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836—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市)人。唐朝末年、五代前蜀詩人、詞人。著作有《浣花集》十卷。唐初宰相韋見素后人,詩人韋應物四世孫。至韋莊時,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韋莊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齊名,并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韋莊四十五歲,在長安應舉。正值黃巢軍攻入長安,遂陷于戰亂,與弟妹失散。882年始離長安赴洛陽。四十八歲作《秦婦吟》。不久避戰亂去到江南,五十八歲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五十九歲登進士第,授校書郎。六十二歲被“宣諭和協使”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回長安后,改任左補闕。六十六歲,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朱溫篡唐,唐亡,力勸王建稱帝。王建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為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后終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七十五歲卒于成都花林坊。 這是詩人教育兒子投筆從戎的詩。 由于戰亂,韋莊一家過著動蕩流浪的生活。他的兒子從一生下來,就沒有受到正規的文化教育。見兒子一天天長大,耽誤了讀書學習的時機,從頭再讀書學習,感到已經來不及了,就鼓勵兒子從軍,到戰場上建功立業。 《勉兒子》 養爾逢多難,常憂學已遲。 辟疆為上相,何必待從師。 注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