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古以來,葡萄就是我們新疆當?shù)叵驓v代皇家帝王獻呈的貢品
它碧綠晶瑩,形似紡綞,顆粒均勻。皮薄無核,果粒飽滿,肉質(zhì)細軟,酸甜適口,滋味鮮美,香氣馥郁,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無農(nóng)藥殘留。并且利于攜帶和貯藏。
那么,新疆的葡萄干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據(jù)說,因為路途遙遠,古代時如何在長途運送中保鮮,是一個關鍵的問題。當時,吐魯番人是將鮮葡萄浸入戈壁淤水洼地的紅泥漿中裹上泥漿后,取出晾干,鮮葡萄有了一層“保鮮膜”,如此運送后,洗凈的葡萄復又鮮美,甘甜,飽滿如昔。
后來,為適應大自然的條件,維吾爾族人又想出將蜜蜂的蜂房移到了地上,用土塊和樹枝給葡萄搭建了最初的建筑——晾房
晾房就這樣誕生了
7月底,是葡萄收獲的季節(jié)
也正是晾制葡萄干的時候
葡萄晾房主要分土木結構和磚木結構兩種
各地因區(qū)域文化不同,建筑圖案也不同
吐魯番地區(qū)的晾房主要以土木結構
平頂和伊斯蘭建筑圖案為主
這些用來晾制葡萄干的平頂小屋是農(nóng)民們用自制的泥塊壘成的
吐魯番地區(qū)一年到頭難得下雨,這種泥塊做成的晾房因而很堅固耐用
看看這些土坯建成的葡萄晾房
門都開在蔭邊,以防止陽光直射
晾房的壁面上,留有一個個方形網(wǎng)狀花孔
那是用來通風的
其均勻的間距
不使陽光直射在垂掛的葡萄上
遠遠一看,像是“蜂房”
每間晾房約4平方米,高度也大都在4米左右
晾房的木椽上設有若干“掛架”
以晾掛葡萄
掛架離地面要有半米的距離
主要是便于通風和清掃掉落的葡萄
一般晾房掛晾鮮葡萄7—8噸,可收1—2噸葡萄干
當然,也有大一點的晾房,一次可掛晾鮮葡萄10噸,可收葡萄干3—4噸
在夏季,鮮葡萄在這樣的晾房里一般要經(jīng)過40多天的晾制,就成了風干葡萄干
用這種方式晾制葡萄干,既保留了葡萄干中的葉綠素,而且晾制出的葡萄干,其色澤也比較純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