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類方講傷寒》——瀉心湯類方二

     允峯 2022-10-05 發布于黑龍江

    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瀉心湯類方,今天學習生姜瀉心湯。

    【生姜瀉心湯】
    生姜(切,四兩) 甘草(炙,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洗,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生姜瀉心湯與半夏瀉心湯的區別在于增加了姜的用量,并且是同時使用了干姜和生姜。四兩生姜加一兩的干姜,姜的用量為5兩。

    干姜和生姜主治基本相同。《神農本草經》: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雖然主治相同,干姜和生姜還是有區別的。從藥性上說,生姜含水量大,干姜熱力比生姜大,因此,干姜“熱”而生姜“大溫”。另外最主要一點是,干姜偏于溫里而守中,生姜偏于發散表邪而降逆。本方干姜與生姜同用,發揮各自的優勢,相輔相成。

    與半夏瀉心湯相比,生姜瀉心湯增加了臣藥姜的用量,因此,針對的病證寒熱性質沒有變化。陽性藥多于陰性藥,對治的是寒熱并見,寒多熱少的病證。在六綱上,屬厥陰病。五證上,為陰痞證。

    由于姜的藥量的增加,對治的癥狀有所不同。生姜瀉心湯證在寒熱互結成痞的基礎上,太陰水飲更盛,因此,加大了對治太陰虛寒水飲的姜的用量。半夏對治心下痞硬,同時降逆止嘔。干姜偏于溫中,生姜偏于降逆止嘔,治療腸澼下利。

    因為主癥沒變,仍以半夏為君,臣藥干姜與生姜并用,加大用量,增強溫中化飲之功。佐使藥的使用,與半夏瀉心湯相同。佐藥炙甘草和大棗,甘滋生津,固護中土胃氣。使藥黃芩、黃連清陽明熱而治療協熱下利。人參清溫熱的同時,還能養津液,兼具佐藥的護養胃氣作用。我們再看看生姜瀉心湯的條文。

    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宋157)

    傷寒指太陽或者少陰傷寒,用汗法治療,汗出表證解除了,但是出現了心下痞硬、噯氣和下利。根本原因是患者平素內有寒飲,發汗不當,過汗造成了胃中津液不足,寒飲上逆,水熱互結于心下。

    “胃中不和”指陽明里熱,“脅下有水氣”指患者素有太陰虛寒水飲,因此,是典型的太陰陽明合病,屬厥陰。病位在太陰和陽明,病理是寒熱錯雜,寒多于熱,因此,六綱為屬厥陰病。五證是寒熱互結的痞證。水熱互結于中焦,水飲上逆則“干噫食臭”。

    噫,噯氣,飽食或積食后,胃里的氣體從嘴里出來并發出聲音,“食臭” 指夾雜食物的味道。下趨則“腹中雷鳴下利”,是因為中下焦水飲盛,肚子“咕嚕咕嚕” 響,肚子一響,馬上就要腹瀉,會伴有腹脹、腹痛出現。瀉心湯類方用藥變化不大,為了加深印象,我們再復習一下藥癥。

    君藥(主癥)
    半夏性大溫,對治寒涼證。《神農本草經》: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半夏是治痞的圣藥。開痞散結除滯,降逆的作用也很強。對治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鳴下利。

    臣藥(兼癥)
    干姜,性熱。生姜,性大溫
    《神農本草經》: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干姜偏于溫中,治療腹中雷鳴下利,生姜偏于發散表邪而降逆,治療干噫食臭,降逆止嘔的作用明顯。干姜與生姜優勢互補,相輔相成。半夏與姜相互配合,療效倍增。

    甘草 平 甘滋
    《神農本草經》:主五藏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腫,解毒。久服輕身延年。

    大棗 平 甘滋
    《神農本草經》: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

    兩味使藥性質平和,甘滋生津,固護中土胃氣。

    使藥
    黃芩,苦寒。

    《神農本草經》:主諸熱黃疸,腸澼泄利,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水熱互結,多見協熱下利等癥狀。黃芩可以清熱利水(“逐水”),對治“腸澼泄利”,還能破血化瘀(“下血閉”)。

    黃連,大寒。

    《神農本草經》: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利,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

    黃連治療“腸澼腹痛下利”,對水熱互結導致的下利,療效卓著。黃芩、黃連清陽明熱,止利。

    人參涼,甘滋。

    《神農本草經》:補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人參清溫熱的同時,還能養津液。人參,除了作為使藥出現以外,因其甘滋,還兼帶有佐藥的護養胃氣的作用。

    小結:生姜瀉心湯主治的病證為太陰陽明合病,寒證多,熱證少,屬厥陰病。五證為典型的痞證,按照陰陽細分,為陰痞證。生姜瀉心湯證的主要癥狀是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鳴、下利。兼癥可見惡心、嘔吐,腹痛,口干口苦,心中煩躁等。
    我們看一個醫案。

    高血壓、失眠案

    王某某,女,56歲。初診時間:2015年1月7日
    主訴:頭暈頭脹兩周余
    現病史:高血壓病史4-5年,服用倍他樂克、拜新同各1片,血壓維持在150/90左右。近日因治療牙病而血壓升高,現服倍他樂克、拜新同各兩片,血壓仍160—170/105左右。失眠病史十七八年,每晚服三片安定。

    刻診:頭暈頭脹,失眠,心煩,口苦,口干口渴,喜溫飲。心前區不適,咽部堵悶感,心下痞痛脹滿,饑而不欲食,噯氣,腹脹腸鳴,矢氣則舒,大便日2-3行,溏瀉不爽。小便淡黃,排尿時有熱感。頸項僵硬,冬天畏寒,足涼,手溫,陣發汗出,時有下肢酸脹不適。
    舌脈:舌紅苔白厚。脈右沉細弱,左沉弦細。

    辨證:六綱:少陰太陰厥陰陽明合病,屬厥陰;五證:陰痞證
    方證:生姜瀉心湯、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

    處方:
    姜半夏40 生姜40  干姜10   黃芩30 
    黃連10   黨參30  炙甘草30 大棗30 
    茯苓40   桂枝30  生白術30 黑附片30 
    赤芍30         
              7付,1日1付,分2次,水煎服。

    :再次說明,漢傳中醫所使用的半夏應為生旱半夏,附子為生附子。但由于所在醫院藥房沒有生旱半夏、生附子,只能用制半夏和制附子,另外人參用黨參代替,大棗按克付藥,不是按枚(個)。

    患者舌質紅為有熱,苔白厚為水飲,脈沉主里,脈細弱為津液不足,脈弦為水飲盛,綜合舌脈體征初步判斷該患者的病證為寒熱錯雜,以寒為主,六綱為厥陰病,五證為痞證。

    具體分析一下癥狀。

    “冬天畏寒,足涼,頸項僵硬,下肢酸脹不適”——少陰病。

    “心下痞痛脹滿,噯氣,腹脹腸鳴,大便日2-3行,溏瀉不爽”——這幾個癥狀即“痞、嘔、利”,是典型的痞證,便溏也是屬于陽明熱偏重,夾有太陰水飲的協熱利。

    “頭暈頭脹,喜溫飲。心前區不適,咽部堵悶感”——太陰病水飲上逆。

    “失眠,心煩,口苦,口干口渴,排尿時有熱感”——陽明病里熱證

    “足涼手溫”——上熱下寒,為厥陰病

    “饑而不欲食”——為厥陰病

    “陣發汗出”——厥陰中風,桂枝湯證。

    陣發汗出,是中風證參與,但脈象不浮,而是脈沉,又有“足涼手溫、饑而不欲食”的厥陰病表現,所以不是太陽病中風證,而是厥陰病中風證。

    大家還記得吧,高珊珊老師講桂枝湯可以治療太陽病中風證,也可以治療厥陰中風,因此,這個患者還有個桂枝湯證。說實話,當時我并沒有注意到這一癥狀,也沒有想到要合方用桂枝湯,是在整理醫案時注意到,生姜瀉心湯、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三方合方已經含有桂枝湯了。因此,是少陰太陰厥陰陽明合病,屬厥陰病。五證為陰痞證。我們要在治療屬厥陰病的陽旦類方中選擇方證。

    選擇方證的依據:

    “心下痞痛脹滿,饑而不欲食,噯氣,腹脹腸鳴,矢氣則舒,大便日2-3行,溏瀉不爽,失眠,口苦,口干口渴,排尿時有熱感”——生姜瀉心湯證

    “冬天畏寒,足涼,頸項僵硬,下肢酸脹不適”——真武湯證

    “頭暈頭脹,喜溫飲。心前區不適,咽部堵悶感”——太陰病水飲上逆,苓桂術甘湯證。

    真武湯、苓桂術甘湯后面會有老師詳細講解。

    二診:2015年1月14日
    刻診:患者詳細記錄每天血壓,每日三次。從服用第二劑藥開始,除一次血壓在141/90之外,其余均在120/75-130/80之間。已經自行停服所有西藥降壓藥。除失眠外,頭昏頭脹,心煩,口苦,口干口渴。心前區不適,咽部堵悶感,心下痞痛脹滿,饑而不欲食,噯氣,腹脹腸鳴,排尿時熱感、畏寒足涼均明顯好轉。汗出減少,矢氣多。大便日1-2行,基本成形。
    舌脈:舌紅苔白厚。脈右沉細弱,左沉弦細。

    辨證:六綱:少陰太陰厥陰陽明合病,屬厥陰;五證:陰痞證
    方證:生姜瀉心湯、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
    處方:
    姜半夏40 生姜40  干姜10   黃芩30 
    黃連10   黨參30  炙甘草30 大棗30 
    茯苓40   桂枝30  生白術30 黑附片30 
    赤芍30         
         7付,1日1付,分2次,水煎服。

    三診:2015年1月21日
    刻診:睡眠有所好轉,但患者多年服用安眠藥,已經形成了藥物依賴,有時還需要服安眠藥1-2片,囑逐漸減少安眠藥的服用量。
    舌脈:舌紅苔白略厚。脈沉弦細。

    辨證:六綱:少陰太陰厥陰陽明合病,屬厥陰;五證:陰痞證

    方證:生姜瀉心湯、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

    處方:

    姜半夏40 生姜40  干姜10   黃芩30 

    黃連10   黨參30  炙甘草30 大棗30 

    茯苓40   桂枝30  生白術30 黑附片30 

    赤芍30         

    7付,1日1付,分2次,水煎服。

    四診:2015年3月25日
    因為離我院較遠,在家附近醫院照方子拿藥,過年期間停服中藥。睡眠每晚5小時左右,偶感入睡稍困難,已經不再服用安眠藥。血壓控制可,未服用降壓西藥。余無明顯不適。不想再服湯藥,服中成藥善后。幾個月后曾介紹其妹夫來診,已經停服中西藥,血壓一直較穩定,在正常范圍之內。

    生姜瀉心湯與半夏瀉心湯對治的病證均為太陰陽明合病,屬厥陰,五證為陰痞證。因為組方中姜的用量有所不同,主治的癥狀也有所不同。“痞、嘔、利”三個癥狀為兩瀉心湯共同癥狀,半夏瀉心湯證偏重于痞、嘔,而生姜瀉心湯證偏重于嘔、下利。

    本案患者不僅有生姜瀉心湯方證,還有明顯的少陰病參與,太陰病癥狀體征也很明確,并且有厥陰中風桂枝湯證參與,單純的生姜瀉心湯不能很好對治,因此需要采用合方治療。三方(實際上是四個方)合用,針對病機,方證相應,療效滿意。

    今天內容不多,就講這些吧。謝謝大家!

    『主講老師簡介』

    劉衛紅,中醫執業醫師,師從漢傳中醫創始人中醫名家劉志杰先生,為劉志杰老師嫡傳弟子。北京漢傳中醫研究院研究員、高級講師。現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本科及碩士均就讀于遼寧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專業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高清成人av在线|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国产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A|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影音先锋2020色资源网|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al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国产精品自拍午夜福利|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 手机看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男女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成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色狠狠色婷婷丁香五月|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亚洲成人av在线高清| 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 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 免费人成网站免费看视频| 欧美大胆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