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要早于佛教,道教造像是指造于廟堂、石窟等地供道教信徒供奉的神像,道教起初是不供奉神像的,僅有神位或壁畫。《老子·想爾注》云:“道至微,微而隱,無狀形象也;但可從其戒,不可見知也。”大概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興道教供奉神像。(圖為大英博物館藏明代三彩道教三清像:元始天尊瓷像。) ![]() 圖為首都博物館明代三彩:元始天尊像。 ![]() 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圖為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唐代老子像。 ![]() 圖為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唐代老子像。 ![]() 圖為鑄銅老子像。 ![]() 圖為鑄銅老子像。 ![]() 文昌帝君是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圖為清代德化白瓷文昌帝君像。 ![]() 圖為明代銅鑄文昌帝君像。 ![]() 圖為明代木雕文昌帝君像。 ![]() 真武大帝又稱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無量祖師,全稱真武蕩魔大帝,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現在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圣帝君”,簡稱“真武大帝”。明代以后,在全國影響極大,中國近代漢族民間信仰尤為普遍。 ![]() 圖為武當山博物館藏明代真武大帝像。 ![]() 圖為武當山博物館藏明代真武大帝像。 ![]() 圖為武當山博物館藏明代真武大帝像。 ![]() 圖為武當山博物館藏明代真武大帝像。 圖為武當山博物館藏明代真武大帝像。 關帝造像有政府引導的因素,明代嘉靖、萬歷二位皇帝信奉道教,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帝”。 清順治九年,政府又封其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自此,建關帝廟風勝,家庭供奉關帝也蔚然成風。 關帝造像多內穿鎧甲,外披戰袍,有站相亦有坐相。 關公不但被佛、儒、道三家尊為神,更被歷代皇帝加封23次之多,由“侯”加封至“圣”。 孫思邈為唐代著名道士,也是醫藥學家,被稱作“藥王”。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其被追封為“妙應真人”。 道教認為東南西北四海都有龍王管轄,叫四海龍王。 八仙是漢族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至明代《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
|
來自: 51106.1976 >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