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 在柴胡體質、桂枝體質、半夏體質、陽熱體質與當歸體質這五大先天原始的中國人的基本體質類型中,唯有半夏體質最具有不可更改性。即使已兼見有其他的體質類型,即使是年已花甲,但半夏體質的特征仍然存在,僅有特征隱與顯、具體某一判定的癥狀輕與重的差異而已。 一、半夏體質證的判定方法說明如下: 1、望診:半夏體質的判定較之于其他體質有比較明顯的特異性,因為此類體質的形體特征差別很大,既可以有胖者,也可見于瘦者。形體的胖瘦并不是判定的要素之一。同理此類體質的臉部特征也有很大懸殊,頭的大與小,臉形的闊與窄均可見。 半夏體質的判定重點在于眼睛,包括眼神的望診。半夏體質的眼裂較大,眼神較專注而多情。所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半夏體質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半夏體質的心理活動和情緒的變化不僅很容易且及時地寫在臉上,而且首先通過眼睛而表露無遺。眼明心亮、眼明手快都是用來形容半夏體質的。 半夏體質的眼神是靈活多動而有神氣的,半夏體質的眼睛是敏感、多情,而且是會傳情的。能夠做到眉來眼去、眉目傳情、暗送秋波多半是需要具備半夏體質證的。濃眉大眼、明察秋毫也多半適合用來形容半夏體質的,半夏體質的心理是敏感的,是最容易害羞的體質類型之一。 如果是半夏體質與陽熱體質的復合體,那無疑在其臉上是最有可能見到羞色和紅暈的。在臨證時我經常與半夏體質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通過這個方式時常會從患者的眼中捕捉到害羞或不好意思的神情。但這不是絕對,僅是在臨證時發現這種情形的出現判為半夏體質或出現半夏證的概率較高。 如是年紀較大已兼見有其他轉變后的體質類型者,其眼神特征就沒有統一的規范。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京劇的臉譜藝術是國粹中的精華。從顏色來分別,紅色代表著忠義之士;白色,是指大奸之人;黑色,表現性格魯莽的正派角色等,具有鮮明的特征。同樣,不同的體質也有其各具特色的臉譜。 根據臨床經驗所得,對于先天性的原始體質類型中比較有典型特征的臉譜試歸納如下:柴胡體質的臉譜特征是:臉形上大下稍窄,呈倒梯形,頭部大小均可見,顴骨較高,眼裂較小,臉部的線條特征有如普通型桑塔納那般棱角分明,膚色泛青,缺乏光澤,紋理較粗。劉翔因為獲得了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的男子110米欄的冠軍后其在臨近決賽時臉部嚴峻專注的表情屢屢在電視重放,那張剛毅的志在必得的臉部特寫鏡頭就是柴胡體質最為典型的臉譜,也是中國人最為常見的臉譜。 典型的半夏體質的臉譜特征是:臉形上下同距,臉呈圓形或國字形,頭部較大,眼裂較大,臉部的五官是比較生動且悅目的,臉部的線條曲線好比是奧迪A6豪華型高級轎車,線條呈流線型,曲線柔和而豐滿,大方且美觀。《五朵金花》和《阿詩瑪》的主演楊麗坤、央視娛樂節目主持人文清、電影演員劉曉慶、小品演員范偉、宋丹丹等都具有比較典型的半夏臉譜特征。 桂枝體質的臉譜特征是:臉形上下等距,呈細長條形,頭部較小,臉部較窄,皮膚紋理細膩,膚色白晰,細皮嫩肉,唇色較暗或淡,男性的桂枝體質患者有女性化面容的傾向。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小品演員鞏漢林、央視娛樂節目主持人管彤。 臉譜特征也有交錯的現象,如林憶蓮和楊瀾是柴胡眼與半夏臉的復合體,日本電影明星高倉健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柴胡臉與半夏眼的復合體。 2、問診:易出現咽部的癥狀或嘔或吐癥。這需要通過問診來加以確定。主訴癥狀出現嘔或吐的癥狀并不能認定是半夏體質,有的可能僅是出現了半夏證,或是半夏體質兼見有其他體質類型但是非半夏證或半夏類方下的嘔證。有時臨證時遇到的半夏體質并沒有明顯的外觀特征,是通過問診后才得以確定的。在臨證時我經常問患者平時是否有咽堵痰多的癥狀?是否有經常不由自主地咯痰清嗓的現象?是否常常在刷牙時欲嘔?這是判定半夏體質問診的第一層次的內容。 這三個問診內容對體質判定的準確性是最高的,是最具普遍性,也是最常見,患者最容易作出回答的。 其次是詢問患者是否有夜寐咽中有明顯痰鳴或痰堵至呼吸不暢,張口呼吸或不得平臥,如呈平臥睡眠則咽堵更明顯、側臥則緩的癥狀,這方面的問診內容一般見于成年人,或形體較肥者,且男性多見,在發生的概率上較第一問診內容為少,需要患者的家人來作出回答,所以將之列為第二層次的問診內容。 第三是詢問患者是否會經常聲音嘶啞或失音或每每感冒以咽喉部的疼痛作為首發癥狀。這方面的內容多見于女性患者,在判定半夏體質的重要性居于比較次要的地位,是作為病理狀態下的癥狀,唯有在經常發作的前提下對半夏體質的判定才有意義。 最后在以上諸項內容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才詢問患者既往是否曾經出現坐車暈車嘔吐,或針對嬰幼兒向其父母詢問是否經常吐奶。畢竟暈車嘔吐的發生通過個體的經常性的鍛煉可以得到改善,而且非半夏體質在某些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到下也會有偶爾一兩次暈車嘔吐的發生,再者在發生暈車嘔吐前先有咽部不適或咽堵痰多愛咯等的前軀癥狀出現者判為半夏體質才有更高的準確性,而吐奶的發生與客觀因素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將之列在問診內容的最后一個層次,對于半夏體質的判定也是支持性最為弱者。 在以上諸項內容,患者不能作出明確答復時,有時我會問患者平時是否容易受到驚嚇,且是否有心悸的癥狀,或是否有恐高癥。對于嬰幼會問及與其母或其父長相的趨向性、是否愛哭、是否易被驚醒等。這個層面上的問診內容是因為有的半夏體質平素身體健康,少有不適,且是處于半夏體質證隱證狀態,第一至第三層次的問診內容表現得不明顯或者是根本不具備,為了體質的預見和預防并進行健康教育或對嬰幼兒及青少年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所做的問診設計。特別是對于嬰幼兒體質的判定更具有意義。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1、以上諸項問診內容不得一一與西醫的某些病名,如慢性咽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聲帶小結相對應。我不否認半夏體質在這些疾病的發生概率上較其他體質類型為高,但有不少半夏體質有類似以上所列西醫診斷病名相似的癥狀,但卻沒有相應的客觀體征來支持這類疾病的診斷。 2、作為體質判定的要素之一的問診內容所涉及到的每一個具體的癥狀的出現不排除有的是某種因素的刺激下產生的,如經常抽煙的煙民大多有咽堵痰多或受咯痰清嗓子或刷牙欲嘔的現象,又如睡眠時咽中有痰堵或痰鳴而影響睡眠等,這類情況的出現更多地是判為半夏證。相反有的個體并沒有抽煙,形體也不胖,甚則年齡還小就有以上所言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的問診內容的癥狀出現,這種情形對體質的判定更有意義。 這些問診內容只不過是為了尋找支持半夏體質判定的證據。如果不是有體質辨證的思維,面對這樣的提問,即使是一名老中醫可能也會不知所以然。 3、聞診:半夏體質在就診的過程中,醫者通過與其的交流和溝通,可以發現該類體質遣詞用語很是謹慎小心,或是對自已的病情過于關注,或是向醫生刨根問底,或是夸大病情的嚴重性,事實上,這種所謂病情的嚴重性夸大是作為旁觀者的認識,在患者本人看來其對病情嚴重性的認識是一點都不含糊的,這是由其半夏體質的特征所決定的。 積累了足夠的半夏體質的經驗認識后,在與患者面對面的短短的診治時間內,醫者通過充分調動自已的五官,可以捕捉到這類患者敏感的特性,或是對醫者所做出的病情解釋理解的敏銳,或是對醫者言外之意的及時反應,或是語速很快,詞匯量豐富,或是發表自已的意見時眉飛色舞、表情生動,甚則是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的暗示等等。半夏體質訴說起病情來嘮叨個沒完,痛苦的癥狀很多,但總沒個頭緒,而且描述癥狀細致入微,會向醫生很具體地描述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在什么情況下出現什么樣的癥狀,而且癥狀的描述都以患者自已的感覺為主,多形容詞詞匯。 還有的患者的病例詳細而整齊,資料完備而全面,對其他醫生對自已所下疾病了解的全面而專業,甚至會拿出一些自已認為有效的方藥給醫生做參考。 4、切診:怕癢。半夏體質的怕癢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因素在作怪,所以醫者在為這類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時往往是醫者還末觸及患者的肌膚,患者已忍俊不禁或是肌肉不自覺地緊張了。 二、半夏體質在常態和病態時可能出現的癥狀表現: 在具體闡述半夏體質可能出現的癥狀之前,先請各位讀者回想一下,在自已曾有過的經歷中,我們在情緒緊張或痛苦時,是否經常會出現頭腦中一片空白、兩眼一陣發黑、雙耳嗡嗡作響、食不知味、夜難安寢、胸中發悶、心中悸動、咽中作堵、詞難達意、甚則說不出話來呢?這些癥狀的出現在不良情緒消失后也自然而然得到緩解。這些都是心理變化的軀體化癥狀,大多數人都曾經經歷過,是屬于正常的生理心理反應范圍,大家都容易理解和接受。 半夏體質的特征,黃煌教授根據半夏厚樸湯方證“婦人咽中如有炙臠”,意即咽中本無炙臠,但患者卻有炙臠之感覺,悟出半夏體質的重要一個特點是感覺的異常樣癥狀,并對之加以引申和拓展出了許多的癥狀。我要補充的是,異常樣的感覺是在半夏體質處于病理狀態時出現的癥狀,作為一種體質,在常態時是以敏感的特征來表現的。這種敏感的表現為多方面,表現的形式也是豐富多彩的。下面結合半夏體質在常態與病態時可能出現的癥狀具體歸納為幾個方面: 1、視覺敏感:善于觀察周圍的人、事、物,洞察力強,喜潔癖,愛整理,眼里容不得雜亂或臟亂、認路能力強。——貓頭鷹樣的眼睛。所謂的觸目驚心、目瞪口呆都是指視覺受到外界刺激后出現的軀體反應。 在病理狀態時,半夏體質的視覺敏感則表現為視覺的異常,要么幻視,要么視力下降。或畏光羞明,或視物旋轉、猶坐舟車,或不知穢潔,或頻頻洗手的強迫癥,后二者可視為幻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一為太過,一為不及。幻視意即無中視有,是一種視覺的心理感覺異常,絕不全是器質性原因所致。而視力下降不論是器質性疾病或是非器質性疾病都可見到。 幻視是患者的一種主觀感受,具有這類癥狀的患者有的并不能明確地陳述病情,但醫者通過望診也可發現異常:或是目有驚色,左右躲閃;或是目光呆滯,對醫者的問話毫無反應; 或是兩目直視,目中無人;或是怒目視人,眼露兇光。在表情方面,或是表情生動夸張(太過),或是面無表情,見人無語而赧顏(不及)。之前在半夏體質證提及的眼睛的望診所見是指在常態下或是有病癥但病情尚不太重時的前提下。 具體地分析半夏體質在視覺的敏感或感覺的異常癥狀時,我們會發現,從常態下的視覺敏感、外界刺激時的軀體化反應再到病理狀態時的視物旋轉、強迫癥或視力下降等,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但實質都是心理敏感這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作崇。下面所列其他方面的反應同理可推。 2、聽覺敏感:睡覺時要求周圍的環境安靜,稍有響聲即被吵醒,對突然的較大聲響敏感,反應性強,會被驚嚇。所謂的聞風喪膽是指聽覺受到刺激后的心理變化而出現的軀體癥狀。 在病理狀態下,半夏體質的聽覺敏感則表現為聽覺的異常,要么幻聽(太過),要么聽力下降或耳鳴,甚則失聰(不及)。 3、嗅覺敏感:對異味較常人反應敏銳,如氣油味、魚腥味、吵菜味、污濁的空氣味、煙霧味等。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最先嗅出異味的往往是半夏體質。——獵犬樣的鼻子。 在病理狀態下,半夏體質的嗅覺敏感則表現為嗅覺的異常,要么幻嗅(太過),要么嗅覺減退或消失(不及)。 4、味覺敏感:指舌頭上的味蕾對甜酸苦辣的感受能力。常態下表現為對某一種味覺有特殊嗜好,而對另一種味覺的食物則不能接受。所謂的味同嚼蠟是在心理變化后反應在味覺上的表現。 在病理狀態下,半夏體質的味覺敏感則表現為味覺的異常,要么幻味或嗜食某味(太過),要么是味覺減退或消失(不及),如不辨五味。 5、體表皮膚感覺功能的敏感:感覺功能包括淺感覺(痛覺、觸覺和溫度覺)、深感覺(運動覺、位置覺和震動覺)、復合感覺(皮膚定位覺、兩點辨別覺、形體覺和體表圖形覺)。半夏體質常會有渾身這處不適那處不適的癥狀,疼痛或不適的劇烈程度與患者器質病變的程度不成正比,甚則在根本沒有什么器質性病變的前提下常有劇烈的痛苦的不適或疼痛的主訴。但這些癥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與情緒的波動、心理的變化有關,或者說受其左右,來得快去得也快。在常態時最為常見是的有的人平時很怕人撓癢癢,有的是在他人的手指觸及腋窩時才會有癢的感覺(一般為柴胡體質所具特點),半夏體質則是在對方作出要撓癢的姿勢時就已自感搔癢難忍了。這是觸覺的敏感。有的人如果出差在外,第一個晚上因為換了個陌生的環境睡眠而覺得渾身不自在,難以安睡。有的人會暈車是因為車的顛簸而誘發暈車的。這是位置覺的敏感。所謂毛骨悚然、雞皮疙瘩、驚出一身冷汗、手足冰涼、不寒而栗、怒發沖冠、如坐針氈、焦頭爛額均要在不良情緒的影響下或是在外界的刺激下才有可能表現出體表皮膚感覺功能的一系列具體的癥狀。 在病理狀態下,半夏體質的體表皮膚感覺功能敏感則表現為觸覺的異常,要么幻觸,要么是觸覺感覺功能減退。對于指迷茯苓丸所治之兩臂疼痛之癥,黃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此所謂兩臂疼痛是患者的一種自我感覺的異常,有疼痛的異常感覺但找不出引起疼痛的器質性原因。傳統中醫將此歸于“痰停中脘,流引四肢”,讓初涉中醫之學子有如墜入云霧中,關于此方的功用、主治、方解背得滾瓜爛熟,倒頭來仍然不知其所以然。識得其中之要旨的讀者,自能由此觸類旁通以引申出許多癥狀。 6、咽反射敏感:仲師對半夏體質敏感的特性,可以尋找得到的具體癥狀的描述,以半夏厚樸湯證的“咽中如有炙臠”最為明顯,也最具代表性。目前看來,敏感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咽中如有炙臠”這一癥狀上,但仲師為什么單是列出這一癥狀呢?其中必有深意。六七十年代生人都比較保守,那個時代的中國也比較封閉,社交活動少,還記得在高中時每當老師提問同學問題時,每個同學都在心中暗中祁禱老師口中說出的那個名字千萬不要是我,萬一“不幸”(對于那個時代而言確實是“不幸”!)真的落在某一同學的身上,站起來回答時要么是聲音變調,要么是發不出音,要么是結結巴巴等,這都和心理緊張致咽喉部痙攣有明顯關系。或者我們在聽領導講話,常常會聽到領導在開始講話前不由自主地先清清嗓子,時不時從咽喉部咯出一點痰出來后才開始正式講話。再聯想宋代詞人柳永的名作《雨霖鈴》中有這么一句:“執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噎”,在原詞中,柳永還不忘自作解釋道:“只因自古多情傷離別”所致。作者無心的一句詞正好印證了仲師的“咽中如有炙臠”大多發生在“多情之人”或是別離之時(包括各種情緒的影響或持續存在)。因噎廢食也是半夏體質的最好注解,是黃師對可能使用半夏所提出食欲異常的其中一個表現形式。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有嘔家這樣的提法,這是指某種經常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的體質,黃師認為嘔家即是半夏體質的另一種稱呼。半夏作為一味止吐(嘔)藥人所共知,半夏體質易出現嘔或吐癥也沒有疑義,但細加區分,惡心與嘔吐的發生有屬于心理性所誘發的,有屬于軀體的自我保護性質而作出的一種條件反射性反應,有屬于病理性的,有屬于神經性。一過性的或者在病理狀態下出現惡心或吐應用半夏是屬于半夏證,而不能一概判定為半夏體質,而且有時非用半夏或半夏類方也可以解決問題,在《傷寒雜病論》中不少有嘔或吐癥的條文中是不用半夏這味藥的,如吳茱萸湯、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四逆湯、豬苓湯、五苓散、茯苓澤瀉湯、桂枝湯、橘皮湯、大黃甘草湯等。 從具體的癥狀的不同來區別各味藥的應用更能說明問題:如是腹中疼痛且有明顯拘急緊縮感后出現的嘔吐為白芍證;如是吐涎沫兼見有寒象者為干姜證;干嘔或吐涎沫兼見有顛頂痛的為吳茱萸證;如是水入則吐且有小便不利者則為茯苓澤瀉白術證;如是吐而兼見有胸悶或腹脹者為陳皮證;如是自覺有氣上沖后才作吐者為桂枝證;如吐是在具有“脈微細、但欲寐”的前提下發作的則為附子類方證,而且按照仲師原文的加減法,在少陰篇時的嘔癥是加用生姜的;如是心下按之痛甚或拒按,兼見有舌紅苔黃膩、口臭的“食已即吐”者為大黃甘草證。 作為判定半夏體質要素的嘔或吐癥當是指心理性的因素更多一些,也更重要。而且這種類型的嘔吐在發生之前大多(非全部)先有咽喉部不適或發緊或癢的先兆,例如半夏體質在發生暈車嘔吐前,都是先有咽喉部不適痰多或咽堵或咽癢或咽部有“肥肥”感覺(此為患者的原話表述語言,而且是不少半夏體質不約而同在陳述咽喉部不適時所選擇的相同的形容詞)的前驅癥狀,然后是惡心,繼則有的出現嘔,劇者才發生吐。嘔或吐癥也非必然發生,視其誘發因素的強弱、持續時間及患者的敏感程度而定。以是否經常有嘔或吐的癥狀出現固然是判定是否可能屬于半夏體質的要素之一,但要確切地區別出現嘔或吐癥是否是屬于半夏體質或半夏證,還應細分此種嘔或吐在發生之前是否有咽部不適的前兆。由此也就不難理解,仲師為什么獨以“咽中如有炙臠”作為半夏厚樸湯證唯一的證據,為什么仲師對于出現了嘔或吐癥也有不用半夏的時候。這也是我要將平時是否咽堵痰多等癥狀列為半夏問診第一層次內容和半夏證第一主證的原因所在。 由于半夏止嘔止吐作用顯著,任何類型的嘔或吐加用半夏應該說沒有原則性的錯誤,但如果方中沒有據證而用相吻合的藥,療效絕對會打折扣,非半夏體質或者其嘔或吐不具有咽喉部不適的前軀癥狀不用半夏而用了與其證相合的方藥也會有顯效。而只要是半夏體質,即使就診的當下沒有嘔也沒有吐癥,但有咽喉部的癥狀,有的情況下就必須用半夏,而且有時是非用半夏不能解決問題。 客觀地說,以“咽中如有炙臠”為主訴者也不是一概用半夏厚樸湯治療,有的是要用桂枝類方或麻黃類方或甘草類方且方中不必用半夏這味藥等進行治療。而“咽中如有炙臠”這一癥狀需要用到半夏時也可以加以引申為:咽堵痰多,平時愛咯痰清嗓,晨起刷牙愛嘔,夜寐咽中有明顯痰鳴或痰堵至呼吸不暢,張口呼吸或不得平臥,如呈平臥睡眠則咽堵更明顯、聲間嘶啞、失音、咽喉部的疼痛等等。什么時候咽中如有炙臠時不用半夏或半夏類方呢?什么時候無咽中如有炙臠之癥而是咽喉部的其他引申癥狀卻要用半夏厚樸湯或其他半夏類方進行治療呢?這還是離不開體質的識別和半夏證是否存在的判定。從咽部敏感程度的強弱來認識仲師對半夏厚樸湯方證的界定,咽中如有炙臠已是患者處于感覺異常的病理狀態下才會出現的癥狀,而作為判定體質證的要素,我們要的是具有一定普遍性在常態下就會出現的證據:即是否咽堵痰多、是否平時愛咯痰清嗓、是否晨起刷牙會嘔、是否夜寐時咽中有明顯痰鳴或痰堵而影響呼吸等等。這些都是咽部敏感程度還末達到感覺異常之前所出現的癥狀,對于體質的判定僅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不同。 或許有的讀者要說半夏性溫燥,用于痰濕之癥則可,用于陰虛或熱毒似乎欠妥。我要說的是半夏之專能是作用于咽喉部。取其專能不得拘于學院派長期遵循的藥物的性味而受其約束。試觀仲師的麥門冬湯、大半夏湯,絕對是用于陰虛之體,為何方中還要用半夏?再觀小陷胸湯、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和后世方清氣化痰湯都有熱象可尋,為何卻不棄半夏?最根本還在于藥物是最其專能,藥證是尋找出其他藥所不備獨具之能,至于性味方面的偏性完全可以通過其他藥物來彌補,而需要糾正的在某一個體身上的某一證或幾證又可能恰恰是他藥藥證的內容。 由于半夏體質常有各種各樣的感覺異常的聽、視、味、嗅、觸及心理的異常,所以在末判定為半夏體質之前,醫者對于一個主訴癥狀繁多且復雜的半夏體質,往往會有不知從何下手的迷惑,而且極易受患者主訴的左右而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怪圈中,不能抓住最根本的問題而在一些枝節上反復考慮不得要領。 作為患者在面對醫者,有時是將之當作一個傾訴的機會而嘮叨個不停,醫者如果服務態度好并能夠當一名認真耐心的聽眾,即使醫者不具備心理疾病診治的經驗或常識,甚至根本沒有這個概念,這樣的一個過程對于患者來說還可勉強當作一次心理渲瀉。但如果醫者對于這樣的嘮叨不厭其煩,在臉部流露出一定的情緒反應,本已屬于心理敏感的患者或心理已有疾患的病人更是一種打擊。或者醫者對于多種主訴癥狀而在決定處方用藥遲疑不決時,患者會對醫者的信任打了折扣。半夏體質往往在一些他本人所想當然認為主要的痛苦的癥狀上嘮叨不休,而疏忽了對醫者最具有決定體質證或方證的癥狀的訴說。醫者如果在頭腦中已有了半夏體質的概念,遇到這類患者在懷疑有可能是半夏體質時,通過問診加以確定為半夏體質后對患者諸多復雜癥狀也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釋了,而且可以有針對性地時進行健康教育。半夏體質所出現的咽部的癥狀對于患者來說是司空見慣和習以為常的,是很少當作病癥來加陳述的和關注,但這對于醫者體質的判定卻是最為關鍵的。這就要求醫者獨具慧眼,抓住咽喉部的相關癥狀,包括引申癥進行問診確定,不因其他所迷惑。由此來理解仲師獨以“咽中如有炙臠”作為半夏厚樸湯唯一方證的意義所在,對于體質的判定和半夏證的確定更具有前瞻性和預見性。 以上諸項敏感的特性都要在咽反射敏感的前提下對半夏體質的判定才有意義。在判為半夏體質后一般情況下也要 有咽反射敏感的癥狀出現才可以使用半夏或半夏類方。如果面對的是一個無具體癥狀可以尋找出其他體質證或方證,但又具有比較典型半夏體質證的患者,在當下無半夏證時選用半夏類方進行治療也時見顯效,這正是體質辨證意義之所在。 7、心理敏感:以上五官的敏感的產生都離不開心理敏感這一最基本的因素。半夏體質如果有過環境異味的嗅覺刺激或某種食品的特殊、過強味覺刺激或聽覺或視覺的不良刺激,給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里留了一個烙印,那么在今后的某個場合遇到類似的刺激因素的存在,往往是在刺激還末發生時,患者已有惡心欲嘔的軀體反應出現。這是心理敏感的軀體化癥狀。最具典型的是平時坐車頻繁暈車嘔吐者,可能某一次坐長途車暈車過甚,嘔吐甚劇,給他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待下次又要坐車遠行,啟程的時間還末來臨,患者聽說要坐車,或者啟程的當天,還末到達車站,已有惡心欲吐的癥狀出現了。有的半夏體質在要坐車之前看到車立即就咽部不適,隨后誘發惡心嘔吐,但如坐在車上后又平安無事。又如半夏體質對食物甚為挑剔,有的食物是因為味道特別而不能接受,有的食物是因為食用部位或食品來源特殊心理不能接受而不吃。如果某一位半夏體質不敢吃蛇肉,但同一桌一起吃飯時,在末獲知是蛇肉的情況下,患者吃了無明顯異常反應,但一旦得知剛剛咽入的食物是自已素來不能接受的蛇肉時,可能才咽下蛇肉不久,還來不及消化,患者已有惡心嘔吐,甚則腹痛欲便的癥狀。還有的半夏體質在人多的地方或是衛生條件很差的廁所或是七八十年代常見的排式末分隔的公共廁所中排不出大小便,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但往往都有惡心欲嘔或吐的伴隨癥狀。所謂的驚心動魄、心驚肉跳、心有余悸、扣人心弦都是要在先有心理敏感的先天性因素存在才比較容易誘發出現的軀體化癥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