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一下《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這個篇名,我們分別來講一下什么是四氣,什么是調神。所謂四氣,開闔升降、生長收藏、春夏秋冬,這個是氣機運化的一個大概的規律(延伸閱讀:《從升降開合看人體氣機》)。“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這是《周易》里的一句話。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氣的往來變化,無非是四氣、四時嘛。我們觀天象,法天時就可以發現這個大自然春夏秋冬給我們無限的啟示,成住壞空、生長收藏、生老病死,無非是四氣組成。春氣生、夏氣長、秋氣收、冬氣藏,那么我們能從四時中領悟到生長收藏的道理,對我們認識氣機、認識我們的生理、乃至我們的身心和我們的為人處世都是大有裨益的。
這個“四氣調神”,它沒有說“四氣調形”也沒有說“四氣調氣”,而說的是“四氣調神”,這是《四氣調神大論》的眼目、精華核心所在。所謂的“四氣調神”,觀察四氣的生長收藏的變化以調御自己的心神,以符合自然運化的規律,這個就是“四氣調神”。你看這里面沒有涉及到形。神氣我們講過是自然存在的,里面涉及到兩個,一個是氣一個是神,通過觀察整個萬物氣機變化,我們順應這種變化來調節我們的心神,就是四氣調神。
調神非常重要,神氣形三者不相失不相離是整個存在的現象,它們三者發生著種種的變化,主宰著我們整個的世界。神統氣、氣化形,這是一脈相承的。同樣神依氣、氣歸形這個又是互相依賴的,所以說我們學中醫也好、處事也好、養生也好,對神的調養至關重要。其次是調氣,再次是調形。那么很多人練健美操也好鍛煉身體也好都是在形體上下功夫,這是鍛煉枝末,當然枝末我們不可偏廢,既要鍛煉形體同時又要調氣機,但更重要的是神氣的保養。
這個很多中暑都是因為里氣啊,身體素質不好,遇到這種情況就更不好了。像很多坐車暈車一樣,往往暈車的都是素質差的(延伸閱讀:《從中醫角度解暈車》),他本身這個身體的穩定性就差,氣血不充沛,坐上車一晃蕩,在一個動蕩的環境當中,使整個身體失衡,產生了嘔吐眩暈的現象。那么怎么辦呢?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就是臨時的解暑不如平時的多積精存神,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也不是說要吃更多的補藥。平時少思寡慮,多開心,起居有節,張馳有度,勞逸結合,慢慢慢慢地每一天積攢一點,半年以后,你的身體就會有一個大的改觀。這個需要堅持,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幾天的堅持精神,你的身體不可能從一個不好的狀態調到一個好的狀態。
我記得原先老人說過嘛,你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你不可有一個好的身體,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也就是我們養好我們自己的身體在于平時的一點一滴,沒有靈丹妙藥,以為做一個手術你的病就能夠好,這個不可能。我們講過人是由氣組成的,手術只是把形體拿掉了,就是拿掉形體的同時可能帶走了一些氣,但是這個氣是由神發出來的,你這個神還在,胃潰瘍做胃手術,以后還是喝酒吃肉,你這個這胃還是好不了。所以說要從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做起,你才會有一個好的身體,就是說吃藥只能解決細枝末節的問題,可以吃一些藥調補一下,但不要把藥當做主要的治病的手段,也不要說是到處找什么名醫專家啊,他不能解決你自身的身體問題,還得要靠自己。
其實治病啊,常見病就五個方子,五個方子加減就可以。這五個方子都和人身之氣相近,不會出大的偏差,再隨癥加減,完全夠用。五個方子是不是《傷寒論》上的方子呢?給大家說不是,但是是《傷寒論》的理。那五個方子足夠應付常見疾病。沒有必要用那么多方子,用藥大概50味藥,可以解決大多數常見病。
但就是由于現代人們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緣木求魚,導致現在開方子五花八門。本都失去了,抓的都是末梢,良將都不用了,用的都是毒藥。君子退,小人進啊,虎豹豺狼蛇蝎全都來了,禍害人民嘛,誰是人民啊?就是你的氣血啊,你的精氣神嘛,上來都是禍害你精氣神的東西。那五花八門,各顯神通,各種妖怪,全都出來了。大家說妖怪,什么是妖怪啊?不是《西游記》上演的戴個頭套的那個妖怪,妖怪就存在我們現實當中,不一定指的人,你們開的方子里面就有妖怪,很多方子堂而皇之都上教科書了。
原先有個朋友,也是搞中醫的,搞了一個什么啊,搞了一個螞蟻酒,大螞蟻,大黑螞蟻,加了幾味中藥,天天喝,他說喝得他神采奕奕。大家想想,螞蟻是什么東西啊?螞蟻是走竄之物,走哪兒的啊?走腎經的走竄之物,那么你說他吃得神采奕奕,把什么都吃出來了?和激素一個道理,把腎精都吃出來了,都走竄出來了。那就相當于什么呢?就相當于一個油燈,捻啊,你挑得亮亮的,你看著很亮,那油啊很快就耗光了。現代人不辨忠奸,不辨正邪,真像屈原說的那句話啊:“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什么叫黃鐘毀棄啊?黃鐘是重器,是音樂中的重器,代表正聲,黃鐘大呂嘛,黃鐘鑿了,那用什么來彈啊?瓦釜雷鳴,瓦罐,天天在那兒敲那個瓦罐。
“(男子)八八,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素問·上古天真論》
這個腎氣衰,天癸竭,當然是齒發皆去嘛,牙齒掉光了,頭發也都落了,這像樹木到了秋天,秋風掃落葉嘛,精氣衰而內斂,陽氣不能發越于外。所以說繁華景象都消退掉了,整個的人精氣神內斂,眼睛也摳摳地向里去了,耳朵也聽不到多少聲音了,牙齒也壞掉了,鼻子也不聞香臭了,四肢解墮,走起路來也不方便了,腸胃功能也出問題了,整個各個零部件都出了問題。
精氣內藏,衰而藏,如果他這個時候衰而不藏,那麻煩了。所以說老年人戒之在得嘛,老了老了,不能是再游于外,比如說經常看電視啊,聲光電色啊,也去享受,又是不斷地學習又是不斷地看書,又是創作,這些都是加快精氣的衰老。那么到了衰弱時就應該精氣內藏,不應該向外發用,如果這個時候還是耳聰目明,那說明兩方面:第一你可能精氣還足,所以耳聰目明;另一種情況,你精氣過度耗用,導致該閉的沒閉住,反而會加快你的衰老。比如耳朵聾了還戴一個助聽器,眼睛花了還戴一個老花鏡,繼續使用,自己枯竭了還不知道節制反而還更加外用。所以說老人忌得,就是不要再去獲得外來物質的滿足,而應該退藏于密,退藏到自己身體最秘密的那個地方,使自己的精氣得以保存,那么活的更長。
所以說這里面跟大家說一下,這老年人啊,要告訴老人家,忌之在得,少年忌之在斗嘛,血氣方盛,不能斗狠;老年人氣血方衰,不能過用,要養精蓄銳,保精全神,使自己精氣能夠耗散得更慢些。那么如果你這時候還要,老演員還是風餐露宿地拍電影啊,老頭兒還要去炒股啊,這林林總總啊,都不是一種正確的養生辦法。
▌特別推薦:「德明小院奉老湯」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給爸媽寄回一份健康,一份關懷與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