕的壓)然后,兩手以其手心為重點,從眉間開始想上并經前額,頭頂沿后腦直到頸后椎骨為止,(男的應該先用左手,女的先用右手)進行輕柔推抹.注意,動作要緩,不能快,否則,火毒難退,推抹的次數按年齡大小來劃分,如一男子,今年18周歲,推抹應該左手一次,右手一次,為一遍,連續做18遍方可停止
架四 雙竄蜜蜂
第一擺架
內八字站立,雙手握拳抱與腰間,拳心貼兩氣門穴,拳眼向上。
第二換息-第七閉息與崩功相同。
第八發動
兩拳用時自兩肋間提起并緩緩拉開-等到拉分至側平舉狀態(注:此時兩拳的方位應為拳心向兩側,拳眼向下)之時則略作停頓;
接著,兩拳用其拳根與手指第二指節為重點同時對著自己的左右兩肋擊打而去-即左拳擊打左肋而右拳擊打右肋(注:初行擊打之法須輕度有節以防受傷。待一個月后便可盡力擊打而無恙了),達一次即止-切記擊打之后兩拳不得停于肋間,即須隨即下滑至”氣門穴“,并以其手腕貼靠之。
第九換息
說明:以上一至九各做一遍,乃謂之”一煉氣“。
備注:須連須行”四煉氣“達20天之后-再增至行”八煉氣“達20天左右,即整個”雙竄蜜蜂“的操作日程共須做滿40天左右之后方可演練第五式單鳳朝陽大架。
架五 單鳳朝陽
1、 悠行約一分鐘。
2、 擺架成內八字步并抱拳,提至氣門穴后則行前四換息。
3、 吃氣一口并行一次咽氣。]
4、 發動—右拳變為分指掌并以其掌緣為重點沿肚臍平行線作貼靠式擦移直至肚臍眼位置之時則略作停頓;接著,將右手腕外旋即翻掌令其掌心向外作緩緩撐向正前方的推動至肘關節即將伸直之時則略作停頓;然而,將右掌抓握成拳并使之拳心向內且用拳根與手掌第二指節為重點照著自己的丹田穴擊打一次—則立刻離開并變拳為掌送向正前方。
5、 行后四換息。
說明:以上2—5各操作一次,乃謂之一煉氣。
6兩腳不動,右掌自正前方收回氣門穴并改為抱拳定位。與此同時,吃氣一口并做一次咽氣。接著,左拳變掌且同樣以其掌緣貼靠臍眼水平線做擦移—待擦至肚臍眼位置時則外旋手腕令其掌心向外直線撐出—然后則抓握為拳回收并擊打丹田穴一次且隨即放拳為掌前撐!切記,在擊打一次后則須迅速將左拳離開并變為分指掌作前撐定位之式。
7行后四換息
畚注:待到三煉氣時則出右手,而四煉氣時便出左手,分別擊打一次丹田穴—如此一右一左共排打四次,其術語謂之四煉氣—且做滿20天左右即開始增補至八煉氣,并同樣做滿約20天—方可接做第六式左右搖鈴。
架六 左右搖鈴
1悠行約一分鐘。
2擺架成左弓步,兩拳分別抵在氣門穴上。切記,此架的形成—要求距離堅硬墻壁約10厘米以便操作之時可令人體頭部適合且恰到好處的頂于墻壁之上。
3行前四換息或前五換息—其要求以氣息均勻為主。
4吃氣一口并行一次咽氣。
5發動—低頭對準墻壁即以其頭頂之泥丸宮穴正對墻壁;當擺出架子后,便推動頭部前行直至抵達頂在墻壁之上(切莫以頭在此時撞擊墻壁以免做錯發動之要架!),并略做停頓后開始以腰為軸,脊椎為支點,頭部為重點—在墻壁之上碾動—先向右轉直至右側面部與右耳向上(左耳朝下)并略作停頓之后在碾轉向左而變為右側面部與右耳朝下即與前形成相反姿勢。然后,在將頭部向右碾轉即形成面朝地面而眼觀地的姿勢。最終,則將頭部離開墻壁直起腰部還原。
6行后四換息或后五換息。
說明:以上2—6的操做為一煉氣。
畚注:請注意二練氣的發動與一練氣不同。
7吃氣一口并行一次咽氣。
8發動—用頭頂泥丸宮撞擊墻壁一次—切記,初次不可猛擊以防受傷。然后直立腰部并抬起頭部使之還原。
9行后四換息或后五換息。
說明:以上7—9為二煉氣。
畚注:三煉氣與一練氣相同,四練氣與二練氣相同。前30天行四練氣,后30天行八練氣。60天后,舍棄“左右搖鈴”,改習“架七金雞三點頭”。
架七 金雞三點頭
(1) 悠行約一分鐘
(2) 擺架成內八字步且用封眼拳分別放在左、右氣門穴上,整個身子保持挺直的姿勢(狀態)。
(3) 行前四換息之后便吃氣一口并隨之咽氣一次。
(4) 發動——低頭并用泥丸宮穴,對準墻壁連續撞擊三次之后,則抬頭立起身子還原。
(5) 行后四換息
說明:以上(2)-(5)之操作乃謂之“一練氣”。須連行四練氣達30天左右方可增至八練氣(同樣做滿30天,即本架須做60天)
備注:大凡操作“金雞三點頭”時,定要將架六左右搖鈴棄之不做,否則,會練出不良效果且導致功力喪失。
架八 捅天一炮
(1) 悠行約一分鐘
(2) 擺架成左弓字步,并將兩掌立于胸前(其掌心相對,掌指向上)
(3) 行前四換息或前五換息
(4) 吃氣一口并咽氣一次
(5) 發動——上身后移并將其步型變化后撤成半弓步,頭部則由前向后倒移(兩手臂不得移位且仍然置于胸前并隨身體之后撤而回拖),緊接以上動作即不得停頓,上身繼續晃動作身軀的環轉——用腰部為軸帶動頭部由后朝下并經下向前作頭頂沖向墻壁(磚石之壁)的動作——直至泥丸宮沖撞靠墻(初撞需輕,隨著撞墻次數的增多即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重)達一次(萬萬不可過多)之后,則擺架成左弓字步定型不動
(6) 行后四換息或后五換息,并同時緩緩直立上身
說明:
以上從(2)——(6)的操作演練一便——其術語乃謂之一練氣,須連行四練氣,達30天。則再接做右弓字部的操作。即左式四練氣,再右式四練氣,共八練氣,合做30天。即本架演練60天功成。
附注:大退火術秘法
在操作“金冠鐵箍功”這個系列“頭功”架子,到“捅天一炮”之架,必須輔以大退火術,切勿提前(若提前退火,會導致功力喪失過半)或退后(如退后則火毒攻心,上沖泥丸)
其操作方式為:
外八字步站立,兩手搓熱(不可過于發熱且相搓兩手心之時不可用力過猛,過大)并分別用其手掌心貼靠在左右太陽穴——接著兩手掌同時按順時針方向自太陽穴中心部位向前,并經前向下,從下朝后做繞圈動作——每繞一圈,是為‘太陽一退火“,須行太陽十二退火。
之后,再行眉間十二退火,即兩手掌之掌根分別貼靠于眉心一側(內側眉毛處),并用左掌根抹推左眉毛,右掌根推抹右眉毛(自內向外,先左掌,在右掌),共行十二退火。
最終,再以其手掌行“小退火術“。
架九 雙鳳朝陽
(1) 擺架內八字步,雙拳握于腰間(拳心向上,拳輪貼腰)。
(2) 行前四換息或前五換息
(3) 吃氣一口并咽氣一次
(4) 發動——兩拳同時變成分指掌,并分別從左右腰間處用其掌緣貼靠而作推抹緩擦動作,直至兩掌上下捧合。然后,翻轉兩手腕使之掌心向前,掌指相對,接著,兩掌同時向前推出,定位時,雙臂伸直,雙掌心向前,掌指相對,高與肩平。最后,雙掌同時內旋抓握成拳,并隨之雙拳以拳心同時擊打腹部。上動不停,擊打完畢,雙拳立即變為分指掌,令其掌心向前,掌指相對向前推出,至雙臂伸直。
(5) 行后四換息或后五換息。
備注:
1、 以上為一練氣,需連行四練氣達30天,再八練氣達30天,就可操作“陰陽鐵板橋”的整體功架了。
2、 演練順序為:架一雙鳳朝陽 架二捅天一炮 保持這兩個服氣架子即可,并可進行排打練習。
.
太和門打沙袋密傳
打沙袋時應該先虎嘯,即哈五一聲,拌以搖頭晃腦,牽動喉嚨一次,象吞咽食物一樣,把口內外氣吞入體內,伴以含胸沉腹,使氣團下行并送至丹田穴,氣團到達丹田穴,立即鼓腹,使氣團固于丹田穴,并伴以周身提勁,默念丹田,不呼不吸,保持捺氣狀態,可默數“1-2-3-4-5”,然后,閉息出手打沙袋,可以用手指和手掌,如此為一發勁,為太和門打沙袋的密法,打完后應該進行活氣放松兩手
做架密要
不可緊身束腰
做架應該意無一切
做架后應該慢走,可以往還走
不可在過于喧鬧中做架
不可吃過葷,過刺激性食物
做架期間不可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