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九成宮醴泉銘》筆法解讀 作者 孫猛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書法的代表作之一。其用筆勻稱,方多圓少,略帶隸書筆意;結構平整險峻,法度嚴謹。歷來被視為學習歐字的最佳范本。初學者,學習、研究楷書,一般從研究 “永字八法”開始。“永字八法”就是用“永”來概括漢字的八個基本筆畫。因此,我們首先從這八個基本筆畫在《九成宮》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技法特點來學習、研究,作為歐陽詢楷書學習的入門途徑。 一、橫畫的臨摹 1.長橫。長橫露鋒入筆,然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最后提筆稍頓,回鋒收筆。在書寫的過程中,用筆由重到輕,從左向右延伸,不是以水平線為準,而是向右上方稍有一定斜度(見圖1)。 2.短橫。短橫寫法與長橫大致相同,區(qū)別在于短橫是以側鋒豎方向入筆,且輕重變化不甚明顯(見圖2)。 二、豎畫的臨摹 1.垂露豎。垂露豎的書寫是以側鋒橫方向入筆,然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最后加重力量,緩緩地把筆鋒抬起,回鋒收筆。行筆經(jīng)由重、輕、重的變化過程(見圖3)。 2.懸針豎。懸針,顧名思義,就像一根懸在空中的針,上粗下尖。它的書寫是以側鋒橫方向入筆,調(diào)整為中鋒后行筆,最后緩緩提起筆鋒,回鋒收筆。從起筆到收筆由重到輕不同于垂露豎,需要注意的是,收筆時筆鋒不宜過于草率(見圖4)。 三、撇畫的臨摹 1.長撇。長撇的書寫是側鋒入筆,然后調(diào)整為中鋒,緩緩向左下方行筆;收筆時,筆到意到,一定要把筆鋒送到位,切忌收筆過于草率,線條流滑、輕浮(見圖5)。 2.蘭葉撇。蘭葉撇以順鋒入筆,入筆較輕,而后加重力量行筆,行筆至末端,一邊行筆一邊把筆鋒抬起來,收筆果斷(見圖6)。 3.反曲撇。反曲撇在此碑中只有個別字有此寫法。反曲撇是以側鋒入筆,調(diào)整為中鋒后,先向內(nèi)略弓,而后行筆,收筆干凈(見圖7)。 4.短撇。短撇是側鋒入筆,而后調(diào)整為中鋒,緩緩向左稍偏下方向行筆,邊行筆邊提鋒、收筆(見圖8)。 5.橫折撇。橫折撇前半部分以橫為基礎,順鋒入筆到了右邊提筆,而后頓筆,行筆同時提筆,毛筆筆鋒方向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先是由重而輕,而后由輕逐漸加重,最后又由重而輕,緩緩提鋒收筆。收筆要穩(wěn)重(見圖9)。 四、捺畫的臨摹 1.斜捺。斜捺順鋒入筆,而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然后頓筆,頓筆之后邊調(diào)鋒邊行筆,最后緩緩收筆。斜捺的特征:下端向外擴張,收筆厚重、飽滿(見圖10)。 2.平捺。平捺是側鋒豎方向入筆,入筆后調(diào)整為中鋒,而后緩緩向右行筆,到了末端,頓筆之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最后把筆鋒抬起來。平捺起筆的下端高于收筆的上端,前半部分有向下彎曲的趨勢,后半部分則反之,收筆下端向上傾斜,上端要盡量下壓,既不能上翹,也不能下垂(見圖11)。 五、橫鉤的臨摹 橫鉤。側鋒豎方向入筆,調(diào)整為中鋒后行筆,行筆從重到輕,然后提筆、頓筆,最后調(diào)整為中鋒,緩緩地把筆鋒送出。橫鉤的下端有一個向外曲張的筆勢,轉折處所呈角度不宜過大(見圖7)。
六、豎鉤的臨摹 1.豎鉤。側鋒橫方向入筆,調(diào)整為中鋒后緩緩行筆,注意粗細變化,到了末端頓筆,頓筆之后調(diào)整為側鋒,而后向左上方推出,在推出時筆尖的行筆速度要稍大于筆腹。豎鉤的右邊緣向內(nèi)微弓,挑鉤的外邊緣向外曲張(見圖13)。 2.彎鉤。彎鉤同樣是側鋒橫方向入筆,入筆之后向下行筆,行筆時向右做弧形,行筆至末端頓筆,回鋒之后再把筆鋒壓下來,用側鋒向左把筆鋒送出。彎鉤從起筆到收筆基本應在一條垂直線上(見圖14)。 3.戈鉤。戈鉤同樣側鋒橫方向入筆,入筆之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行筆時注意粗細變化,行筆至末端,稍稍加重力量頓筆,而后用側鋒將筆鋒向上送出。戈鉤的用筆特點是起筆重,用筆由重到輕再由輕到重,另外出鉤的外邊緣向外曲張。如“成”、“感”等字(見圖15)。 4.心鉤。心鉤順鋒入筆,前半部分比較尖利,筆尖尖中寓圓,后半部分筆力逐漸加重,行筆至末端頓筆,稍回鋒,而后向左上方將筆鋒推出。心鉤在書寫時一定要避免下端一直沿水平線行筆,應當行筆至中段微向右上行筆,下端與水平線應呈20度~25度夾角(見圖16)。 5.豎彎鉤。豎彎鉤是側鋒橫方向入筆,入筆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行筆由重到輕,再由輕到重,行筆至右端頓筆,而后調(diào)整筆鋒,用側鋒將筆鋒送出。豎彎鉤的變化主要集中在前半段和后半段,前半段的豎向部分,并非在垂直線上行筆,而是略微向左下方傾斜,后半段有明顯的隸書筆意,線條后半段是歐體字結構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見圖17)。 七、折畫的臨摹 1.橫折。橫折的寫法前半部分與橫的寫法相同,仍然是側鋒豎方向入筆,而后略向右上方行筆,行筆至轉折處稍稍把筆鋒提起之后頓筆,最后調(diào)整為中鋒向下行筆,行筆時筆力應由重到輕,完成橫折的寫法(見圖18)。 2.豎折。豎折由一個豎和一個橫組成,它的寫法是:首先,側鋒橫方向入筆,入筆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時由重到輕,行筆至下端,將筆鋒稍稍向左,然后頓筆,調(diào)整為中鋒。最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提筆稍頓,回鋒收筆(見圖19)。 八、點的臨摹 1.豎點。豎點的起筆寫法與豎相同,側鋒橫方向入筆,后調(diào)整為中鋒行筆,最后空中回鋒收筆(見圖20)。
來自: 學歐堂 > 《歐陽詢專欄》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永”留千載:為您細說「永字八法」
寫法:露鋒入筆,然后中鋒下行,邊行筆邊加重按筆,使筆畫逐漸變粗,收筆時和垂露豎的收筆完全相同,只是整個豎筆要有一個向右的弧度。2...
詳解顏體筆法32式
詳解顏體筆法32式。先介紹顏體的筆鋒運用方式。所謂“轉以成圓”,意思說轉鋒能使筆畫呈渾圓弧形,在運筆時,筆鋒逐漸轉繞,使筆畫外形...
【首發(fā)】我把歐陽詢筆法秘訣全部告訴你!
具體書寫筆法要領: 1.起筆與豎劃相同,承上筆筆勢,空逆; 2.橫入筆法入鋒,注意入鋒下按切入的角度; 3.略駐筆,微提鋒捻筆稍向下拉,目...
轉載 隸書的基本筆法
轉載 隸書的基本筆法隸書的基本筆法。波 波畫是隸書中的主要特征,起筆較重,以達到出鋒飽滿有力的效果,收筆下按后向右提筆,形...
云逸書院:歐楷基本筆畫教程匯編一
起筆時露鋒先入,按筆使其筆豪全部鋪開,而后向右下方行筆;起筆用側鋒,歐楷一般都是露鋒起筆的,然后中鋒行筆,扛肩,保持粗度,收筆...
《九成宮醴泉銘》筆法精到,掌握了這些技法就能寫出歐楷味
基本筆法:尖鋒入筆稍頓立即原地提筆,將尖鋒藏于筆畫中,調(diào)整筆鋒向右(稍微斜上)中鋒行筆,在行筆時逐漸提筆,至中間偏左位置達到最...
中國書法筆畫練習方法教學視頻12集
中國書法筆畫練習方法教學視頻12集。提的寫法是逆鋒起筆,向右下頓筆,轉鋒向右上(右)行筆,邊行邊挫動筆鋒中鋒行筆,出鋒收筆,要將筆力送到鋒尖。【橫鉤】 先寫一橫,運筆到轉折處,筆鋒向右上角...
隸書《乙瑛碑》學習筆記
2013-3-25注意:隸書的起筆收筆不要象楷書那樣頓筆,折處要提筆轉折為調(diào)整筆鋒,不要過度頓筆,在波磔處腕子有點小動作。背拋鉤:起筆先寫橫,行筆至轉角處調(diào)鋒向下或者左下,到處鉤處提筆向右或者右下...
楷書筆畫小結
寫法:捺筆起筆分藏鋒起筆和露鋒起筆兩種,藏鋒起筆如蠶頭燕尾,然后向右下方行筆;行筆時慢慢地加重,行至波腳,稍頓提筆(伴隨一定程度的捻動筆管)向右上方緩慢出鋒。2、弧彎鉤:弧彎鉤與豎鉤的區(qū)別是弧...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