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DHS內固定>> 手術程序: 1.麻醉成功后,平臥位,右側腰背部墊高450,在C-臂機透視下牽引復位骨折,常規消毒鋪巾。 2.以右側股骨大粗隆為起點作外側縱切口,長10cm,逐層切開,縱形切開闊筋膜、股外側肌,骨膜下剝離暴露股骨上段外側。 3.術中見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大粗隆和小粗隆均劈裂、移位,將骨折復位,以一枚導針進貼股骨頸前方打入股骨頭作為股骨頸前傾角導向,于大粗隆下方約2cm鉆孔為進針點,在1350定位導向器確定角度并與前一導針平行以確定前傾角,鉆入股骨頸,C-臂機透視下觀察骨折復位滿意,導針位置尚好,測得導針在股骨頸內長8cm,選用7.5cm長DHS螺釘,調好絞刀,順導針鉆入絞刀7.5cm,絲鉆攻好螺紋,擰入7.5cm長DHS螺釘,裝入滑槽鋼板,使鋼板緊貼股骨,逐一鉆孔擰入4枚螺釘,擰入DHS螺釘尾釘,使骨折端得到加壓,檢查髖關節活動度好,沖洗傷口,置引流管一根,逐層縫合切口,術畢。 髕骨骨折 1. 2. 3. 4. 肱骨骨折 手術程序: 1. 2. 3. 4. 外踝骨折 手術程序: 4.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巾。 5.驅血至600mmHg,上止血帶,以骨折端為中心,在左小腿下段外側垂直切口,長9cm,切開直至腓骨骨膜,顯露骨折端,在骨折端作骨膜下剝離,見骨折呈長斜形,移位,清除骨折端血腫,將骨折牽引復位,以巾鉗鉗夾維持于復位狀態,垂直于骨折線鉆一螺孔,以擰入一枚拉力螺釘固定,撤除巾鉗,取8孔1/3管形鋼板置于外踝外側棘并按骨質外形進行塑形,逐個鉆螺孔,擰入螺釘固定。 6.在下脛腓聯合作“拉鉤試驗”,即置一小拉鉤于下脛腓聯合上方,牽拉外踝,見到下脛腓聯合松動,通過下脛腓聯合自外踝向脛骨鉆孔,通過3層骨皮質擰入一枚皮質骨螺釘,固定下脛腓聯合。再次行“拉鉤試驗”,見到下脛腓聯合不再松動。 7.檢查骨折固定牢固,復位好,沖洗術野,逐層縫合各處切口,術畢。 股骨頸骨折全髖置換 手術程序: 1. 2. 3. 4. 5. 6. 鎖骨骨折 手術程序: 1. 2. 3. 掌骨骨折 4. 5. 膝關節鏡手術記錄 麻醉成功后,患者平臥位,右大腿腿架固定,常規消毒、鋪無菌巾、單。右下肢驅血、止血帶加壓 取右膝關節髕上內側入路,髕骨內上方穿刺關節,置進水管,進水充脹關節。 取前外側入路,髕腱外側1cm、外側半月板前角上方穿刺,置關節鏡,依次探查髕上囊、髕股關節、髁間窩、內、外側間隙,見關節內滑膜絨毛樣增生,髕股關節面軟骨磨損、剝脫,軟骨下骨暴露,髕骨上沿骨贅增生,股骨外側髁內面骨質增生,髁間窩狹窄,影響關節活動。髁間窩內有約1*0.6*0.3cm、0.3*0.3*0.2cm二個白色軟骨包被的游離體,游離、活動。前、后交叉韌帶未見異常。內、外側半月板邊緣磨損,無破裂。后外側間隙可見約0.6*0.4*0.3cm一個白色游離體,游離、活動。 證實診斷后,取前內側入路,髕腱內緣內側穿刺膝關節,置入鏡下器械。摘除游離體,清理增生的滑膜,清理髁間窩增阻擋。大生組織,去除髕骨上沿骨贅約2*1.5*0.8cm,活動關節,關節活動正常,無量生理鹽水沖洗關節腔,縫合穿刺口。關節內注入嗎啡5mg,無菌敷料包扎。 術程順利,止血帶下手術,術中失血少,生命體征穩定,患者安返病房。 孟仕骨折 麻醉成功后取仰臥位,右上肢置胸前,上臂根部綁止血帶。碘酒、酒精常規消毒術野。 椎間盤突出手術記錄 麻醉成功后。 1.以L4/5間隙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長5CM,切開皮膚、腰背筋膜、沿棘突左側切開骶脊肌于棘突附著點,用剝離器沿棘突、椎板作骨膜下剝離分開骶脊肌,定位確定L4/5間隙,以椎板拉勾牽開骶脊肌,顯露充分。 2.以槍狀咬骨鉗咬除L4左側半椎板,切除L4/5右側間隙的黃韌帶,顯露硬膜。 3.以神經剝離器小心分離硬膜與周圍組織,探查見:L5左側神經根和相應部位的硬膜緊張,壓力高,周圍組織粘連、充血明顯。于L5神經根肩下見脫出的椎間盤組織,緊密粘連L5神經根。確定定位準確,并可解釋癥狀,臨床與手術所見一致。 4.以神經剝離器小心牽開神經根和硬膜,以髓核鉗咬除脫出的髓核組織。清除徹底,并擴大神經根孔,至硬膜和L5右側神經根的壓迫徹底解除。 5.止血徹底,放引流管一條于硬膜外。 6.依次縫合腰背筋膜、皮下、皮膚。 尺骨鷹嘴骨折手術記錄 麻醉成功后,常規消毒鋪巾,驅血止血帶加壓300mmHg。 作右肘后縱弧形切口,長約8cm,逐層切開,暴露尺骨鷹嘴及骨折部。清除局部血腫,術中見鷹嘴皮質有骨折碎塊,主骨折線為橫形鋸齒狀,近側鷹嘴骨塊長約2.5cm,骨折分離移位3cm,周圍腱膜撕裂,將骨折復位,力求關節面達解剖復位要求。常規行張力帶固定,2枚直徑2mm克氏針垂直骨折面方向從鷹嘴尖經骨折線達冠狀突前下部皮質,1mm鋼絲"8"字纏繞,行骨折加壓固定,檢查滿意,固定牢,縫合修復撕裂的腱膜,NS沖洗術野,逐層縫合切口。 術畢,切口敷料包扎,右上肢石膏后托固定患肢肘關節于半屈曲位。 橈骨遠端骨折背側手術 行右橈骨遠端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術 1.取橈骨遠段橈背側縱行切口,長約6cm,依次切開皮膚、皮下,游離、牽開保護頭靜脈,切開深筋膜,自拇短伸肌與橈側腕短伸肌間進入,顯露骨折。 2.探查見骨折位于橈骨遠段,距腕關節面約4cm,清理骨折端,適當行骨膜下剝離,試行復位滿意,取4孔1/3管形鋼板預彎成形后,置于橈背側,依次鉆孔、攻絲、測深,擰入3.5mm皮質骨螺釘將骨折與鋼板固定。檢查骨折近解剖復位,固定堅強。 3.沖洗傷口,依次縫合關閉切口,包扎。 肱骨髁上骨折 行右肱骨髁上骨折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 1.取沿右肱骨遠端外側嵴的切口,長度6cm,依次切開皮膚、皮下、深筋膜,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向尺背側移位。決定行克氏針內固定。 2.清理骨折斷端,適當行骨膜下剝離,將骨折塊復位,以Φ1.5mm克氏針4枚將骨折塊交叉固定,檢查骨折復位滿意,固定堅強。將克氏針折彎埋于皮下。 3.沖洗傷口,依次縫合關閉切口。放置橡皮引流膜一條,包扎。 4.屈肘全臂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 |
|
來自: weishudong > 《骨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