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標題的這段話是阿布拉莫維奇在2009年榮獲意大利“佛羅倫薩雙年展終身成就獎”時的獲獎感言里的一段話。我們知道阿布拉莫維奇的作品幾乎都與死有關,正是因為這是一個用自己的生命去挑戰(zhàn)極限、去詮釋藝術的人,所以,她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可以說生活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家是幸運的,因為正是有像阿布拉莫維奇這樣的人相伴,我們才不至于因為追逐藝術表面的浮華與虛妄而迷失自己。在阿布拉莫維奇結束了為期三個月的“藝術家在場”的行為藝術之后,藝術經(jīng)紀人張鴻賓采訪了阿布拉莫維奇。】 藝術家不僅應當思考自己如何活著,也應當思考如何死去 張鴻賓(簡稱張):先從您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的回顧展談起吧。這個名為“藝術家在場”的作品以其觀眾參與的人數(shù)與持續(xù)表演的時間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在近3個月中的700多個小時里,您與1400多人對視并感受著對方或喜、或悲、或興奮、或焦慮的情緒變化,那一刻您有怎樣的精神與生理的體驗?您怎樣評價這一個作品?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簡稱阿): 這是我有生以來最困難的一次表演,我經(jīng)歷了嚴重的身體和精神變化和轉(zhuǎn)化。在我完成了700多個小時后,我看什么都跟以前不一樣了。我看待自己的生命也非常不同了,我以前的一些價值觀和想法已不再值得考慮。我發(fā)現(xiàn)我自身對簡單和明晰有著極大的需求。 張:我注意到您在“藝術家在場”的回顧展中,以場景再現(xiàn)的方式重新演繹了您以前的作品,從而引發(fā)了關于行為藝術再表演的思考與討論。雖然每一次表演都不會完全吻合,然而,它畢竟有悖于“表演具有不確定的本質(zhì)”(赫伊津哈),因此,行為藝術的再表演是否會削弱作品的神秘感 ,從而影響到觀眾參與的熱情? 阿: 表演是一個基于時間的藝術,表演是一種現(xiàn)場藝術形式。我的觀點是,如果藝術家表演一次而且不創(chuàng)造能夠重新表演的可能,他將發(fā)現(xiàn)他的作品就僅僅是書中的照片或是錄像中的材料而已。這是不足夠的。我認為重新表演的解決辦法是必需的,即便是這個重新表演加上了(表演者)自己的魅力或?qū)ψ髌返南敕ǎ约八约旱膫€性和自己的展現(xiàn),但這也是必需的。表演總比單純的作品(圖片)強。這并不意味著重新表演將減少作品的神秘性。重要的是重新表演本身的展現(xiàn)以及其用正確的方式傳達給觀眾們信息的能力。它就像在演奏巴赫的作品那樣:既有壞的詮釋也有好的詮釋。這取決于表演者。 張:您在1972年到1976年的這個時期完成了《節(jié)奏Rhythm》的系列作品。在這些作品里您用自己的身體作為藝術表現(xiàn)的材料,以此來探索人類的身體和心理之間的最大承受極限度。因此,這些作品的實施過程也充滿了暴力、血腥與危險,甚至還存在著危及生命的不確定性。所以,在這里我有兩個問題:第一,觀眾以怎樣的方式參與到作品里來才是正確與適當?shù)?第二,怎樣正確理解這些探索人類身體與精神相關的藝術作品? 阿:正如馬塞爾 杜尚(Marcel Duchamp)曾經(jīng)說過的——公眾使作品完整。 所以對我來說,公眾是我經(jīng)歷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節(jié)奏Rhythm》系列作品中,我在公眾面前展現(xiàn)了我所有的恐懼。我不會在我正常生活中這么做。我需要運用公眾的力量,以此可以逼迫出自己精神和身體上的極限。在公眾面前做這些,就可以讓公眾以我為鏡。如果我可以勇敢的面對自己的恐懼并克服它們,那么公眾也可以在他們生命中這么做。 張:“情人——長城”是您與烏雷(Ulay)1988年完成的最后一件作品。事隔22年之后,您與烏雷又在“藝術家在場”再次相逢(有報道描述“當烏雷出現(xiàn)在阿布拉莫維奇對面的椅子上時,阿布拉莫維奇不禁潸然淚下,隔著一張桌子,這對曾經(jīng)同生同死的戀人伸出雙手,十指相扣......”)這種夢幻般的場景,使觀眾無法區(qū)分哪一部分是生活的真實,而哪一部分又是藝術的真實,這種意外的、超乎想象的結果,是行為藝術表達的最高境界嗎? 阿:我邀請了烏雷(Ulay)作為我“藝術家在場”回顧展的開幕貴賓。所以表演中當他坐在桌子對面的那一刻,也就是現(xiàn)實生活與藝術結合為一體的一刻,就像是為我們一起工作和生活的12年而準備的一樣。 對于我以及觀眾們來說,那真是神奇的一刻。 張:對“藝術家在場”的評論各式各樣,有一種觀點認為行為藝術越來越像商業(yè)文化與明星造勢了,如:“......行為藝術正以明星崇拜的方式進入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您怎樣看待類似的評論? 阿:我非常懷念中世紀藝術的那段時間,那段時間中大部分重要藝術作品都出自無名藝術家之手。藝術家的名字都無法提及只留下了作品。我認為對明星崇拜以及制造藝術家偶像的需求是錯誤的。這是我們當今文化的后果。一個藝術家需要十分清楚的知道,“建立自我”對其作品來說是個障礙,藝術家應該遵循著謙遜的、有節(jié)制的、有雅量的規(guī)則,這在其日常生活當中是非常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