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法訣明指--第七法訣·翕聚祖氣 守中抱一是全功,祖氣聚會性命同。 坎戊離己日月合,龍虎二體光中升。 守中抱一,日月合并之功也。離己是日光,坎戊是月精,此龍虎二氣也。天地之交精,日月之交光,盤旋于祖竅之前,為混元真一之精,為大藥也。此即是精氣神聚在一處,三家相見,四相和合歸一,心空意空,無他無我,祖竅之前真氣似這個○,曰太極,早金丹,曰圓覺。三者二理:先天乾坤,后天坎離,豈不是四個陰陽也? 意守丹田、精思抱一,就是日月結合的動用。離己就是太陽的光華,坎戊就是月亮的精華,它們就是龍、虎二氣。天地的精華交結,日月的光輝相映的時候,都在丹田中盤旋,成為原始天然的精華,就是煉丹的大藥。這也就是精、氣、神聚在一起,三家相互見面,四相匯合,歸并為一,心意皆空,自身和外物都不存在了,丹田之前的真氣就像這個圓圈,儒家叫作太極,道家叫作金丹,佛家叫作圓覺名。這三種名稱都來源于兩個法則,就是先天的乾、坤,后天的坎、離,這不就是四個陰陽了嗎。 本書一卷至四卷,為下手法,至第八,為轉手法。因要堅固命蒂,先須還精補腦。功夫逐節詳明,了然于心,方可從事。縱有真正天機,不可舉辦,總要日期延長,始能奪得天地造化之機,而真種可得矣。上陽子曰:“求師固由我,而求藥不由我。”若平素演習不純熟,則臨機茫然,無所措手,此強不知以為知之過也。若不待天機,而勤行之,反以苦為樂,非徒無益,而有大害。學者慎之!及至滿面紅光,此后再行取藥物。當用周天火候鍛煉,務使盡化為氣。精氣滿足,而我性命和合歸一。蓋因每次加周天真火,則先天精、氣、神歸一,頓覺發生這個○,仿似白日當空,在我目前,此是前六步功法。 皆自身之精氣,以法鍛煉而得,名曰玄關。玄關者,至玄至妙之機關也,即人身中太極是也。《經》云:“此竅正在乾之上,坤之下,震之西,兌之東。八脈九竅空懸一穴,即我身中天地之正中也。”邱祖云:“但著在形體上摸索皆不是,亦不可離形體而向外尋求。因其機發始成竅,機息復渺茫。”《性命圭旨》云:“洞無涯是玄竅,知而不守是功夫。靜極玄關出現,若有一念,便落后天,候然不見,一無所有。如再苦求,了不可得,因著色相故也。”我師了然、了空傳我時曰:“此玄關是前六步采的精、氣、神和合歸祖竅⒁一處,才現出這玄關,乃是先天真一之氣成為這個○。”我胞兄魁一子曰:“精、氣、神足,則上升而發現真性光,即真一之意也。” 余曰:常見明星或電光,皆為得玄關之預兆。玄關在虛空之中,發現于祖竅之前,為真一之氣,即我本來面目,一片虛空也,故曰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但見玄關忽動離遠,而后我方可翕聚此祖氣,收我腹中氣穴。 真氣往來跳動,口中清香無比為證。不可一見立收,致使腦部感受激烈痛苦,自尋苦惱。虛空乃鴻蒙已判,易之乾一也。儒曰一貫,道曰守一,釋曰歸一,此本和合之理。一貫者,以其一而貫乎其中。守一者,以其一而守乎其中。歸一者,以其一而歸乎其中。故祖氣吞大腹內,丹經謂之“得一而萬事畢”者,此也。” 玄元子劉希元問曰:“師言玄關即是這個○,而萬法三教歸一亦是這個○,敢問一者理由安在?既煉之后,有何功效?及與我身中有何益處?” 千峰老人答曰:“此○是前六步大功,煉成這個先天祖氣,是精氣神上升之光也,現于祖竅之前,無的可說,強名曰道。不知祖竅之動,不生此祖氣。不知鼎、爐道路,不生此氣。不知下手采藥,精蟲不化真祖氣,不能升于腦部。不知開通八脈,而真氣不能運行。不知四相和合,真祖氣不聚。不知迸陽火退陰符,真祖氣不能發光。此先天真一之祖氣和合歸并一處,強名圖曰○,此為先天真性,是精氣神所聚真性光,翁聚于祖竅之前,有之則生,無之則死。因人身包氣,而氣色靈,故氣離軀則人死,氣散則靈無所憑依,成為聾耳。又三教歸一者,圖象這個○,正是第七步之祖氣翁聚之法,守中抱一之功夫。 翕聚者,見性光發散,得日月合并口訣,從前煉就精、氣、神之氣則上升于租竅之前,久之性光發散,不知所之。復次又見性光,仍與前同,潔白無最。不得翁聚之法,任其飛散,當面錯過,坐失造化真機,而使前功盡棄,未免可惜。若得金公木母和合,日月歸并一處,兩眼似這個,此為回光近照。照見真氣之光,盤旋于祖竅之前,自然翕聚此氣不敬。愈聚光愈圓,翕聚此光圓圓陀陀時,是戊己二土、龍虎二氣合并,而刀圭成矣。坎離交而天地泰,龍虎交而戊己合。戊已合為一體,則四象會合中宮,大藥生矣。《易》曰:‘天地氤氳,萬物化生。’男女媾精,化為人道;天地以陰陽交媾而生萬物;丹道以陰陽交媾而產大藥。大藥生出,藥嫩準飛走,無法制止。得師真訣者,收歸我有,化成金液大丹,送歸土釜。” 玄元子劉希元問曰:“何為大藥?如何化為金液⒇如何送歸土釜?” 千峰老人答曰:“大藥者,是內外二藥,而生真一之光也。非得四象和合,日月合并,久之而甘露下降。會來藥者為金液,不會采藥者為玉液。送歸土釜者,即翕聚之法訣也。汝煉前六步合而為一才得先天真一之性光出現。真氣發于外為光,光嫩則恍恍惚惚不定于中宮。靜極則光現,由小漸大,復歸于無,或自大化小,又變為三光,及見眉月者,均可認為精氣不甚充足之驗。忽光要向上或向下走,眼不可隨光去看,趕緊翕聚收回,歸我存蓄。將心意定住,按眼之部位轉,下為子,左為卯、上為午、右為酉,復落于子。轉完,將眼一閉,此時口內金液滿足,心神意將轉的先天真一之氣向下一送,金液隨真氣,送在真氣穴,此謂之送歸土釜牢封固。此后每在定靜中,而前日之光不見,并非用錯,當再思之,必得要領。如金液送下丹田,腹響如雷,即將兩眼合并,久視真氣穴,而前日已失之光復來,此為翕聚祖氣之法。 張紫陽云:‘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即此意也。呂祖云:‘二物會時為道本,五行全處得丹名。’亦此意也。我師了空曰:‘性命非一日煉得,速用翕聚收內藏。’我胞兄魁一子曰:‘翕聚真氣祖竅前,旋轉收歸入丹田。’順一子曰:‘人有兩個身,一為有形有象之色身,一為無形無象之法身。’ 色身者,即本身也,乃是父母遺體。法身者,即前六步煉出先天真一之氣,為我之直性。玄關由無極而太極,生出此○,是我自已真性。學者由此真性入手,養成乾乖之碎,則靈臺露出一點真靈。形依神而形不壞,神依性而神不滅,故別此真性必能盡性,以至于命。唯此圈本體虛空,永無有壞,即是我之法身。凡有形者,終必有壞。各教日教外別傳之旨,所秘密者,即此先天.一點真陽氣也。要知這一點真陽之氣,生于天地之前,長于萬物之先,圓圓陀陀,光灼灼,凈裸裸,赤灑灑,絲毫不掛,一塵不染,就是目前這個○,是我由性命雙修煉出來的直性;非是枯坐空修性也。” 玄樸子王安長問曰:“師言此○是否父母末生前真面目?其形相若何?” 千峰老人答曰:“此圈信守篤行性命雙修真功,而又勤行勿怠,加緊練習,莫有不得此慧光者。紅色為血玄關,及現白光,方為正玄關。因其無首無尾,不變不更,非無非有,非圓非方,無余無欠,不減不增,無來無去,不滅不生,無內無外,不黃不赤,無將無迎,不白不青,無聲無臭,似有似無,若亡若存。用之則行,卷之則藏。出入無時,莫知其鄉。由古至今,獨立而長存于天地之間,而為萬物之中心,生生之本,化化之根。天地人物,莫不賴之以生成。能如此圈,便是認識父母未生我身之前本來真面目矣。此圈系煉本身精、氣、神滿足則上升,目見三星,謂之三花聚頂。再迸一步,立現慧命真性光,謂之五氣朝元,此光即我真性。由此價而升之,殊堪造化,然后循序漸進,再煉真命。二物不難會合,才達性命雙修目的,為最緊要第一之法訣。自古及今,不論天資聰敏過人,一舉百當,決不能由自悟而得,非經真師口傳心授,方能理會玄妙,未聞有人遇師,不要前六步口訣,而能成為圣仙佛者乎。余日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得訣然后知其中真實奧妙。修丹誠為人生之至寶也;丹經歷言簡易,非為尋常人言也。 修丹之士,煉己筑基時期,皆是自一步至第六步親身證驗有效,稍嫌無耐久心為難。愚夫愚婦,尚能修持,可見并非真難矣。殆基成之后,增加無限快愉,而愛道之心,較倍于前,大有欲罷不能之概。決非欺人之語,使人痛苫之事明矣。人皆學而知之,無有生而知之者,不可自滿,當降心相從也。即如古仙以軒轅黃帝,智慧廣大通天,遇廣成子,尚然談道七日夜。又與黃帝并駕齊肩之邱祖,滿腹經綸,博古通今,猶須得馬丹陽傳授而明道。回思昔日書內,朝聞夕死,及大道一言道破之句,乃言修煉多年各功,皆能成就,專待形神俱化之妙功而已。誰日不簡易?非指我初入其門之人而言也。就按靜定之功而論,每日不與識神拼命掙扎,則氣不下沉。心猿意馬,無有間斷,難以人定。四象不相合,則玄關不現于目前。而元神不得其位,不可謂人心死而元神活。得一步訣,而未能證其效,直與未聞者等。這件真寶,即我先天一點真氣。”純陽翁云:‘目前咫尺長生路,多少愚人不醒悟。’劉海贍云:‘眼前觀者不識真,造空伏死徒宴兵。’陳泥丸云‘終日相隨在目前。’馬丹陽云‘只在眼前人不顧。’釋曰:‘終朝常對面,不識是何人。’道教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而竟棄明投暗,不亦惑乎?’儒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此皆玄關一物耳。以其無形無象,故能與天地人俱備。此氣是天地人之大寶物,養生保命,利賴此氣之存。故張三豐祖師云:‘隔體神交理最詳,分明下手兩相當。’故天得此氣能長,地得此氣能久,日月星辰得此氣能明,草木得此氣能歸根復命,鶴得此氣能抱胎,狐得此氣能成仙,魚得此氣能化龍,人得此氣能長生。修道原為能得此氣,將來超凡入圣,無不憑他扶我上三清。以其能為萬物主宰,變化莫測。人之所以能長生者,因得運用此氣法訣。以此觀之,畜牲反有千年壽,為何世人不求生?實愚之甚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