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西安木立方成長俱樂部的朋友們相聚在一起,分享關于“如何梳理行動清單”的話題。 其實我們的收獲遠遠大于此: 珂珂分享了自己學會如何與生活講和的故事 齊大哥從深圳帶來用簡快的方法檢視目標的經驗 我也分享了關于雜事加工成行動的三個篩子 這就是所謂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吧?!最終3個小時居然不夠用,大家都覺得不過癮,在征求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又延長了30分鐘,才享受完了這一頓饕餮盛宴~趕緊和大家分享下: 與生活講和 珂珂和我的性格還有經歷都蠻類似的,都在國企內工作,都不擅和家里人交流,都渴望成長。 不過她更加堅強一些,努力嘗試與生活講和,她嘗試和父母坐下來做了一次深入的溝通。 用她自己的話說:“感覺舒服極了,早應該這么做!” 有的時候我們被自己想象出來的障礙所阻擋! 檢視目標的簡快方法齊大哥剛剛從深圳參加了12天的簡快學習回到西安,就立即到木立方成長俱樂部和大家分享經驗,真是要謝謝他,這一次分享的是“目標的檢視” 大家可以看上面的圖,要實現目標,首先搞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舉例(牛老師的例子): 我的目標:2012年12月底之前掌握6000個英語單詞 我在哪?我現在是大學4級英語水平,不過可惜的是幾乎所有的單詞我都忘的一干二凈,制定6000個單詞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因為我現在調換了崗位不像以前那么忙了,每天都能拿出2個小時的時間專門做這件事 達到目標的路徑是什么?每天走路上班的時候聽新概念英語資料,每天的空余時間聽寫單詞20個。 有哪些資源是可以利用的?工作沒以前那么忙,有2個小時的空余時間。網絡上有現成的新概念聽力素材,木立方成長俱樂部里認識了珂珂,她打算和我一起學英語,我們可以一起互相鼓勵加油! 有哪些阻力要克服?照顧孩子,孩子還小,不能和他一起學英語,所以有的時候會干擾到我,我會盡量把學習計劃在回家前搞定。還有,要提高工作的效率,爭取有更多的時間。 按照這個方法梳理自己的目標,還真是更加明晰一些了呢! 上面是梳理目標的思維框架,下面我們回到目標本身:什么樣的目標算是一個可以執行的好目標呢? 齊大哥告訴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標準來對照: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玩這些文字游戲有什么意思,能否達成目標和怎么描述目標有必然的關系嗎? 我個人覺得,清晰的描述目標,是實現目標的第一步,就像雜事不能夠直接行動,需要加工成行動的描述一樣,這其實也是梳理的作用,描述的越清晰,說明你對他的認識更清楚~ 所以,我們來用上面的標準試試看吧?! 最棒的是齊大哥還帶我們做了“時間線”的練習,如下圖,不過很遺憾的是,這個練習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恕我詞窮~~~~:) 雜事加工成行動的三個篩子我們今天用了10分鐘的時間,伴著舒緩的背景音樂,做了一次完整的收集,把所有潛藏在心底的承諾都寫下來,寫在A4紙上,結束之后我問大家的感受,大家都說,真的感覺似乎把壓力剪切到紙上了,可是怎么把紙上這多的可怕的事情搞定呢? 其實不用怕,一步步梳理之后,會發現,真正需要自己采取行動的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 前一天的時候,楊老師在群里分享了一個哲理小故事,里面提到用三個篩子篩我們說的話會發現,有些話根本沒有說的必要。 這三個篩子是:是否真實,是否善意,是否重要,同樣,我發現從雜事加工成行動也要三個篩子: 1、這是什么? 有的時候我們知道有這么一件事要搞定,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搞定,所以無從下手。 這也是我建議一定要把收集籃和行動清單分開,一定要有個孵化過程的原因。 舉例:我要減肥 這是一件雜事,我們沒辦法一下子對他產生行動,除非我們問自己:“這件事到底是什么?” 我們會發現,這件事根本不是“我要減肥”,而是“我要辦健身卡”,“我要找人和我一起鍛煉”,“我要制定健身計劃”等等任務或者行動。 我有一點很深的體會,就是:大腦只對那些積極地,簡單的,有意義的事情感興趣。 2、需要我行動嗎? 可能有些事情責任在你的身上,但你并不是執行此事的最佳人選。 除此之外,財務報表、剛才還想現在不想做的事情、到幾個月之后才能做的事情,也都是不需要我行動的事情。 這些事情,可以歸檔、放垃圾箱、放S/M(將來某日)清單處理,都不需要放到行動清單里 3、下一步行動是什么~ 這是一個可以不斷追問自己的問題,如果對前兩個問題不太確定,那么第三個問題就很難問出口呢~~ 人生遇到的眾多看上去很困難的事情,就像是要解開一個個的毛線球,不過再大的毛線球,也只是一根毛線啊?~所以我們只要找到那個線頭,耐心的把它理順即可。 而下一步行動就是那個線頭。 舉例: 雜事:我想散散心 這是什么? 對哦,這是什么呢?我想是太久沒出去旅游了吧?我想去旅游! 需要我采取行動嗎? 是的! 下一步行動是什么? 好多啊,定地方,找假期,約朋友,我得把這些趕緊寫下來,一個一個的搞定吧! 大家可以感受下一個雜事對自己的壓力,和一些行動對自己的推背感! 結語: 我們一起做完整個的收集、梳理過程之后,大家都說,得到了兩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1、腦袋里裝的雜事比想象的要多得多,這給我們造成了壓力 2、梳理之后發現,自己要行動的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多,不那么怕,有一點點的掌控力了 這很棒!不是嗎? 沒有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這是蘇格拉底告訴我們的哲理,每一次檢視都是一次梳理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沉淀下來,看清楚我現在的狀態是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如何做到? 每一次木立方的聚會都能得到很多的收獲,我想這也就是社群的魅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