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券商流行做法是 ,投資上市公司,業績看到三年即可,以此來估值定價,諸如:未來三年復合增長30%,按PEG合理估值是30倍市贏率.其合理依據在于人無法預測未來,能估到三年已不易,太長是預見不到的。 其缺陷在于: 1.除少數公司外,預測三年業績的準確性不高。巴非特說過:券商經常對上市公司進行業績預測,如果你問他們公司未來三年業績如何,他們會說市場風險莫測,未來無法確定。—–預測別人未來的人無法預測自己的未來。 2.估值方法在理論上也不成立,理論上應是將企業在生命周期的所得自由現金流折現。 3.實戰中,市場總是根據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期來對公司進行估價,三年后又需對下一個三年預期,以進行估值。如一個公司未來三年能以50%的速度發展,市場愿給予50倍的市贏率。如每股收益一元,股價為50元,到第三年時,每股收益為2.25元,而市場預測三年后的未來三年,公司只會以25%的速度增長,給予25倍市贏率,則股價變為56.25元,三年中只增長了6.25元。——此為PEG估值法的弊端。 4.“不能看十年的公司,建議不要投資”--陳理 為何要考慮十年? 1. 如考慮到公司經營中的種種困難,制定了一個合理的復合增長率目標。長期投資會熨平企業短期經營中的各種波動,以實現長期投資的目標。 2. 要考慮公司生存問題,十年內能否存活下去。否則靠三年業績預測未來對企業定價顯然不合理,如美國當時飛機制造商有一萬多家,最后只剩波音一家,生存顯然很重要。(此點未查證,記得好象是巴老說過,找不到出處了)。根據國外統計:5年后,只會有10%的中小公司生存下來,再過5年,剩下的10%中又只會有10%生存下來。我早年經歷可作一個參照:97年進入電腦效果圖制作行業,當時正值行業成長期,由于市場需求很大,不少公司規模和利潤增長水平(假如為50%)差不多,當時看未來三年各公司保持50%的增長應該說沒什么問題,但五年后許多公司在市場競爭中都消失了。 3. 市場估價根據的是預期,不斷根據公司的業績表現和生存環境變化來預期,只考慮短期業績,會陷入預期陷阱。三年中一旦對未來預期改變,股價便會大幅波動,造成投資損失。 4.即使你只持有三年,如預先考慮到了公司三年后的變化,也能獲得理想收益。 5.看十年應是指對此公司十年發展的大概估測,是一種模糊的正確。而非精確的業績預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