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學寫草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率我真 2014-06-13

     

    學寫草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草書的用筆和基本筆法

     

        草書的筆法最為豐富,雖點畫萬千變化,終不離擒縱轉折。擒謂收得住,縱謂放得開,轉折謂行筆之圓方。而這些都源于提按,即提得筆起,按得筆下。但用筆要自由,還須深刻理解提按之間四字。所謂提按之間,其意為按不為死,提不顯虛。這個道理深通于孔子的中庸意,所謂不偏不倚,正道而行之也。這是一種很高的要求,不到心能使腕,腕能轉筆的自由境界是難以企及的。啟功先生曾謂行草書的行筆比起楷書來如車在許多站間行,站站停者為楷,不站站停者如行草,但得站站走得到。他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所說只是一面,而于車行快慢變化和載人多少方面少考慮。因而按他的理論實踐之,就易寫成懷素那種粗細變化少,行筆節奏單一的草書,味稍欠。

      學習臨摹古法帖,歸根到底是學其筆法,趙孟釵劍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此是經驗之談,說得很深刻。現在有許多人對這句話提出疑義,多為未深刻領會其本意,局限了用筆的定義。清代周星蓮在《臨池管見》里有如下一段議論說得較為透徹:

      凡學藝于古人論說,總須細心體會,粗心浮氣,無有是處。嘗見某帖跋尾,有駁趙文敏筆法不易之說者,謂歐、虞、褚、薛筆法已是不同,試以褚書筆法為歐書結構,斷難相合,安得謂千古不易乎?余竊笑其翻案之謬。蓋趙文敏為有元一代大家,豈有道外之語?所謂千古不易者,指筆之肌理言之,非指筆之面目言之也。謂筆鋒落紙,勢如破竹,分肌劈理,因勢利導。要在落筆之先,騰擲而起,飛行絕跡,不粘定紙上講求生活。筆所未到氣已吞,筆所已到氣亦不盡,故能墨無旁沈,肥不剩肉,瘦不露骨,魄力、氣韻、風神皆于此出。書法要旨不外是矣。集賢所說,只是渾而舉之,古人于此等處,不落言詮。余曾得斯旨,不憚反復言之,亦僅能形容及此。會心人定當首肯,若以形跡求之,何異癡人說夢。

      現在寫字的人,多在古人點畫形式下討生計,不推究古人法之所來,一味效顰,此所謂筆法不傳之根源也。古人筆法,立足于自然,如老子言水,就于低下,子瞻論文,行于當行,止于不得不止。古人講道理,往往言至簡而意猶深,我們要親自體驗,細心揣摩,方可有所領悟。書法中用筆的道理更是如此。所謂提按,操作之為技術,推敲之為玄理。它所本的是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之理。一說陰陽,人們往往會覺著深奧莫測,幽虛遙遠。其實它的道理和馬克思的矛盾并無二致,淺顯明白之至。古人認為世界為氣所充而生成,陰陽為氣之兩端,相互變化,以生萬物。書法,啟于自然,特別是草書,更是切近動態之自然。古人形容字如行云流水,如高山崩石、千里陣云,至如蛇斗劍舞等等,如果不領會他言語意象后的喻意,而只于詞面意思求解,無異于夢游。現在回頭再說筆法中的提按。前文說提按之間是為用筆的高級境界,意思是說,由單一的提、按走向接近變化,但這變化又不是呆板而僵死的,而是輕明活潑,自由自在,從心所欲的。必須理解這種高級境界的存在,再由單一的提與按做起,兩相交養,不斷純熟,以達到最后的指揮從心。草書中的所有筆法都可通過提按來派生出。如輕重、快慢、遲速、起伏、方圓、大小、正斜、虛實、粗細等等。孫過庭在《書譜》中談及草書時說: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這使轉要做好,首先得運筆自如,識提按之理。古人草書,特別是狂草,轉多于折,行筆如風行水上,輕快自如。遇轉折勾搭處,飄忽而過又不顯弱,筆下力量源源不斷,徐徐而出,快處不野怪,慢處不凝滯。二王的草書,特別是王羲之的,最具此法則,他的《修小園子帖》最具這個特點。后世懷素《自敘帖》使轉有余,而提按不足,已現板滯;宋代黃山谷的《太白憶舊游詩》用筆虛實、遲速、濃枯很有特色,比《自敘帖》韻致為勝。明末傅山的《五峰山草書碑》寫得渾然蒼茫,不見端倪,但詳察之,也全由行筆提按達自由境地而致之。古代章草、今草有字之間不全連,而氣脈不斷者,如王羲之《豹奴帖》、《十七帖》,陸機《平復帖》,索靖《月儀帖》,孫過庭《書譜》等,也全是在字上下工夫。明白了提按在草書學習中的重要意義,便可謂思過半矣。取古人法帖時時揣摩,想象其行筆之脈絡,觀其節奏變化,再勤加臨寫驗正之,日久自能解其真諦,紹于古人。

      嘗觀小孩成長,得到一點感觸,證之提按之間于書法之學習的重要性,也甚合理。初生嬰兒于行、走、駐、臥全無規則,而其漸長漸能從事各種行為,蓋其先為有生命者也。而生命源于呼吸。這呼吸意同于書法中之提按。呼吸之間,沛然有氣,氣充盈而欲動,再導之以行、走、駐、臥之法則,沒有學不到的道理。書法也一理,提按之間,點畫、字已有生命,雖則一時不能中規中矩,但日日錘煉定也能到動靜有則的地步。

      草書貴在勢,所以行筆要蕩得開,特別是巨幅大字,更需如此。書史上黃山谷、祝允明、王鐸、傅山在這個方面都很出色,這首先要提得筆起,以腰為軸,執筆手臂至腰不能僵,要圓和輕松,這樣力才不滯。雙足抓地,不能虛空,全身整體之力貫至筆端,古人講殺鋒入紙,說的也是這種力度感。人初習草時,易用指、腕、肘、臂之力,氣不圓和,寫出之字形易具,而氣不能沉雄。黃山谷曰如船夫撐篙,傅山講即使小字亦應如千金鐵杖拄地、全力送之。這種用筆方法開始時不易掌握,但日久其中妙處自現,不僅利于草書之揮灑,更利于身心健康。古人說心使腕,腕驅筆,這固然是就肌理言,但更應含深層意思。就是這當為心胸講。現代學書者對技法很重視,特別是許多書家寫到一定程度,覺著再難以進步,可以將古帖寫得很像,但就是感覺缺少一些東西。這問題便出在心胸上。胸中有丘壑是經驗之談,不深刻理解這句話并努力開闊胸次,要想在書畫,特別是草書上有所建樹,直是說夢。這個意義上,這層次的修煉應是草書用筆的根本。舍去這方面,寫字只是描摹耳,終無甚真境界可言。

      點畫是音符,章法是樂章。一幅章法出色的草書作品就如一曲交響樂,可使人陶醉。大珠小珠落玉盤是古人形容音樂的,用之草書之章法亦生動。書法作為視覺藝術之最精簡者,與屬聽覺的音樂境界完全相通。

      章法的基本原則是協調自然。不管是像懷素《自敘帖》那樣的急迫如狂風暴雨,還是像他的《小草千字文》那樣古淡如高士行于羊腸小道,都可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如果從大處著眼,草書的章法更重要于用筆。因為看一幅作品,首先是整體作品給人以印象,再細看才注意到筆法。章法就如人的姿態、氣質,用筆點畫是眼目。一人姿態優美,氣質高雅,眼目稍有瑕,也不掩瑜;如果一個人行為齷齪,氣質低俗,就是眼目含情脈脈,也是可厭的。這么比方也是說明章法在草書中的重要性,下面就草書中幾種章法形式略述之。

      行距、字距皆疏朗型。章草書多是這種形式,如上面說過的懷素《小草千字文》也近這種形式。這種章法給人的感覺是輕松愉悅,因其字間雖斷開,但氣脈相連,所以無急迫感。這種章法對書寫者要求較高,寫得不能如布算子,毫無生氣。要克服這種毛病,首先是要培養、訓練筆氣,寫時字間要有顧盼,字勢要有攲側俯仰,遠招近喚,不使氣斷乃佳。

      行距寬、字距緊型。草書的章法多為這種形式。如王羲之的《十七帖》、黃道周、王鐸等的草書條幅等都是如此。這種形式因行距空白起到了隔開兩行字的作用,整體顯得有秩序,字的動與行距空白的靜形成鮮明對比,產生美感。行草書用這種形式最多。書寫這種章法的作品,因字距間多有牽絲連帶,故行氣易貫,但要注意字的大小、斜正,要做到字勢不雷同、不單調。我們看王羲之、王鐸這類章法的字,因其字間變化豐富,覺得耐看。而黃道周的章法由于字字多右肩高挺,便稍顯單調。這類章法行距雖寬,但每兩行之間還是要有呼應,盡量做到不要字字對稱,而應插空才好,王鐸在這方面就特別在意。
      打破行距、字距型。狂草書多為這種形式,如懷素《自敘帖》、祝允明、徐渭、傅山的一些作品。這種章法給人以狂風暴雨般的感覺,氣勢常壓人胸臆,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這種看著似亂的章法最難掌握,因為它們看似無序,其實追求的是大秩序,往往一下筆就得照顧全篇,一幅中每個字、每筆畫最佳位置的追求是這種章法的規則。從氣韻方面說,這種章法是指向氣韻生動的,其中的墨跡的黑和不規則字距間的白之間形成對比,它的高級要求是白如氣息般流動,如圍棋里講的不能氣死。這種章法的掌握一要靠多寫,從字的連帶、照應中找氣感;二要讀書、閱世、參化物理,養胸中之丘壑。只有胸中有奇氣,筆下才會有煙云。古人說書畫高手有煙云養其身心,故多長壽,其實這煙云就是這種章法中黑白間形成的生動之氣韻。中國書畫、特別是草書,它的極致就是這氣韻生動。這現象不能用數理去測量、定標準,它是一種神秘的感受,不到其境的人常否定它的存在,認為玄虛。豈知中國藝術之至境就是這幽妙玄虛。相信隨著科學的高度發展,將來一定會解釋清楚它。到那時,中國藝術,特別是我們這里講的草書必將為全人類所重視,因為它直切入生命意義、宇宙變化本身。

      這說得有些遠了。上面我們對草書章法的三種形式作了說明,當然這三種章法形式的作品可以寫到任何形制的載體上,如扇面、條幅、中堂、手卷等。雖然書寫形制不同,但都是從一字、一行寫起,所以我們有一個捷徑去掌握它,那就是從兩筆、兩字、兩行關照起,解決了這幾個字,以此類推,可及于萬而不亂。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之謂也。

     

    草書的用筆特點
        
    草書因分章草、小草、大草三大類,故談及草書點畫,應將此三種草書的用筆分開。小草與大草的用筆屬于同一范疇,故章草點畫略而不述。小草與大草的用筆變化是無窮的,孫過庭說:草貴流而暢。也就是說,寫草書要流動而暢達。所謂流動是用筆要靈活,不可拘束。一支筆順用、逆用、正用、側用、重用、輕用、虛用、實用,純任自然,任意揮灑。放得開、收得住,牽絲出于自然,用筆仍有頓挫。所謂暢達,就是能凌空取勢,縱橫馳騁,無滯無礙。既有真書的凝重,決不能——筆帶過,用筆浮滑,又不能繚繞失度,徒增繁復。總之,草書的用筆有其自身一定的規律和特征:用筆簡化,點畫變異、互連,環轉、減少頓挫,行筆順序可以顛倒,偏旁替代極復雜等等。由于一千多年來的繼承和發展,草書的用筆已自成體系,有些已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不能有錯,故對點畫的寫法應有極正確的辨認能力。
        (
    )線條是構成字形的基本元素
        
    漢字的點畫由粗細、長短、曲直等各種不同的線條組成。即是構成字形的基本元素。故有人直接稱書法美為線條美。直線條給人以雄健、挺拔、剛勁之感,曲線條給人以圓渾、變幻、柔和之感。然而毫無變化的直線條乃顯僵硬,而過多的彎曲、過度的弧形則顯得軟弱無力,都會讓人想到。書法藝術家則善于將內心深處的感情以的形式抒發出來。藝術家心中的激情有時似咆哮的大海,噴薄的火山;有時也會似涓涓的流水,委婉的琴聲。由不同的感情表現出來的線條的形態也不同,懷素以狂飆旋風式的線條組成的狂草,給人以綿綿不絕、氣貫長虹之感;而王羲之的草書的線條則雍容平和、雅逸瀟灑,見之如入虛無縹緲之境,心緒歸之寧靜。因為時代不
    同,個性各異,表達出來的線條的節奏和旋律就有巨大的差別,圓潤的線條和剛勁的線條能反映出書寫者截然不同的氣質。
        (
    )草書的線條要有
        
    書法線條給人以美感的關鍵在于。無論線條的外表是柔是剛,但均需內涵勁力,這勁力的由來是充分發揮書寫者的用筆技巧和控制筆毫的能力,讓筆的作用力和紙的反作用力構成一股粘著的磨擦力,使寫出的線條有輕重徐疾,頓挫起伏,形曲勢直的變化,或優美流暢,或厚重凝練,或柔潤遒勁,都能體現出的美。“—一字千字,準繩于畫,線條有力感,那么作品就能具備良好的素質。

        (
    )草書的線條要有動感
        
    草書線條追求動蕩感。動蕩生變化,動蕩就充滿著無限的生機。因為這線條的寫成傾注著書寫者的激情,而這線條又是以代表功力的中鋒用筆的為基礎的,所以雖流暢飛舞,動感十足而又不顯空泛。是立體的概念,圓代表著無始無終、無中無偏,圓的線條最為流暢,最為柔順,又最為堅硬,包含著最豐富的美的聯想,圓又有無處不在,無窮無盡的含意。連綿大草用筆繚繞,——氣呵成、線條跳躍得令人眼花繚亂,信手萬變,變幻莫測,一切楷、行、篆、隸的用筆之法都要糅合一氣,所以一切用筆中的方圓、中側、徐疾、輕重、提按、圓轉等的筆法都可在草書的線條中應用、變換。雖速度快,連綿不絕,但仍應如劉熙載指出的草書尤重筋節,若筆無轉換,一直溜下,則筋節亡矣。雖氣脈雅尚綿亙,然總須使前筆有結,后筆有起,明續暗斷,斯非浪作
        
    線條之美在于形態和質地,形態有動感,動由情生;質地能圓潤,圓之所得在中鋒。反之,如若線條飄浮、扁薄,或軟而無骨,或硬而失潤,或肥而多肉,或瘦而露骨,或濃肥庸俗,或光滑刻板、或牽絲不挺、或筆勢別扭,都是用筆之病,都是線條的形質有虧。
    (
    )草書的線條要有節奏感
        
    書法點畫之韻律是以用筆的快慢節奏來表現書法動態美的方法。寫出了字的節奏,也就寫出了草書的特征,楷書也有節奏,但其表現得極為溫和,不明顯,但草書行筆的輕重、快慢的變化就大了,寫出了高低起伏,就有了動蕩感,字就能了。這與音樂的節奏是相通的,———首樂曲,因其旋律優美,富有節奏,和諧流暢,才能悅耳動聽。一幅草書作品,因其用筆輕重徐疾,抑揚頓挫,結字左欹右側,有大有小,生意盎然,才能讓人賞心悅目,神思無窮。如果運筆時用平均速度,快則全快,慢則全慢,缺乏節奏變化,單調乏味,則作品必然或生硬板滯,或舉止匆忙,也就談不上藝術感染力了。所以寫點畫時,用筆必須講究節奏的快慢、輕重,然后才有韻律可言。
          
    若欲掌握節奏,還應熟記楷法,宜先緩筆,定其形勢,上來就快,必失規矩。如陸柬之《文賦》、李邕《麓山寺碑》等最能體現出寓動于靜,沉著有力,這樣寫出的字才能達到用筆的精到、周全,筆力的勁健入骨,意態的沉靜淵穆。寓婀娜逸秀于雄健渾穆之中,意境高遠,不染塵俗。若初學草書,便欲抒情寫意、痛快一時,任情恣性,不屑工穩,則必疵病百出,難有所成。朱和羹《臨池心解》曰:作書須以整暇出之,若匆忙行筆,則折搭無起訖,往來無含蓄,如治亂絲而紊之矣。所以寫草書的節奏雖然稍快一些,但切不可手忙腳亂,失卻法度。
        
    輕與重、快與慢是相對而言的,重以取穩,厚實而有質感;輕以取巧,輕靈而有妙姿;快以取峻,神奇注于筆端;慢以取妍,自然容于徘徊。處理得當,則用筆生動自然、變幻莫測,所以用筆輕重快慢,關鍵在于守法。劉熙載說得好:行筆不論遲速,期備于法,善書者雖速而法備,不善書者,雖遲而法遺。進一步論之,明解縉《春雨雜述·草書評》:學書以沉著頓挫為體,以變化牽制為用,二者不可缺一。若專事一偏,便非至論,如魯公之沉著,何嘗不嘉,懷素之飛動,多有意趣。書法藝術變化萬端,難有定規,偏執一隅,必有所失,包容萬象,又決難做到,其中;利弊得失,全在悟性深淺

     

    書法中筆畫、筆法、結構、墨法、章法的關系對比

    構成書法的五要素:筆畫、筆法、結構、墨法、章法。

    1、筆畫:點——畫、橫——豎、撇——捺、趯——啄、方折——圓轉、粗——細、剛——柔。

    2、筆法:中鋒——側鋒、藏鋒——出鋒、提——按、起——伏、衂——挫、輕——重、遲——速、疾——澀、逆——順、往——復、縱——放、垂——縮、連——斷、抑——揚、凝重——浮滑、輕靈——沉健、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3、結體:疏——密、松——緊、避——就、復——載、向——背、欹——正、纖——濃、增——減、外拓——內擫、平正——險絕。

    4、墨法:濃——淡、蒼——潤、燥——濕。

    5、章法:縱排——橫列、連貫——錯落、均勻——偏重、虛——實、疏朗——茂密。

     

        書寫運筆中,提按,頓挫,絞轉,全以感覺出之方妙,而吾常以凌空取勢,其作多方闊簡靜空靈。

    一幅成功的作品,筆法、墨法、章法缺一不可。有些字單看不美,但只要和整體關系融和就行。

         當代書法,應有當代人的語言、我們在重視作品傳統的同時,一定適應現代展廳的需求。

        元代的趙孟說:“結字因時相傳”,當代的王鏞說:“一部書法史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部字構的變形史”。能知此者,當思過半矣。

        當大家都掌握了書法的技法之后,最關鍵的藝術競爭力就要看對字的變形處理(看是否有美學創造能力)和格調提高。(看是否有書外功和才情。)

         吳冠中的畫,用東方思維去畫西畫,其強大的造形能力和高度的概括寫實能力及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很有意義,但他講“筆墨等于 0是不可取的。

         搞書法要有納天入懷的心境,不要管用什么筆,以什么方法寫,只要能寫出感覺和藝術品來就行,用筆的方法是多樣化的,不要什么中鋒,側鋒的,知道了就行,有些人寫一輩子字,其他的三分之二,都不知到如何用,你能說他是書法家嗎?

         在書法作品中,筆法、墨法和章法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有的認為,筆法是核心,墨法是靈魂,而章法是戰略,起統帥作用。在進行書法作品創作時,運筆、用墨和結字都要服從章法,并在章法的管束之下臻于極致,方能產生佳作。在書法理論上,章法是獨成體系的。但是又與運筆的力量、氣勢和節奏,與墨色的濃淡、潤躁和韻致,與結字的造型、變化和意境等各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也就是說章法不是孤立的,字與筆法,墨法和字法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弘一大師間以極其通俗的語言說到書法諸多要素之間的關系,甚至用打百分的方法來說明這種關系。他說,論起一幅字的優劣來,有四個要素必須注意,估量其應得的分數分別為:“章法50結字35墨色5分,印章10分”。一般人認為每個字都很重要,為什么章法反而的占分數最多呢?章法之所以很重要,占分多,其理由在于藝術上有所謂三原則,即一統一,二變化,三協調。可以說,這三者正是章法關注的核心所在。

         首先應該說明的是,由于書體、幅式不同,章法變化的方式和程度各異。篆書、隸書和楷書主要是方格中求變化,因此,變化的程度相對平和,章法多呈重嚴謹之姿;而行書和草書的章法變化就極詭譎奇崛,甚至可以說,有一幅作品,就有一種章法。懂得章法不等于會創作,而不懂章法則難以進行藝術創作。因此,學習最基本的法則,懂得最基本的書寫格式,學習最基本的藝術規律,掌握最基本的章法理論,對學習書者和書法愛好者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章法的基本要求是要達到知黑守白,疏密得體,揖讓有致,顧盼生姿,把書法的節奏感再現出來,給人以美的享受。章法分為小章法和大章法。小章法是就單字而言的,它涉及到字內點畫與點畫之間的顧盼、避就、粗細、枯濕、濃淡、牽連、方圓、開合與轉接等技法;大章法所要研究的則是一行字、幾行字或一幅完整的作品,它涉及到幅式正文、結體、排列、款識、印章等方面的知識和通規。值此,我們重點研究書法大章法的問題。

    怎樣寫草書

    草書應該是一種結體嚴格、書寫規范的書體,這有別于任意潦草的亂寫。所謂:“草字離了格,神仙也不識”。這里的“格”,就是草書書寫的基本法則和規范。但是,我們仍能見到古今今草書家的書作中,有不顧字形而任意馳騁的結體,這是不值得稱道的風氣。

    草書分兩類:一是章草,一是今草。今草又可分為大草、小草兩種。小草相對平和,大草相對放縱。大草中更為狂放的就叫狂草。也有學者把草書分成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的,其實狂草和行草就是大草和小草,都可歸為今草。

    從字體上說:章草是隸書的草化,今草是今楷的草化。歷史上有一種說法;章草是漢元帝時史游創造的,今草是后漢張芝首創的。我們可以理解為;這二位先人,在這二種書體的整理、應用、推廣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如果推論由他們二位關著門獨自發明的,似乎有背歷史的客觀。

    二、         章草

    草書大約出現在兩漢時期,至今有二千多年。章草的出現完全是歷史上實際生活的需要:為應付大量文件的催要,當時是用隸書書寫文件,打稿時就采用一種簡便快捷的寫法,久之,這字體被大家所接受,于是乎就流行起來,形成了一種現在稱為章草的書體。后來隸書被其他書體所替代,因此章草沒能發展到十分成熟的階段也就跟著不用了。

    章草雖然也叫“草”,但與今草的寫法完全不同,它自有一套獨自的面貌。從大處來看,它的字是個個分開,互不相連,筆畫中間絕無牽絲縈帶。而且大小相仿,字距均勻,行間清晰,布列整齊。從體型上看,它不全象隸書橫扁取勢,已有豎長為型的發展。從用筆上看,已多不用隸書的蠶頭起筆,而有今楷、行書的順勢入筆。尤其寫捺的筆畫,更是盡可能發揮磔的寫法,甚至短小的可以改寫成點的地方,仍寫成波磔。但撇已不是隸書的寫法了,而是變成漸漸攏毫放鋒收筆,轉向今楷行書的寫法。章草在用筆上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在行筆過程中的折筆,改作圓轉的弧彎。這就省去了一些提按轉鋒的麻煩,提高了書寫速度。簡化筆畫上,把鄰近的筆畫連接起來,變兩筆為一筆,甚至把許多筆連接變成一筆。這樣,有些字形就有了較大改變,為了簡便,有些字甚至打破自左向右的書寫規則,直接從右向左書寫。而今草中有些字形的變化就是來源于章草,所以有的學者強調,要學好今草,就得先學習章草,就是基于這個道理。

    三、今草

    草書主要是以“簡化、從宜、易知”為目的,所以字體的變形可塑性很大,這讓書寫者根據自己情感的自由發揮有了極大的空間,但是這又讓欣賞者增加了辯認的難度。楷是規范,行是便寫,草是急書。其實“草如奔”的說法就較為形象地說出了草書的體勢特點。可以說;今草是在章草的結體基礎上,把橫折、豎挑、撇捺變為環轉。字畫中的方折,大多用圓轉去代替,同時基本去掉了波(撇)、、磔(捺)的隸書筆意。筆畫之間,有的以意構通(意到筆不到)或者以細如游絲的縈帶相連接。經過千百年的積累,前人為我們整理了一套草法規律;即連、省、變、代。

    所謂“連”,就是把兩筆或者更多筆連在一起的寫法。如“反”字,原需四筆,草書只有一筆便可。

    所謂“省”,就是把一些可以減少,而又不至于影響字的大略的筆畫省去。如“代”字省去第一筆、“少”字省去第三筆。

    所謂“變”,就是對原本的字型作適當的變化。如“為”、“意”。

    所謂“代”,就是經過以上諸種草法的錯綜復合,形成一些比較穩定的寫法,如同符號一樣,固定地代表一些偏旁,如“轉”、“就”、“朝”就用同一符號代表字的不同偏旁。甚至于完整的一個字或者二個字用一個符號代替。

    當然,這里介紹的只是草書的常見規則,并不能包括草書結體的所有規則,比如還有:留兩頭去中間、留外框去中間、縮短筆畫、易曲為直、改變筆順、重復符號等等書寫規則還需要我們在學習中不斷牢記、應用。

    四、         習草書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1、懸肘、懸腕是書寫草書的基本功。

    2、筆力不是用力下壓筆端而產生的。所謂筆力:是發自腰、臂、肘而達于手腕、手貫注于筆端的內在力量。這樣才能達到“力透紙背”的程度。

    3、草書的書寫并不要求快,先做到結體、筆畫到位,待熟練后自然能快。等到書寫熟練了,也應該“當遲則遲,當速則速”。大體上說,點、畫要慢;圓轉稍快。

    4、多讀帖。認識帖中要學的字,牢記結體、筆順,并熟練掌握。想寫的文字認真查對結體。千萬不可憑想象獨立創造。否則一定會弄出笑話來的。

    5、草書的總則雖然是“連、省、變、代”,連是第一位,但不是要求每字每筆都連,除了筆連,還有絲連和意連。

    6、草書的結體中,為求得連筆,每筆相連,一字中出現許多圓圈,顯得很熱鬧,這種做法被認為是低俗、淺薄,是決不可取的。如果真要寫出圓圈,也不要寫出一個個象圓規畫出的圓來。力求這些圓面貌各異,各不相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玩具酱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国产成人欧美日韩在线电影|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麻花传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色噜噜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系列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爱五月丁香亚洲综| 日本无遮挡吸乳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午夜福利| 亚洲男女羞羞无遮挡久久丫|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观看软件|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XXXXXHD亚洲日本HD| 手机看片AV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观看|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男同精品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日韩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成人亚洲av免费在线|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91|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色狠狠色噜噜AV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