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副作用小的降壓藥?我在門診常見到不少高血壓患者因為擔心降壓藥物的副作用,認為“是藥三分毒”,不愿意服用降壓藥,尤其是新診斷的高血壓患者,這降壓藥的副作用到底有沒有這么可怕? 降壓藥的益處遠大于副作用 降壓藥誤區一:“是藥三分毒”不愿用藥 有些患者看藥品說明書有副作用就不敢服藥,降壓藥的益處是非常明確的,藥物的副作用發生率是很低且較輕的,遠比高血壓帶來的危害小。 降壓藥誤區二:不聽醫囑自行停藥 有的患者只要無癥狀,就不吃藥了,或者出現了不良反應后就自行停藥、換藥。其實這些都是片面的認識和錯誤的做法。高血壓不堅持吃藥控制所帶來的危害是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 副作用不一定有害 副作用≠不良反應: 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這兩個概念很接近,但還是有區別的,簡單地說,副作用的概念更廣,副作用不一定有害,而不良反應是有害的; 副作用: 指應用治療量的藥物后所出現的治療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 不良反應: 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應用藥物預防、診斷或治療疾病過程中,發生與治療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 另外,不按正常用法、用量應用藥物所產生的反應嚴格地說也不能稱為不良反應。 副作用的“妙”用 高血壓患者們擔心的副作用其實應該稱為不良反應。比如有一種降壓藥叫緩釋異搏定,部分患者會有便秘副作用,而用在伴慢性腹瀉的高血壓患者身上正好有治療作用,這就不能叫不良反應了。 嚴重不良反應僅在特定條件下才發生 醫生在應用藥物前會詳細詢問患者相關病史,當然如果不存在相應的禁忌癥,則無需過于擔心,一般不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一些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僅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發生,如: 1.β阻滯劑類降壓藥 代表藥物: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 不良反應一:哮喘發作 只有在哮喘體質的人身上才會誘發哮喘發作,一般人不會出現; 不良反應二:心臟停搏 在伴有心動過緩、II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患者身上應用,會有心臟停搏的危險。因此哮喘、心動過緩、II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就是β阻滯劑的禁忌癥。 2.普利類和沙坦類降壓藥 代表藥物:貝那普利、培達普利、咪達普利、氯沙坦、纈沙坦等; 不良反應:可導致胎兒畸形,故對孕婦絕對禁忌。 3.噻嗪類利尿劑 代表藥物: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 不良反應一:誘發痛風 可升高尿酸,誘發痛風發作,故痛風患者禁用。 不良反應二:引起過敏反應 對磺胺藥物過敏者應用噻嗪類利尿劑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故可用襻利尿劑(呋噻米、托拉噻米等)代替。 常見降壓藥不良反應有哪些? 1.鈣拮抗劑類降壓藥 鈣拮抗劑類降壓藥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貝尼地平等,不良反應主要有踝部水腫、牙齦增生、面紅、心動過速等,但不同鈣拮抗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不同的,拉西地平、貝尼地平相對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2.普利類降壓藥 普利類降壓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刺激性干咳,夜間尤甚,平均發生率20%左右,而咪達普利相對較少。 3.沙坦類降壓藥 和普利類降壓藥相比,沙坦類降壓藥的干咳不良反應則更少,與安慰劑類似。 4.β阻滯劑類降壓藥 β阻滯劑會引起疲勞、乏力、嗜睡等不良反應,故司機慎用。 5.利尿劑類降壓藥 噻嗪類利尿劑可升高血脂、血糖,降低血鉀,而這些不良反應與利尿劑劑量大小關系密切,可通過減少劑量、加用保鉀利尿劑或補充鉀離子的方法抵消這些不良反應。 什么降壓藥副作用小? 1.副作用因人而異 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中指出,任何一種降壓藥都可能有個別人不能耐受。 2.不良反應只是個別 藥品說明書上列舉的不良反應,是臨床上長期應用該藥發現的各種不良反應的總結,一般僅占1~5%,所以并不是每個患者在用藥后都會發生。 3.不良反應停藥后可自行消失 而且降壓藥的不良反應大多是可逆的,停止用藥后不良反應可逐漸消失。 4.不良反應可聯合用藥抵消 有些降壓藥的不良反應還可以通過聯合用藥來抵消,如長期服用鈣拮抗劑出現踝部水腫后,可通過聯合小劑量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使用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或利尿劑,既可消除水腫,也能增強藥物的降壓作用。 降壓藥的副作用不可怕 總之,降壓藥的副作用并不可怕,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嚴格控制在適應癥的范圍內使用,一般都是安全的。即使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達到既降壓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又使藥物副作用降低到最小的理想狀態,從而可長期堅持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