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課 教學目標: 初步掌握寫字知識及寫好字的方法,認識田字格;學習正確的寫字姿勢及執筆姿勢;認識書寫工具,知道如何使用和保管書寫工具。 教學重點:認識田字格,學習正確的寫字姿勢及執筆姿勢。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書寫坐姿及執筆姿勢。 教學用具:鉛筆、鋼筆、毛筆、畫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一)概述,使學生初步了解學習寫字的意義。 1.祖國的語言非常美,學好祖國的語言,寫好漢字,終生受益。 2、人際的交流和日常生活離不開寫字,寫好字能多方面地開發大腦的潛力,促進智力的發育,也有助于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認識書寫工具及田字格。 1.教師出示幾種典型的鉛筆、鋼筆及毛筆,告訴學生這些都是書寫工具,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用鉛筆寫字。 2.簡單講述鉛筆的使用及保管方法,對學生選用什么樣的鉛筆,教師可提出具體建議。鉛筆有H.B、HB三種型號。H表示鉛筆筆芯的硬度,B表示筆芯的軟度,HB則軟硬適中。小學生開始寫字,宜選用B型鉛筆。 3.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太陽高照,農民伯伯在農田里耕耘。小朋友寫字要用到田字格,田字格的形狀就像圖上的農田。實物投影田字格,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告訴學生開始學習寫字要利用田字格。 4.教師指導學生讀兒歌,一邊指著田字格相應的位置,一邊背誦兒歌。學習兒歌,使學生懂得寫字時要利用田字格,認真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準位置再落筆寫字。 三、講授新課 (一)學習正確的寫字姿勢及執筆姿勢。 1.概講,使學生明確寫好字與坐姿及執筆姿勢的關系;還要明確正確的寫字姿勢對少年兒童的成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 2.引導學生觀察掛圖或看教材中的照片,使學生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寫字姿勢及執筆姿勢。 正確的坐姿:頭正、肩平、臂開、足安(兩腳與肩同寬,放平穩)。 頭正頸直,略向前傾,眼距桌面約一尺。兩肩要平,腰背自然伸直,但不能僵硬,要舒適自然。端坐桌前,略向前傾,胸不能挨桌,距離不可超過一橫拳。兩臂自然分開平放于桌面,肩、肘、腕都要自然放松,運筆時要輕松靈活,又要沉穩。兩腳自然分開,大致與肩同寬,全腳著地踏實。 正確的執筆姿勢:大拇指與食指握筆,中指托住筆,無名指與小指自然彎曲。筆桿向后傾斜,靠在食指根部與虎口之間。握筆時,手指離筆尖約一寸遠。可總結為“按、壓、頂、抵、靠”五字訣。按:大拇指前端貼于筆桿內側,由內向外用力。壓:食指前端壓在筆桿外側,由外向內施加壓力。頂:中指指甲內側自下向上用力頂住筆桿。抵:無名指與小拇指自然彎曲重疊于中指之下,輔助中指用力。靠:筆桿斜靠于食指指根部。五字訣簡明實用,教9幣應讓學生牢記。 3.指導學生仿照課本上的圖片體會正確的坐姿、執筆姿勢。 (二)練習。 教師布置學生用鉛筆在紙上練習畫一些簡單的圖形或符號,達到練習握筆、運腕的目的。學生練習時,教師可巡視,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坐姿及執筆姿勢。 四、本課講評 簡要總結學生學習情況,復習田字格知識,強調正確的書寫坐姿、執筆姿勢。 課題:第2課基本筆畫(一) 教學目標: 認識點的形態,初步掌握點的寫法;掌握觀察范字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在田字格中找準筆畫位置,正確書寫;初步了解運筆過程。 教學重點:學習點的寫法,體會運筆過程及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用筆的輕、重。 教學用具:鉛筆、粉筆、畫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點的寫法。每一個漢字都是 由基本筆畫組成的,字的基本筆畫就相當于人的眼、鼻、嘴等,五官端正,人就漂亮,基本筆畫寫得規范,字就顯得美觀。因此,寫好基本筆畫很重要。 三、講授新課 (一)認識點的形態。 1.漢字中點有很多種,點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它們的形態也不相同,寫法也不一樣。 2.教師邊板書邊說出點的名稱,使學生初步認識上點、左點、右點、長點。 3.指導學生看課本,說說范字點的名稱。 (二)學習上點的寫法。 1.教師板書上點,講解運筆要領:輕起筆,向右下方行筆,稍按,收筆。 2.學生用手指邊練習邊說運筆過程。 3.指導學生觀察“六”字中的上點,學生觀察之后用筆描紅,邊描邊體會運筆過程。 (三)學習左點、右點的寫法。 1.教師范寫左點,使學生明確左點一般在字的左下方,它的運筆方向與右點相反,運筆要領是:輕下筆,向左下方行筆,稍按,收筆。 2.觀察教師范寫右點,其運筆方向與左點相反。 3.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小”字,描紅左點、右點。 (四)學習長點的寫法。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右點與長點,比較異同。 2.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風”字中的長點,講解書寫要領,并用鉛筆描紅。 (五)教師小結點的寫法。 四、書寫練習 (一)指導學生按照點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寫上點、左點、右點、長點。 (二)學生進行書寫練習,教師行間巡視,指導學生練習寫點,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執筆姿勢及寫字姿勢。 (三)引導學生自評、互評書寫情況。教師講評作業情況,有針對性地再次指導。 五、本課講評 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總結學生書寫練習的情況,及時鼓勵、表揚認真學習及書寫較好的學生,對學生的不正確坐姿及執筆姿勢進行講評。 第3課基本筆畫(二)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橫畫與豎畫的形態,掌握其書寫方法;繼續培養學生先認真觀察范字,再動筆書寫的良好習慣,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及執筆姿勢。 教學重點:借助田字格掌握橫畫左低右高的特點。 教學難點:垂露豎、懸針豎的筆畫特征及寫法。 教學用具: 田字格、黑板、實物投影、范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教師可以從復習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入手, 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一)認識橫畫。 1.引導學生看課本,認識長橫、短橫。結合插圖中一根長的圓木,說明橫相當于建造房子用的大梁,給人以堅實、平穩的感覺。 2.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長橫,說明橫要在橫中線的左下方起筆,右上方收筆,并且有左低右高的特點。 (二)學習橫的書寫方法。 1.教師邊示范邊講解運筆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逐漸加快,按筆回收。 2.指導學生描紅課本中的長橫及短橫,體會運筆方法。 (三)認識豎畫。 1.引導學生看書中的插圖,一根高高的柱子矗立在那里給人以挺拔、堅實的感覺,豎在字中應起到這種作用。 2.教師在田字格中示范垂露豎、懸針豎。 (四)學習豎的書寫方法。 1.引導觀察垂露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可總結:豎的運筆過程與橫畫的運筆過程一樣,只是方向不同。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運筆過程:起筆稍重,向下行筆,稍按收筆。 3.指導學生觀察懸針豎,引導學生分析筆畫’形狀,與垂露豎作比較。 4.教師再次板書,邊寫邊講解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下行筆,逐漸提箋收筆。 四、書寫實踐 (一)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獨立練習長橫、短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二)小結橫的寫法,講評學生書寫的情況。 (三)指導學生練習豎畫。 五、本課講評 總結本課教學內容,評議學生學習情況。
第4課基本筆畫(三) 教學目標: 認識撇及提的形態,初步掌握撇和提的書寫方法;繼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坐姿及執筆姿勢,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對前四課所學的基本筆畫進行綜含練習。 教學重點:掌握撇、提的不同形態。 教學難點:撇、提的書寫要領。 教學用具:鉛筆、粉筆、畫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一)講評上節課的作業,表揚書寫認真的學生。 (二)復習豎的運筆要領,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一)認識撇的形態。 1.教師板書三種撇,并說明撇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形式多樣。 2.指導學生結合插圖進一步認識撇的形態。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結合鯨魚的形態指導學生認識并記住平撇的形態。教師可參照此方法,使學生認識斜撇及豎撇。 (二)學習撇的書寫要領。 1.教師邊板書邊講解運筆過程,學生觀察后,可書空練習。 2.豎撇的運筆過程有與豎相似的地方,可先引導學生復習豎的寫法,然后講解豎的運筆要領。 (三)認識提畫的形態。 (四)學習提的書寫要領。 1.提的書寫要領:稍按筆,向右上方行筆,快速挑出。 2.教師板書并講解運筆過程,學生書空練習之后在課本上描紅“北”字的提畫。 四、書寫實踐 (一)教師可安排學生練習書寫撇畫和提畫,要 求學生照例字中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進行書寫。 (二)教師巡視,指導并糾正不正確的坐姿和執筆姿勢。學生對照字頭對自己的書寫進行評價,同桌之間也可以互相評一評,老師利用實物投影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 (三)帶領學生做練習(一)的闖關游戲,對書寫較好的學生提出表揚。 五、本課講評小結教學內容,評議學生學習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