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暴走族、太極拳……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掀起,健身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可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運動損傷也日益增多。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關節、運動醫學病房副主任李彬教授表示,“相比五年前,現在來醫院檢查運動損傷的患者多出25-30%。” 開春后,沈城老百姓也紛紛把健身提上日程。李彬表示,運動前一定要注意科學的運動方式,避免不同運動造成的損傷。 運動方式:瑜伽 容易損傷部位:半月板 練習瑜伽要注意適可而止,練瑜伽受傷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運動過度。如學瑜伽時常常要做扭曲關節的動作,如果平時沒有鍛煉、沒有掌握瑜伽鍛煉的要領,勉強完成動作容易受傷;還可能導致關節太松,影響運動或走路的穩定性。“最容易損傷的部位就是半月板。”李彬介紹,半月板損傷會引起關節的病變,持續性疼痛,而這些很難逆轉。 建議:腰椎間盤突出、嚴重心血管病、關節有問題者慎練瑜伽。瑜伽中有很多需要彎腰的動作。這些動作會加重腰椎間盤突出。此外,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比較嚴重的人群在做瑜伽時,有可能充血引發并發癥;風濕、類風濕、風濕性關節炎等人群,如果沒有治療好就去拉筋,不僅容易發炎,更可能撕裂。李彬建議,初學者一定要適度運動,出現疼痛立即停止,持續疼痛必須檢查治療。 運動方式:廣場舞 爬山 容易損傷部位:膝關節 天氣暖了,許多老年人又開始跳起廣場舞。一些老年人長期跳舞過度,導致膝關節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下蹲困難、關節內彈響等癥狀,就是廣場舞導致的運動損傷。爬山是很多骨科醫師都不提倡的運動,因為它最傷膝蓋。 建議:廣場舞不要超出自己體能去跳,一定要適可而止,防止膝關節損傷。而爬山頻率不要太高,特別是天氣寒冷時,關節血液循環差,對關節磨損更大,最多一周爬一次山,且別超過2小時。爬山時要注意選擇坡度不陡的、緩的山爬。由于能將體重均勻分散于整個膝關節,因此平緩的山坡比山中修建的水泥樓梯對膝蓋的損傷小一些。 運動方式:籃球 羽毛球 容易損傷部位:肩膀 半月板 球類運動中經常有一些驟停、急速起步動作,下肢會突然加速或突然減速,同時伴隨著轉向,就可能使膝關節內部瞬間產生一股很大的壓力,傳導到半月板上,可能會導致半月板損傷和撕裂。半月板的損傷無法在X光片上顯現,需要進一步做磁共振檢查才能確診。 一些市民在打完羽毛球、籃球等后出現肩膀疼,不動也疼的癥狀,以為休息一下會好,但實際上損傷已經產生了。現在所有運動損傷的疾病中,最容易受傷的是肩關節,因為在全身所有關節中,只有肩關節可以進行360度大幅度的動作,在打球揮拍、扣殺等動作時,肩關節是很容易受傷的。 建議:市民在進行球類運動前一定要充分熱身,讓關節和肌肉活動開,防止運動幅度過大拉傷肩關節,以及造成半月板損傷。 運動方式:太極拳 容易損傷部位:半月板 腰部 李彬表示,由于太極拳有很多下蹲姿勢,打太極拳時,膝關節處于半屈狀態,關節腔內壓力增高,下蹲的姿勢過大,可能引起腿部酸痛、抽筋,甚至半月板損傷。此外,太極拳也容易導致腰部扭傷。市民在扭傷的一瞬間并沒有覺得很重,但正是因為扭傷沒有劇烈疼痛等表現,所以大多數患者會忽視問題,以為養一養就好了,這是很危險的。其次,這種扭傷在普通片子中也顯示不出來,很容易誤診。 建議:市民練太極拳,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度進行,建議動作幅度小一些,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對于初學者或本身膝關節、腰椎有問題的老人,其實可以練習簡化式太極拳或八段錦,這些運動對身體不易造成損傷。 運動方式:暴走 容易損傷部位:膝關節 暴走的運動強度比較大,每次走的時間很長、距離很遠,這很容易傷到膝關節,造成半月板慢性撕裂和關節軟骨面磨損剝脫而導致膝關節炎,出現關節腫痛、屈伸活動受限、上下樓梯困難、關節“絞鎖”和關節彈響等癥狀。多見于平時缺乏鍛煉的年輕人、更年期骨質疏松的婦女和不適合高強度鍛煉的中老年人。 建議:有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疾病的患者要適度運動,不宜過快走路,以免引發突發性疾病。運動中一旦出現頭昏腦漲、胸悶氣短等情況,就要減少運動的強度和時間。另外,陰雨或大霧天氣,因路面滑、氣壓低、空氣中的氧氣量少,市民不宜長時間在戶外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