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記憶理論介紹 記憶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它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不斷提高。快速記憶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技能,它可以成為一種人人掌握的基本學習手段。 形成記憶的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四個基本過程。識記是通過感知得到信息并在腦中留下印象的過程。保持是信息的編碼與儲存,再現和回憶都可以歸入信息檢索里來,這樣所有的記憶基本上要通過以下歷程:編碼、存儲、檢索。 根據信息存儲的時間長短的不同,可以將記憶分作: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時記憶又稱感覺記憶,是指刺激信息接觸到人的感覺器官而得到暫時的存貯。瞬時記憶保持的信息量較大,但它們都處于相對地未經加工的原始狀態。如果人不予注意,感覺記憶的信息一般在1秒以內便會喪失。經過加工和強化的感覺記憶信息可以轉化為短時記憶。短時記憶保持時間一般在1分鐘以內,且記憶的容量有限,記憶廣度一般為7±2個項目,超過這一廣度記憶很可能會發生錯誤。短時記憶的內容如經復述、編碼,就進入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信息主要來自短時記憶階段加以復述的內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長時記憶的容量是無限的,它的信息是以有組織的狀態被貯存起來的。 通過對記憶的過程和分類的分析可以得知形成長時記憶有三種方式:加深第一次記憶的印象、將記憶的信息與長時記憶相聯系、提高記憶的強度。加深第一次記憶的印象的主要方式是對記憶信息進行轉化,使其變為符合人的左右腦記憶特性的邏輯信息或形象信息,便于一次記住。將記憶的信息與長時記憶相聯系是將要記憶的信息與大腦中已保存的長時信息進行聯系,以便在想到該長時記憶時就能想起相聯系的記憶信息。提高記憶的強度主要是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描述的記憶遺忘規律在記憶信息遺忘前通過循環記憶和重復記憶的方式將其轉化為長時記憶。 按照心理學試驗結果,人類對于同類信息的記憶廣度一般為7±2個。當要記憶大量的有順序信息時(比如最強大腦中出現的100個百家姓、120個臉譜、648位大媽廣場舞、股票K線圖、5000位圓周率等),需要將大量信息拆分為7個以下的單元,必要時僅提煉一些關鍵字。在進行拆分后,再與大腦中熟悉的有規定順序的物體(比如身體的部位、順序的數字、有順序的地點、常見的短句等)進行聯系。由于人類對于形象信息的記憶效果比抽象信息要好(比如多年未見的朋友能認出長相但叫不出名字),所有大部分時候需要將抽象的信息轉化為形象的物體。 快速記憶的常見方法及舉例 下面介紹三種典型記憶方法和一些常見信息的記憶方法。 串聯法 串聯法是將要記憶的信息像鏈條一樣一環接一環的進行連接,這樣便能從一個信息聯想到另一個信息。例如要記憶東亞五國名稱: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蒙古,可記作:“終日寒潮猛”。串聯法適用于快速記住少量信息。在最強大腦節目中,范冰冰和佟麗婭完成趣味挑戰均用到此方法,該方法運用需要一定的分析和想象能力。 故事法 故事法是通過將記憶信息編成一個故事來進行記憶的方法。例如要記憶魯迅《吶喊》中的作品:《明天》、《端午節》、《孔乙己》、《阿Q正傳》、《故鄉》、《兔和貓》、《鴨的喜劇》、《一件小事》、《白光》、《頭發的故事》、《藥》、《狂人日記》、《社戲》、《風箏》,可將這些信息編成一個故事:明天是端午節,阿Q因為一件小事吃錯了藥使得頭發發白光,還給孔乙己的兔和貓買了只風箏。作為回報,孔乙己請他回故鄉看社戲——鴨的喜劇,使他大聲吶喊,還寫了篇狂人日記。故事法符合左腦思考習慣,能有效提高記憶效率。聽呂超博士(目前保持背誦圓周率67890位的世界記錄)說,他當年背誦圓周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故事法。 定樁法 定樁法是一種位置法(有的稱為記憶宮殿)引申出來的高級記憶法,主要原理是在腦中整理已經記住的有順序信息,然后變為圖像,作為樁子用。對要記憶的新信息,轉化為圖像后,和已經記住的圖像運用夸張的聯想和想象進行連接。這樣在回憶的時候,先回憶已經記住的信息,然后回憶聯想后的新信息的圖片,最后回憶出新信息。例如要記住十二星座,可以在身體上找出十二個“樁子”:頭發、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肩部、肘部、手掌、肚子、屁股、膝蓋、腳掌,然后在腦海中想象白羊站在頭發上,金牛角插眼睛,雙子騎在雙耳上,巨蟹挖鼻孔,獅子大開口,處女躺肩上,肘部夾天稱,手掌揉天蝎,射手射肚子,屁股坐魔蝎,膝蓋跪水瓶,雙腳踩雙魚。利用這種方式將記憶信息與樁子一一進行連接就可以記住大量的信息了。一般電視節目中涉及到的短時按順序記憶大量信息均采用此方法。 常見信息的記憶方法 數字 數字是一種抽象信息,直接記憶的效果較差,通過計算、諧音、編故事等方法轉化后能取得較好的記憶效果。例如某寢室短號為34659,不好進行直接記憶,但是如果轉化為有邏輯關系的34569,然后與原號碼建立聯系,記憶難度就會降低,或者將其諧音為“扇死綠蜈蚣”也便于記憶。對于長數字可以通過先拆分再轉化的方式記憶。例如某手機號碼為13928439048,可以拆分為139、284、390、48四段,再轉化為“一身酒”、“二巴士”、“三酒瓶”“死吧”,然后將四段連接成:某人一身酒站在兩輛巴士上面抱著三個酒瓶死了。這樣便可記住該號碼。 人名 人名記憶包括人的記憶、名的記憶和兩者的對應三個過程。人的記憶主要包括記住相貌、職業、習慣、服飾等突出的人物特征。名的記憶需找出名字中利于聯想和記憶的特征。人和名的對應是將人和名的特征建立聯系,做到緊密對應。例如某市報社記者叫王海楠,可以利用其職業特征和名字特征進行聯想:市報社的記者工作很忙,總往海南(諧音為王海楠)跑新聞。 文章 對于大段的文章可以采取先拆分再連接的方法記憶。例如《道德經》分為81章,可以從每章中抽出幾個關鍵詞,再用定樁法與81個“樁子”進行連接,這樣就可以記住整部書了。 從以上的舉例中可以得知,我們越關注記憶的過程,越多的運用想象力,充分的運用左右腦的特點,就能取得越好的記憶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