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大將軍鄧騭聞楊震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無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震遂以“四知”先生行天下。 作品譯文 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達,于是征召他(為官),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職到了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的地位。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里,王密懷揣十斤黃金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么呢?”王密說:“夜里沒有人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黃金)羞愧地出去了。楊震于是因為“四知”先生聞名天下。 問題探究:楊震為什么被稱為“四知”先生? 答:楊震曾出任過山東萊州的太守。上任時,途經昌邑,昌邑縣令王密夜間送十斤黃金給他,說夜深人靜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不知?”王密慚愧而去、后人因之稱楊震為“四知先生”。如今,人們常用“金投暮夜”表示秘密行賄,用“四知金”表示非義之贈。為官清廉,當潔身自好。 四知先生告訴我們的道理 人要做到于心無愧,就是傳統的“暗室不欺心” 。 作品注釋 1舉:推舉 2當:在 3之:到……往 4為:做 5謁見:拜見 6至:到 7遺:送 8知:了解 9愧:慚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