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宏觀經濟調控目標和手段 一、政府的經濟職能和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 ?。ㄒ唬┱慕洕毮埽ㄊ煜ぃ?/span>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有四項: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此外政府還要行使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 例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有( )。 A.經濟調節 B.市場監管 C.社會管理 D.公共服務 E.價格管制 『正確答案』ABCD ?。ǘ┖暧^經濟調控的目標 1.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掌握) 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保持合理的失業率,穩定價格總水平和平衡國際收支。 例題: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目標是( )。 A.平衡國際收支 B.促進公平競爭 C.促進經濟增長 D.擴大就業 E.穩定價格總水平 『正確答案』ACDE 2.宏觀經濟調控目標之間的關系(了解) 從根本上說,宏觀調控的四個政策目標是一致的。但是具體說來,宏觀調控的四個政策目標之間,既存在著某種互補關系,也存在著矛盾和沖突。 ①經濟增長目標與增加就業目標——互補關系 ②經濟增長、增加就業與價格穩定目標——存在沖突和矛盾 例題: 1.如果政府把經濟增長作為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通常要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刺激總需求,一般情況下,這會導致(?。?。 A.價格水平下降或通貨緊縮 B.價格水平上升或通貨膨脹 C.就業機會減少或失業率提高 D.通貨緊縮和就業機會增加 『正確答案』B 2.如果政府把穩定價格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通常要實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一般情況下,這會導致(?。?。 A.經濟快速增長 B.就業機會增加 C.通貨膨脹 D.經濟增長速度放慢 『正確答案』D 3.政策目標選擇(了解) 政府選擇宏觀調控目標: (1)首先考慮本國經濟運行周期的階段特征和社會所面臨的緊迫任務。當經濟運行處于過熱狀態時,政府應當把穩定價格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目標,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當經濟運行處于過冷狀態時,政府應把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目標,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span>2)其次考慮國際經濟形勢對本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當國際上出現金融危機并有可能對本國經濟形成嚴重沖擊時,政府把平衡國際收支作為首選目標可能是明智的。 政府在選擇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時,應遵循如下原則:①在制定目標時,不能只追求單一目標,顧此失彼,而應綜合考慮。②在制定目標時,要遵循適度原則,以免對經濟運行形成較大沖擊和引起社會震蕩。③政策的相互配合原則。為實現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在經濟政策的運用上,既要掌握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緊力度,又要注意政策的相互配合,同時還要把握好實施政策的時機,以增強政策的有效性。否則,宏觀調控的目標就難以實現。 例題: 1.當經濟運行處于過熱狀態時,政府應當把(?。┳鳛楹暧^調控的主要政策目標,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A.促進經濟增長 B.實現充分就業 C.穩定價格總水平 D.實現社會公平 『正確答案』C 2.(2009年)如果政府把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就需要實行( )。 A.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 B.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 C.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 D.緊縮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 『正確答案』A 3.政府在選擇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時,應遵循的原則包括( )。 A.綜合考慮原則 B.適度原則 C.政策的相互配合原則 D.經濟增長原則 E.穩定物價原則 『正確答案』ABC 二、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 ?。ㄒ唬┖暧^經濟調控的基本手段的含義和內容 在西方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手段就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而在我國,除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外,還有國家計劃或規劃。 1.國家計劃或規劃 掌握國家計劃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提出明確的宏觀調控目標和總體要求,為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提供依據。 2.財政政策 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財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內容是稅收政策。 在需要擴大需求時,采用減稅擴大財政支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 在需要抑制需求時,采用增稅壓縮財政支出的緊縮性財政政策。 具體內容第二部分財政中的“第十四章 財政政策” 3.貨幣政策 西方國家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公開市場業務、貼現率、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通過買賣政府債券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并影響利率的一種手段。 具體內容第三部分貨幣與金融中的“第十六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我國目前的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貼現率,還有利率、匯率以及窗口指導等。 ?。ǘ┴斦吆拓泿耪叩膮f調 在宏觀經濟調控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兩者需要協調:雙松、雙緊、一松一緊、均為中性。(教材的123頁財政政策) 本章主要介紹政府的經濟職能和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兩節內容。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預習講義(9) 第九章 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 一、國際貿易 ?。ㄒ唬﹪H貿易的含義和分類(熟悉) 國際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進行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 國際貿易的分類
(二)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 1.絕對優勢理論(熟悉) 絕對優勢理論是亞當·斯密在18世紀提出的。絕對優勢理論認為,各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異導致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而進口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其結果是可以節約社會資源,提高產出水平。 2.比較優勢理論(掌握) 大衛·李嘉圖在19世紀初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他認為,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生產成本,而不是生產這些產品的絕對生產成本。只要兩國之間存在生產成本上的差異,即使其中一方處于完全的劣勢地位,國際貿易仍會發生,而且貿易會使雙方獲得收益。
英國在生產酒和呢絨上都處于劣勢地位,而葡萄牙則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都處于優勢地位:按照絕對優勢理論,兩國之間的貿易不可能發生。但是,根據比較優勢理論,雖然英國在酒和呢絨的生產技術上都處于劣勢,但在酒生產上的差距小一些,即在酒上具有相對優勢,英國可以生產酒,而由葡萄牙生產呢絨,并進行國際貿易。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理:如果每個國家都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則兩國都可以從國際貿易中受益。 ?。?/span>3)赫克歇爾-俄林理論——要素稟賦理論 20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開始從生產要素稟賦的差別來解釋各國生產成本和價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國際貿易的基礎,這就是要素稟賦理論。要素稟賦是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要素稟賦理論認為,各國的資源條件不同,也就是生產要素的供給情況的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根據赫克歇爾和俄林的理論,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儲備比例上的差別。(如中國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 ?。?/span>4)規模經濟貿易理論——當代貿易理論,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提出 大規模的生產可以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各國利用規模經濟來生產有限類別的產品,同時通過國際貿易實現產品的流動,這樣才能實現國際分工的規模效益,這是現代國際貿易的基礎。 例題: 1.(2007、2008年)隨著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當前主要的國際貿易理論有(?。?/span> A.絕對優勢理論 B.比較優勢理論 C.要素稟賦理論 D.規模經濟貿易理論 E.外貿依存理論 『正確答案』ABCD 2.(2008年)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國充實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這一結論依據的是( )理論。 A.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 B.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 C.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 D.克魯格曼的規模經濟 『正確答案』C (三)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熟悉)
例題: 1.影響一國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有(?。?/span> A.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 B.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 C.匯率水平 D.國際市場需求水平和需求結構 E.經濟總量和產出水平 『正確答案』ABCD 2.影響一國進口貿易的主要因素有( )。 A.經濟總量和總產出水平 B.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 C.匯率水平 D.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 E.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水平的高低 『正確答案』ACDE 3.(2004年)如果一國或地區的貨幣匯率上升,即對外升值,一般會導致(?。?。 A.本國出口增長 B.本國出口減少 C.本國進口減少 D.本國旅游收入增加 『正確答案』B 4.(2005年)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即對外升值,就可能會導致( )。 A.本國旅游收入增加 B.本國旅游收入不變 C.本國出口增加 D.本國進口增加 『正確答案』D 一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水平,不僅取決于本國的總體經濟狀況和經濟實力、產品競爭力及世界市場的供求關系,而且與各國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限制或貿易政策有關。 (四)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干預(熟悉) 政府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干預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國外競爭者的損害,維持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實行出口補貼的目的是降低本國出口產品的價格,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擴大出口。 注意外貿依存度的概念:一定時期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出口總額占其GDP的比重。 例題: 1.政府干預對外貿易的目的是( )。 A.保護國內產業 B.維持本國經濟增長 C.實現國內充分就業 D.實現國際收支平衡 E.提高經濟效率,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正確答案』ABD 2.(2006年)政府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干預的手段包括(?。?。 A.財務核算 B.關稅壁壘 C.非關稅壁壘 D.出口退稅 E.出口補貼 『正確答案』BCDE 3.(2009年)非關稅壁壘包括( )。 A.進口配額 B.直接補貼 C.自愿出口限制 D.歧視性公共采購 E.歧視性技術標準和衛生檢疫標準 『正確答案』ACDE 4.(2007年)在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干預措施中,出口退稅屬于(?。?。 A.直接出口補貼 B.間接出口補貼 C.直接進口限制 D.間接范圍限制 『正確答案』B 5.(2009年)政府鼓勵出口的主要措施是(?。?/span> A.出口退稅 B.關稅壁壘 C.出口配額 D.非關稅壁壘 『正確答案』A。政府干預出口貿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補貼,包括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間接補貼包括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 二、國際資本流動 ?。ㄒ唬﹪H資本流動含義和類型(熟悉) 國際資本流動是指資本在國家之間或地區之間的轉移。 資本流動的內在動力:資本流動給流出國與流入國都能帶來收益。 國際資本流動的分類
例題: 1.國際資本流動的內在動力是( )。 A.資本過剩 B.資本不足 C.給流入國和流出國都能帶來收益 D.對償債能力進行控制 『正確答案』C 2.國際資本流動從資本流動方式來分,可以分為(?。?。 A.國際貸款 B.外國直接投資 C.國際證券投資 D.長期資本流動 E.短期資本流動 『正確答案』ABC (二)國際資本流動的動因 一般來說,資本在國際間流動的主要動因是追求利潤。 ?。ㄈ﹪H資本流動的影響 熟悉資本流動對資本流入國和資本流出國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了解干預的手段主要有:①實行外匯管制;②頒布專門的政策法規與條例;③對償債能力進行控制;④制定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對資本的國際流動加以控制。 例題: 1.對資本流入國來說,資本流入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是(?。?/span> A.短期資本流入易造成國內金融秩序混亂 B.加重外債負擔 C.有可能引發債務危機和金融危機 D.對長期投資利用不當,還可能淪為資本輸出國的附庸 E.導致經濟停滯,減少就業機會 『正確答案』ABCD 2.國際間資本流動的作用是雙重的,因此,世界各國的政府幾乎都無一例外地對之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干預的手段主要涉及(?。?。 A.實行外匯管制 B.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C.頒布專門的政策法規與條例 D.對償債能力進行控制 E.利用政策手段對資本流動加以控制 『正確答案』ACD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