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軒原創 久不見侄女,電話問及個人私事,嗔怪著婉拒,我當時亦不以為忤。
但后來向哥哥提及此事,哥哥不以為然,我卻突然沒有能像在侄女面前那般淡定,言詞間,大有我是親人我就該關心就該知道,我是姑姑我怕誰的意思。哥不置可否。 侄女年幼時,我總是他們的頭,現在長大了,聯絡得少了,自然不像兒時那般親密親切。關心仍在那兒,仍是那多,有時不知以何種方式表達敘說。 孩子大了,不能再如兒時一般看待,他們有權利選擇想說什么,愿意回答什么,而我做長輩的,不能依老賣老,認為我是你的長輩,我就有權知道,兒時的我反感這樣的態度,特別是對那些不是至親的長輩,判逆的想法至今記憶猶新:你長我一輩了不起呀?就想左右我呀?你不自重,就別怪我不敬……當時的我比現在的侄女還小,我現在怎么說了最易引起兒時的我反感的話?又驚又愧中。 孩子也有自已的隱私權,大于一定的年齡和相應成熟度,他們可以不說他們不想說的,做長輩的不能以關心為由,對他們有所強迫,或以親情綁架,這是對孩孑不夠尊重的表現,極有可能欲求其近,反間其遠。 尊重晚輩,向不斷成長的晚輩學習,爭取能跟上他們的層次,這樣才是長輩對晚輩的親近之道。晚輩在長輩無意識'’侵犯'’時,堅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但也盡量不讓長輩難堪,這是晚輩的氣度與風度,也是晚輩成熟的表現,這點,侄女比當年的我做得好。 漸老時,只有內心永遠保持開放通達,才能不與孩子們漸行漸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