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風景名勝區|
 | 國家 AAAAA 級景區 世界遺產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電話: | | 開放時間: | | 票價: | 0元/人 | 所在區域: | 承德縣 | 地址: | | 網址: | |
|
|
這座規模宏大的園林,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筑100余處。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山區占了整個園林面積的4/5。從西北部高峰到東南部湖沼、平原地帶,相對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環繞的美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遙相對立的兩個山峰上的亭子,分別是“南山積雪”和“四面云山”。在亭子上遠眺,山莊的各風景點,山莊外的幾座大廟,以及承德市區,周圍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覽無余。在另一座山峰上還有一座亭子叫“錘峰落照”,在這里磬錘峰首先映入眼簾,每當夕陽西照,磬錘峰被紅霞照得金碧生輝,故名“錘峰落照”。 山莊的建筑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 山莊的建筑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宮殿區位于山莊南部,包括“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已毀)四組建筑。正宮是宮殿區的主體建筑,包括9進院落,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誠”,是用珍貴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這是清朝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種隆重的大典也都在這里舉行。湖區雖然沒有頤和園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島錯落,湖面被長堤和洲島分割成5個湖,各湖之間又有橋相通,兩岸綠樹成蔭,顯得曲折有致,秀麗多姿。湖區的風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如“煙雨樓”,是模仿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形狀修的。金山島的布局仿自江蘇鎮江金山。平原區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樹林。當年這里有萬樹園,園內建有不同規格的蒙古包二十幾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是皇帝的臨時宮殿,乾隆經常在此召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宗教首領和外國使節。 1994年12月,避暑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在避暑山莊東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眾星捧月之勢環列著十二座色彩絢麗、金碧輝煌的大型寺廟。這些寺廟建筑雄偉,風格各異,是漢、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在這里可以感受西藏布達拉宮的氣勢,瀏覽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雄奇,領略山西五臺山殊像寺的風采,欣睹新疆伊犁固爾扎廟的身影,還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以觀世音菩薩。當年有八座寺廟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務處注冊,并在北京設有常駐的“辦事處”,又都坐落在古北口外,故統稱“外八廟”(即口外八廟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廟”便成為這十二座寺廟的代稱。 外八廟 在承德避暑山莊東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眾星拱月之勢環列著十二座色彩絢麗、金碧輝煌的大型喇嘛寺廟。這些寺廟建筑精湛,風格各異,是漢、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在這里可以瞻仰西藏布達拉宮的氣勢、瀏覽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雄奇、領略山西五臺山殊像寺的風采、欣睹新疆伊犁固爾扎身的身影、還可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當年有八座寺廟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務處注冊,并在北京設有常駐喇嘛的“辦事處”,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統稱“外八廟”(即口外八廟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廟”便成為這十二座寺廟的代稱。94年12月,“外八廟”同避暑山莊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外八廟”中,除溥仁寺,溥善寺建于康熙年間,其余十座寺廟均建于乾隆年間。它們分別是:在避暑山莊東面,隔武列河有溥仁寺、普樂寺、安遠廟;山莊東北有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山莊正北相隔獅子溝,自東而西有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羅漢堂。清帝興建這些寺廟,是為了順應蒙、藏等少數民族信奉喇嘛教的習俗,“因其教而不易其俗”,通過“深仁厚澤”來“柔遠能邇”,以達到清王朝“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政治目的。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清代鼎盛時期戰勝國內分裂勢力,加強民族團結,抗擊外來侵略的歷史。 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從外形上看,避暑山莊內建筑無論是莊嚴肅穆的皇家宮殿,還是游玩欣賞的亭、軒、榭、閣,一律采用青磚灰瓦,顯示出一種古樸自然的風格;而在其周圍建造的“外八廟”,則采用彩色的琉璃瓦,有的甚至用鎦金魚鱗瓦覆頂,遠遠望去,巍峨壯觀,金碧輝煌,一派富麗堂皇的景象,這與古樸典雅的避暑山莊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此,不難看出,清代康乾倆帝之良苦用心。 “外八廟”中的十二座寺廟建筑風格上有漢式寺廟、藏式寺廟、漢藏結合式寺廟等三種形式。“外八廟”的建筑、園林以及大量的碑刻、雕塑、壁畫、佛像祭器等文物是我們研究清代歷史、文化宗教藝術、園林藝術以及形象地認識二百多年前勞動人民智慧才華難得的瑰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