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八面廳,好聽的名字,但和安徽黃山無關。其在義烏上溪鎮黃山村,這個清代的私家宅院,卻是一個徽派的“四水歸一”式建筑群,無形中又和安徽有所牽掛,其實皖南、浙中、贛東北山水一脈相連,運作同屬一個文化體系。
從上溪鎮到黃山村,一路10公里,要經過很多村子,而這些村子都傍依在巖口水庫邊,這個大躍進的產物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沉淀,已和旁邊遍植桃樹的“桃花塢”景區融合一體,豐饒了這一帶村子的景致。 

查考資料:黃山八面廳是國務院第五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序號290,分類號96,清朝時期的古建筑


富貴有余


渭水文王訪子牙


事事平安
八面廳在黃山五村里,前臨凰溪,后枕沙帽尖山,原名振聲堂,中軸線上分布有花廳(遺址)、門廳、大廳和堂樓4座廳堂,兩旁的偏院還有4座廂廳,共8座廳堂,顧名思義八面廳。花廳在建筑群的最前面,早在太平天國年間已毀,現只殘存有磚地和零散的石礎,所以八面廳的現狀只剩七面廳。
另一說,因堂內有八個廳、八豎旗桿、外墻四周有八頭門戶出入而俗稱八面廳。 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二十二日,花廳(花園)被付之一炬,門廳正立面部分石雕被毀,1942年南拱門被毀。現存門廳、大廳、堂樓及兩側的三合院保存良好。2004年,國家文物局和義烏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對黃山八面廳進行了全面的、保護性修繕整治工程。
現存建筑的平面近方形,分為三路六院,共56間,建筑面積約為2600平方米。黃山八廳的建筑規模宏大,布局結構獨,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花廳、門廳、大廳、堂樓,中軸線南北兩側分別有兩個三合院朝向中軸線,中軸線上的四座廳堂與南北跨院的四座廂形成八座廳堂,故俗稱“八面廳“
其余七座廳堂基本保存完好。門廳、大廳是整個建筑的核心,是陳氏族人祭祀、聚會、議事和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所以規模宏大,用材考究,布滿了精美的石雕、磚雕和木雕。堂樓為內室,作為居家客廳。南北跨院為分房住宅,略顯質樸,其東西兩院又有區別:東院有正房七間,底層居中的三間為敞開廳,是會客、議事的場所,照墻有石庫門與門廳、大廳相通;西院有正房五間,明間作中堂布置,廂房前有穿廊通往中路建筑。在結構上,每座院落都有廳堂、正室、廂房、走廊、天井等,自成系統,各自獨立又相互連通。整體布局嚴謹、規整、對稱、功能合理、尊卑有序,具有清中期浙江民居的典型特征,體現了中國傳統宗法制度下的倫理觀念與家族生活習慣。
花廳遺址在建筑的最前面,原有樓房11間,呈“一”字形排列,隔天井與門廳相望。花廳前為花園遺址。將花園置于建筑的最前面,有別于中國傳統建筑中前宅后園的常見做法 八面廳規模宏大,按傳統建筑中軸對稱,以一條主軸線兩條副軸線布局,形成外側天井對內側天井圍合之勢,現存共有左右各兩個、中軸兩個天井,中軸用材碩大,木雕工藝精湛,兩側次之,體現了以中為主的哲學理念,尊卑有序。此布局格式在東陽民居體系里時有見到,布局思路竊認為是為了解決屋面排水問題,在大型木結構建筑群落里相連接房屋屋面受用材限制,屋面通常是金字型,兩個金字90度銜接之間形成兩個挖溝,一個向內一個向外,向內的挖溝必須有天井負責排水,故形成八面廳的圍合整體布局。
東陽木雕清中期進入鼎盛,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由粗曠到精細,注重透視和視角效果,合理利用光的角 度營造明暗效果

麒麟送子 
左加官晉爵,右平升三級。

老子西出函谷關


蠻人貢象 

八面廳其由閩籍當時在義烏的火腿商人陳氏所建,陳子寀籌劃出資,其次孫陳正道設計,其長孫陳正啟主持營建,祖孫竭心盡力,打造出了有博物館味道的家祠廳堂。當時光規劃就用了3年,建造從嘉慶元年(1796年)開始,綿延持續了18年,這個跨世紀的工程,耗資靡巨,不惜工本,惶煌然鍛造出了磚木石“三雕”作品。 




冬瓜梁型制作柱子間的短梁

格扇門


這個建筑群可以和黃山呈坎的羅東舒祠媲美,羅祠的年代為明,在木料上柱子為金絲楠木,勝八面廳一籌。而八面廳柱子為香榧木,梁架的選材則和羅東舒祠一樣均為香樟,但在雕刻工藝上,則能和羅祠并駕齊驅。整個建筑群無材不雕,無雕不精,大處簡約明快,小節繁縟精密,攻心之作,觀者沒有不震撼之理。 




門廳的柱子下部承載件——柱礎。一般建筑的柱礎就是圓形或方形的石頭,表面簡單不雕琢,而八面廳的柱礎也都雕刻有精美的花紋圖案



三雕中木雕首當其沖,獨占鰲頭,磚雕、石雕次之,木雕是東陽木雕巔峰時刻的代表作,淺浮雕、高浮雕、鏤空雕、圓雕、雙面雕、平雕、線刻等等技法,輪番上場,演繹著華美。這些所有的雕刻都滲透著中華傳統的精髓,主人積極的消弱了商人重利輕文的表象,將歷史文化信手拈來,加以擴大和釋放。 







門廳柱子上的雀替,左右成對稱狀

精細繁復的雀替結構及精美的木雕圖案花紋
從雕刻的內容來看,包羅萬象,人物、動物、植物都有故事描述和寓意。雕梁畫棟間,都有著曾經主人對生活的感悟和世間哲學的表達。做人清白、富貴滿堂、年年有余、四季平安、家族和睦、和氣生財等等,將建筑細節幻化成人生理念,是期待、傳承,也是一種和諧。 



雕絳環板上雕的天波楊府

神童劉海手持蒲鞋



邊廊明間外檐4只牛腿上雕的都是神童劉海的形象,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神童都笑容可掬,活靈活現,生動逼真,令人叫絕。如果你感興趣,請親臨現場去欣賞第四只牛腿吧
黃山八面廳是個幸運的一個宅院,后來它成為糧庫,從而從容的躲過了“破四舊”災難一劫。義烏只有2個國保,一個是石頭的宋代古月橋,另一個就是木頭的清代八面廳,但它們都是義烏寂寞的地方。偏處有遺珍,價值只有人識得,存在的意義就會有。 
雨中的山間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