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新增信貸5,516億元,明顯低于預期 * M2連續(xù)兩個月低于央行目標,并創(chuàng)30個月新低 * 資金面吃緊,準備金續(xù)升步伐料暫緩 * 抗通脹壓力不減,央行加息可能仍存 在中國緊縮調控及銀行監(jiān)管加強多重壓力下,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明顯低于預期,廣義貨幣供應M2增速并創(chuàng)30個月新低,這也許可以讓存款準備金繼續(xù)調升的步伐緩一緩,但通脹高企令加息預期仍難放松. 中國央行數據顯示,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516億元,低于此前路透6,100億元的調查中值;當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5.1%,亦低于15.4%的路透調查中值. "5月份的新增貸款比預期的要低,這可能跟銀監(jiān)會新的貸款監(jiān)管標準有關...M2的同比增速15.1%,該指標延續(xù)下降趨勢,此前的緊縮調控效果正逐漸顯現."澳新銀行中國經濟研究總監(jiān)劉利剛稱. 他并表示,考慮到通脹壓力還是居高不下,央行可能還不會放松調控的力度,本月仍存在較大的加息可能性,但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或因資金面緊張,調整時點可能會適當延後. 申銀萬國證券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在管理層采取控制貸款額度,實施窗口指導,上調準備金率,嚴格貸存比和核心資本充足率管理等諸多手段下,銀行的放貸能力普遍受到約束.目前控制通脹為第一要務,而貨幣調控對于控通脹有其獨到之功用.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也認為,目前流動性偏緊,加上M2增速和信貸增長不快,上調準備金率概率在降低,相比之下加息可能性更大,但政策可能還在考慮出臺的時機. 不過,有分析師更顯謹慎.國海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段吉華認為,5月信貸稍微有點低于預期,另外M2也降得較低,央行加息或調存準的空間已越來越小了. 中國央行自5月18日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今年第五次上調,也為去年以來第11次上調,目前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達創(chuàng)紀錄的21%.而自去年10月以來,央行并已連續(xù)四次加息. **貨幣供應增速6月或反彈** 中國5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已連續(xù)兩個月低于央行16%的預期目標,當前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進一步顯示出趨勢性特征.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宏觀分析師周文淵表示,5月M2的繼續(xù)回落屬于預期之中,一方面是因為新增貸款下降比較多,另一方面就是銀行資金的表外化.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5月金融機構人民幣新增貸款偏低,但當月新增存款卻達到1.11萬億元,同比還多增195億元,其中不計入M2的財政性存款當月增加達3,531億元. "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5月繼續(xù)下滑,但6月份則可能反彈,因為6月份貸存比等監(jiān)管指標考核,以及財政存款增加減少,"南充商業(yè)銀行市場投資部副總經理陳旭敏則還稱. 陳旭敏并表示,大量理財產品資金季末重新回流于銀行報表之中,也將助推包括M1在內的貨幣供應量增速出現反彈,但中國當前的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具有趨勢性,未來增速還可以繼續(xù)降低,其原因在于高準備金率效應顯現,也在于中國貨幣信貸本已較為龐大,難以維持此前高增速.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認為M2會在6月出現反彈.她同時也指出,盡管5月貨幣供應量等數據低于反映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態(tài)勢,但要更全面了解中國經濟真實狀況,還需要更多地關注票據融資和表外貸款等社會融資總量數據,以及經濟數據. "由于企業(yè)直接融資規(guī)模擴大以及央行社會融資總量概念的提出,新增貸款和M2對于當前宏觀經濟活動的指示意義正在下降."周文淵也稱. 國泰君安證券總經濟師李迅雷博士亦表認同.他并指出,5月末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速繼續(xù)下降至12.7%.其代表著企業(yè)活期存款的變化,顯示出企業(yè)的活力正在下降;另外從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的變化來看,也顯示企業(yè)的經濟活動能力在減弱,從短期貸款和中長貸款的增速來看,顯示了企業(yè)更多是要應對流動資金的緊張. **加息預期仍存** 雖然5月份貨幣供應量增速等金融數據增速繼續(xù)放緩,但基于當前物價總水平趨勢和高通脹預期,市場對央行加息仍存預期. 陳旭敏指出,從過去幾個月利率政策調整來看,央行主要還是針對抑制通脹預期,也就是說,未來央行仍有加息可能. "我們內部做過測算,今年中國GDP可達到9-10%的增長,M2增速在13-14.9%水平就能保持經濟的增長.目前M2的增速并不低.目前控制通脹為第一要務,而貨幣調控對于控通脹有其獨到之功用,預計未來貨幣緊縮還是會維持下去的,"申銀萬國證券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說. 但段吉華則認為,雖然市場對CPI預期挺高,但央行加不加息,不是只看這一個因素的.現在經濟有向下的趨勢,還要擔心硬著陸的問題. "在這樣的時期,我們更偏向于央行可能維持現在這樣一個調控力度,而不是在此基礎上再加碼."他說. 汪濤也表示,從經濟學看,中國央行還應該加息來應對當前的高通脹.但目前決策層可能對國內經濟減速及歐美主要經濟體經濟數據心存顧慮,需要更多斟酌. 中國國家統計局將于明日公布5月CPI等宏觀經濟數據.路透調查顯示,5月CPI預計同比上漲5.4%,追平3月創(chuàng)下的32個月高位,顯示通脹依然"高燒"難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