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標題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我們在完稿時,突然發現,習慣了充滿血腥、焦味、緊張等各種五味雜陳感覺的肱骨近端切開復位手術,下面的手術動畫有點不太一樣。 柳葉刀客即將推出的這條 “三角肌胸大肌間隙入路肱骨近端鋼板內固定術” ,將整條手術整合成8大環節、25個關鍵步驟。 我們想讓更多渴望學習而又忙于查房、換藥、跑腿、收病人、寫病歷、拿化驗單等等無盡雜事的年輕醫生,能在碎片化時間里快速學習手術流程,開展思維訓練,所以將手術過程制作成下面的3D手術動畫。你會發現:
總之,上臺練手前先練下腦,上臺就知道要看啥,要干啥,下臺就知道要想啥,要練啥。腦中有物,心中會更有數。 Anyway,我們可以相互交流手術規范流程,共同探討手術思維。如果你有這方面好的idea,快來留言一起交流! 【 肱骨近端骨折 】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見的損傷,在所有骨折中約占 4-5%,65歲及以上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質疏松癥。切開復位內固定目前是肱骨近端骨折應用非常廣泛的治療方式。 本圖文詳解較為常見的 三角肌胸大肌間隙入路肱骨近端骨折 鋼板內固定術 【 分型 】 肱骨近端骨折AO分型可分為A、B、C型: A型包括關節外骨折,即2段骨折(簡單的結節撕脫和外科頸骨折); B型為2處或3段骨折肩關節脫位的外科頸骨折,一個結節骨折; C型包括合并或不合并肩關節脫位的解剖頸骨折。 【 適應癥 】 1)移位以及不穩定的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 2)涉及肱骨干的近端骨折 。 【 禁忌癥 】 1)存在嚴重的基礎疾病,身體情況差; 2)局部軟組織感染。 【 手術步驟 】 本病例是左側肱骨近端外科頸骨折不伴肌腱的斷裂。 1.體位:取沙灘椅位或仰臥位。 2.行消毒鋪巾,露出患肢肩關節以下部分,左手綁無菌繃帶。 3.切口: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間隙入路,從喙突外側邊緣開始做直線式皮膚切口,直到肱骨三角肌粗隆部位。 4.暴露三角肌,胸大肌界面及其間溝。 5.切開間溝筋膜,顯露并保護頭靜脈。 6.拉鉤將頭靜脈牽向外側。 7.分離胸鎖筋膜和松解近端的喙肩韌帶。 8.以骨膜剝離子鈍性分離肩峰下和三角肌下的間隙。 ![]() 9.分離三角肌遠端止點的前1/2將三角肌鈍性牽開。 ![]() 10. 沖洗血腫。 ![]() 11. 復位外展內旋肩關節。 12. 點式復位鉗固定。 13. 放置鎖定鋼板。 ![]() 14. 使用2.5mm鉆鉆入骨折線遠端的第一個螺釘孔(需打穿對側皮質)。 ![]() 15. 測深鉆孔的深度。 ![]() 16.用絲攻攻絲,并用螺絲刀擰入螺絲釘。 ![]() ![]() 17. 于骨折近端擰入第二顆螺釘以固定骨折部位。 ![]() 18. X-RAY確認鋼板放置合適。 ![]() 19. 取下點式復位鉗。 ![]() 20. 擰入其余螺釘。 ![]() 21. 拍片確認。 ![]() 22. 脈壓沖洗槍沖洗傷口。 ![]() 23. 手術刀切開引流管切口,用止血鉗放置引流管。 ![]() ![]() 24. 縫合筋膜。 ![]() 25.縫合皮膚以及皮下組織。 ![]() 【 醫學顧問 】 ![]() 翁蔚宗,主治醫師,第二軍醫大學外科學(骨外科)博士,從事創傷骨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四肢、脊柱及骨盆骨折治療,骨組織工程以及生物材料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2項,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8篇,副主編論著2部,申請并獲批專利13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分別獲上海市醫學科技二等獎(第三完成人),國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以及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