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可以根據腫瘤細胞的鏡下特點分為不同類型,大多數是癌,即一種來源于上皮細胞的腫瘤。事實上,乳腺癌通常是「腺癌」,即癌細胞來源于腺體組織。此外,還有其他的類型,例如來源于肌肉、脂肪或結締組織的肉瘤。在某些情況下,一種乳腺腫瘤可以是不同類型或原位癌與浸潤性癌的組合。 在某些罕見類型的乳腺癌中,癌細胞可能根本不會形成腫瘤。乳腺癌還可以根據癌細胞表面或細胞內的蛋白質來分類,如激素受體陽性或三陰性等。 導管原位癌 導管原位癌(DCIS,也被稱為導管內癌)是非浸潤性乳腺癌,是一種癌前病變,有進展為浸潤性癌的可能,但是目前沒有方法來預測。 DCIS 意味著排列在導管內的細胞已經癌變。導管原位癌和浸潤癌之間的區(qū)別是,細胞不會透過管壁擴散(浸潤)到周圍乳腺組織。 浸潤性導管癌 浸潤性導管癌(IDC)是最常見的乳腺癌類型,起源于乳腺導管,突破管壁后浸潤到乳腺的脂肪組織。因此,IDC 可以通過淋巴系統(tǒng)或血液擴散(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大約 10 例浸潤性乳腺癌中有 8 例是 IDC。 浸潤性小葉癌 浸潤性小葉癌(ILC)起源于乳腺小葉,與 IDC 類似,ILC 也可以擴散(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分。大約 10 例浸潤性乳腺癌中有 1 例是 ILC。相比于 IDC,ILC 難通過鉬靶篩查出來。 炎性乳腺癌 這種罕見的浸潤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 1%~3%,轉移率高且預后較差。 通常沒有明顯腫塊,炎性乳腺癌(IBC)會使乳房皮膚發(fā)紅發(fā)熱、乳房皮膚增厚,外表看起來類似橘皮——是由癌細胞阻斷淋巴管所致。病變的乳房可能會變大、變硬、有觸痛或發(fā)癢。 在早期階段,IBC 常被誤診為乳腺感染(乳腺炎),然而,如果是 IBC,抗生素治療不會有效,此時活檢就會發(fā)現癌細胞。因為沒有實際的腫塊,IBC 無法通過鉬靶篩查發(fā)現早期病變。 乳腺 Paget’s 病 這種類型的乳腺癌十分罕見,約占乳腺癌的 1%,起源于乳腺導管并擴散至乳頭的皮膚,再到乳暈。乳頭和乳暈經常出現結痂、鱗屑,并且有發(fā)紅、出血或滲血,可能會有燒灼感或發(fā)癢。 Paget’s病一般會與 DCIS 或 IDC 相關,常需要進行乳腺切除。如果乳房組織內沒有腫塊,且活檢顯示為 DCIS ,沒有浸潤性癌,通常預后良好。如果顯示為浸潤性,則預后較差,需要像其他浸潤性癌一樣進行分期和治療。 乳腺血管肉瘤 血管肉瘤源于血管或淋巴管,很少發(fā)生在乳房組織,通常是放射治療的罕見并發(fā)癥(放射后 5~10 年后出現)。血管肉瘤會迅速增生擴散,治療與其他肉瘤一致。 特殊類型的浸潤性乳腺癌 1. 預后較浸潤性導管癌更好 腺樣囊性癌、低級別腺鱗癌、髓樣癌、粘液性癌、乳頭狀癌、乳腺小管癌 2. 預后與浸潤性導管癌相似或更差 化生性癌、微乳頭狀癌、混合癌 編輯:張小熊 投稿和合作聯系:zhangying@dxy.cn
|
|
來自: 昵稱33555554 >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