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下定義類語言表達題 仲六軍 (本文選自《語文報·高一版》742期) 考試試題中常見到以下定義形式篩選信息、壓縮語段的語言表達題,下面結合一道例題,談談下定義類語言表達題的解題技巧。 請篩選整合下面文字中的重要信息,擬寫一條關于“魔術”的定義。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晰,不超過50字。 魔術這種雜技節目以不易被觀眾察覺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體在觀眾眼前出現奇妙的變化,或出現或消失,真可謂變幻莫測。這種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學的原理或某種特殊的裝置表演各種物體、動物或水火等迅速增減隱現的變化,令觀眾目不暇接,產生變幻莫測的奇幻感覺。魔術廣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此類題目有兩種常見的解題技巧:提取信息法和刪除法。其實,一般情況下這兩種方法是綜合使用的,下面分別來看一下。 (一)提取信息法。該方法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提取信息,第二步辨明主次,第三步組織表述。第一步提取信息即以被定義事物“魔術”為中心話題,以句為單位,看圍繞中心話題一共有幾個信息點。本題共有三句話即三個信息點:(1)魔術的手法和手段 ;(2)魔術的原理或裝置;(3)魔術的影響。第二步辨明主次即分析各信息點句間和句內關系,篩選出屬于魔術特征的主要信息。先看句間關系,第三個信息點魔術的影響不屬于被定義事物的特征,應刪除。第一和第二個信息點屬并列關系,揭示了魔術的手法和原理,是魔術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特征,應保留。再看句內關系,第一句共有四個分句,不難看出三、四兩個分句是對第二個分句中“變化”一詞的解釋,后者從屬于前者,所以三、四兩個分句屬次要信息,應刪除。第二句共有三個分句,同樣二、三兩個分句也是對第一個分句中“變化”一詞的進一步解釋,后者從屬于前者,也應刪去。再看第三步,組織表述一般也分為兩步:搭架子,填內容。定義的基本模式是被定義事物+是+特征+所屬,我們很容易找出其所屬為“一種雜技”,其特征根據第二步的分析應包括兩個方面——手法和原理。架子基本上搭起來了,即魔術是借助什么原理運用何種手段達到什么效果的一種雜技。再填一下內容,借助什么原理?物理、化學的原理或某種特殊的裝置。運用何種手段?不易被觀眾察覺的敏捷手法和手段。達到什么效果?對于該信息,一二兩句話中各有一點,這兩點是并列的,用哪一個都可以。在字數允許的范圍內也可合并使用。這樣答案就可表述為:魔術是借助物理、化學原理或特殊的裝置,以不易被察覺的敏捷手法,使物體產生出現或消失奇妙變化的一種雜技。
(二)刪除法。此方法一般作為其他方法的輔助手段,即依據句間、句內關系和語句性質刪除次要信息。對于前者在方法一中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不再贅述,下面講一下第二種情況。語句性質大致有四種:記敘性、議論性、描寫性和說明性。依據題目要求,定義里面一般不會出現議論或描寫性的語句,所以可直接把題干中“真可謂變幻莫測”“令觀眾目不暇接”“產生變幻莫測的奇幻感覺”“魔術廣受人民群眾的喜愛”這些句子刪掉。這就要求我們在做題的時候,要看清題目要求,明確所要表述語段的文體特征,據此確定主要信息,從而降低解題難度。 |
|
來自: liubaoliang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