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13:29
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CEO張邦鑫自我調侃的說他是屬于"走狗屎運"的人。但正如他說的"你看到別人的成功,但是你沒有看到人家背后所經歷的艱辛",相信他的成功、他的微笑背后還有不為人知的故事。這從他讀研時一學期做七份兼職便可見一斑。 2002年,四川大學畢業的張邦鑫考入北京大學碩博連讀。像許多在校大學生一樣,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張邦鑫開始做家教賺點生活費。他在一個軍隊大院找了份家教,為在石油附小讀六年級的學生杜揚輔導數學。出乎意料的是在張邦鑫的輔導下,數學成績原本中等偏上杜揚連續三次數學考試都得了100分。 杜揚的父母看到兒子的進步非常高興,在單位經常與同事聊起此事;軍隊大院的一些家長就也想讓張邦鑫給他們的孩子作輔導,于是張邦鑫便找了間教室一起教了20位學生。 張邦鑫做一段時間家教后看到奧數有市場就想辦個奧數網,便把自己家教的工作介紹給了同在北大讀研的同學曹允東。曹允東在做了一段時間家教之后也看到了教育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便和張邦鑫商議一起開辦一所學校。雖然張邦鑫當時在奧數網的收入已經夠應付生活,但還是在曹允東所規劃的藍圖的誘惑下走上了創業路。2003年8月28日,兩人東拼西湊了10萬元注冊了一個公司,開始辦起了課外輔導班--學而思。 因為沒有獲取辦學資格所需的50萬元資金、數千平方米辦公場所、法人(校長)要有多年教齡、高級職等條件;他們只能采取掛靠朋友學校的辦法辦學,并要定期上繳管理費用,但是可以自主運營(但到2004時還是被工商局核查了一下,現在應該有辦學資格了)。 學校成立后,第一期秋季班學而思就在租的寫字樓里開了四個教學點專教小學奧數。張邦鑫此時已經不再教課,而是專心做管理,并著重培養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對公司的戰略思考。在第二次開課的時候,由于管理和服務跟不上,張邦鑫果斷關掉了兩個教學點,并加大力度完善其他教學點的管理制度,以保證教學質量;并對教師采取了近乎苛刻的考核制度。這樣的風格也一直延續著,學而思沒有采用按報名數量請老師的傳統做法,而是有多少老師,就招多少學生,絕不多招。這樣的舉措為學而思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這樣的教學理念讓學而思的學員們成績進步的很快,2004年在接受培訓的不到200名的學員中有42人考取了人大附中實驗班,有95%的學員進入了重點中學(能夠有較高的重點中學入學率一直是學而思的一個品牌)。在小學奧數培訓做成一定的氣候后, 學而思又成立了初中部專門負責初生的教學工作(第一個被招聘入學而思并且后來表現優秀的劉亞超負責初中部的管理,兩年后學而思就成為北京市最大的初中培訓機構)。與之相對應,學而思還建立了中考網作為面向學員的窗口;另外還開通了作文網試水作為在線輔導。 2006年,學而思在取得了小學學員214人考入人大附中、學院公共英語一級通過率90.5%、獲"希望杯"競賽三等獎以上人數達58人的成績后成立了高中部,并由合伙人之一的白云峰負責,在他的帶領下學而思高中部也迅速打開了局面。 2007年,學而思5位老師被競爭對手挖走后,原本并沒有想一定要把學而思做到上市的曹允東和張邦鑫等合伙人開始認識到:企業運營中不缺錢和融資是兩回事;與投資人合作能夠幫助和督促企業取得更好的發展,而且也能讓員工對企業有更大的信心,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更有前途,會更愿意留在學而思。半年后,資金并不緊張的學而思獲得了它的第一筆千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拿了風投之后的學而思步子開始邁的大了些。2007年學而思走出海淀,在東城、朝陽、豐臺等北京其他區縣;并且開始涉足家教市場,同時開通了家教網和幼教網。 2008年,學而思走出北京,在天津、上海、武漢建立了分校;并開發出整套虛擬課程軟件系統,正式進入網絡多媒體教學領域。2009年,學而思進步一開拓了華南地區市場,在廣州建立分校。9月,獲得了老虎環球和KTB4000萬美元投資,完成了第二輪融資。 2010年9月29日,學而思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在美首次公開發售(IPO)申請F-1文件,將以"XRS"為股票代碼在紐交所上市交易,擬融資1億美元。這些80后的新生代,用7年時間完成了將每個大學生都會做的家教送到華爾街的歷程! "教育伴隨一生,文化改變世界"。從農村"考"出來的張邦鑫,比更多人更能真切地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學習和思考是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創造財富的同時是能夠幫助更多年輕學子獲得快樂。張邦鑫最近最重要的決策就是:學而思每年要向社會捐助建立一至幾所希望小學,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學習改變命運"、"思考成就未來"。 張邦鑫個人檔案 1998~2002年,就讀于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2002年,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碩博連讀 2003年8月至今,學而思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