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秘籍】最新的湘菜經典菜品做法和最新川菜魚類菜品圖解湘西雷打鴨: 選瘦肉型小麻鴨,先入紅辣椒打成的味水腌泡入味,再加辣椒、花椒等翻炒至干香,最后連油帶鴨一起入蒸箱蒸透,鴨子先吐出水分,再吸入辣椒、花椒的香氣,最后在熱油中回軟酥透,成菜口味麻辣,干香不柴,是一道極富創意的新菜。 批量預制: 1、小麻鴨(毛重2斤)宰殺治凈,剁成塊。 2、鮮紅小米辣1000克、生姜塊200克加清水3000克入料理機打成汁,納入盆中,再倒入啤酒一瓶、蔥、姜、十三香拌勻。 3、將鴨塊放入盆中汁水里,浸泡腌制2小時。 4、鍋下色拉油1.5千克燒至六成熱,加腌泡入味的鴨塊2千克小火不停翻炒,去掉表面水汽,然后放入花椒500克、干辣椒300克、香葉、八角各30克,繼續用小火翻炒40分鐘,去掉鴨肉水分,然后加廣東米酒300克、鹽20克、蠔油10克,繼續翻炒10分鐘,加適量白胡椒粉、陳醋翻勻。 5、將炒干的鴨塊以及原油一起倒入盆中,蓋上保鮮膜,入蒸箱小火蒸90分鐘。 寧鄉口味蛇: 主料:活蛇1-2條 調料:植物油,鹽,味精,辣椒醬,醬油,蠔油,料酒,香油,生姜,大蒜,五香粉,香菜。 制法: 1. 將蛇宰殺剝皮,去內臟,去皮,洗凈后剁成8厘米長的段備用。 2. 在高壓鍋內放水約三分之一高度,將蛇肉和八角茴一起放入高壓鍋,待安全閥跳動冒汽,約6--8分鐘后關火。先煮再炒可以防止蛇肉不熟,祛除寄生蟲。 3. 炒鍋置旺火上,將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蛇段煸香,再放入調料,旺火爆炒,出鍋裝盤,放香菜點綴即可。 豉椒野菌 原料: 杏鮑菇150克,白玉菇80克,小香菇100克,蒜片、水發黑木耳各30克,肥臘肉丁20克,姜片、蔥段各5克,青椒粒少許。 調料: 永川豆豉15克、雞湯200克、鹽、味精、雞油、蔥油各適量。 做法: 1、把杏鮑菇、白玉菇分別改刀成段,小香菇從中間一分為二,水發黑木耳撕成小朵。 2、鍋入蔥油燒至5成熱,下入肥臘肉丁小火煸出油分,放入姜片、蔥段爆香,下入菌子,加鹽、味精翻勻,中火煸炒3分鐘,待將菌子的部分水汽炒干,淋雞油、撒蒜片,倒入雞湯邊煨邊炒,待將雞湯收干,盛起菌子放入砂罐。 3、鍋入底油燒至5成熱,下入永川豆豉煸香,撒青椒粒炒香,倒入盛有菌子的砂罐中,將砂罐放入蒸箱大火蒸5分鐘,使豆豉的香味滲入菌子中,取出走菜即成。 株洲攸縣血鴨 1首先,要選擇飼養40至70天左右的仔鴨,配料為:蒜瓣、毛豆子、黃瓜、茄子、鮮紅辣椒和生姜絲。其次,殺鴨時用黃酒沖兌仔鴨的血漿。再次,煬鴨脫毛。鐵鍋內放冷水和少量食鹽,邊加火使水升溫,邊不停地用手搓鴨毛并翻動鴨子,而后把毛搓光。最后,炒菜時要先炒熟毛豆子和辣椒等,再用茶油爆炒鴨仔肉,經旺火悶后,用鴨血糊拌。 2挑最生猛鮮活的嫩土鴨宰殺,讓鴨血淌入盛了料酒的碗內。鴨子去毛剖腹切塊,再就與生姜、紅辣椒、蒜瓣一道入油鍋爆炒,然后又加鮮湯燜至快干,最后將鴨血整個兒淋在鴨塊上,邊淋邊炒,再加料起鍋。鴨血香滑且清火敗毒,鴨肉異常鮮嫩,吃了一塊,筷子就停不住了,真是美味的佳肴! 做法關鍵是注意三爆三炒三放料,即,一爆一炒一放料:鍋中先不放油,倒入鴨塊爆炒,聽得鴨肉發出嗶嗶啵啵的爆響聲時,放入食油;二爆二炒二放料:放入食油后,繼續爆炒,聽到鴨肉又發出嗶嗶啵啵的響聲時,放入蔥姜蒜、辣椒等調料;三爆三炒三放料:繼續爆炒,聽到鴨肉再發出嗶嗶啵啵的響聲時,放入味精、醬油、料酒等,接著倒入鴨血,快速翻炒幾下,出鍋。 毛氏紅燒肉 主料:帶皮豬五花肉850克 配料:四季青500克 調料:料酒60克,鹽、味精、醬油適量,八角、桂皮、干椒、蒜子少許,白糖50克,紅燒肉腐乳適量。 制法: 1、五花肉烙皮洗刮干凈,入沸水內煮至斷生,切成2.5厘米見方,共12塊。 2、鍋內放少許油,加糖炒上色放入肉、料酒、鹽、味精、醬油、八角、桂皮、腐乳干燒后加雞湯煨至肉爛濃香。 3、四季青用雞油炒熟放底,將紅燒肉整齊擺放正中,將少許汁澆在肉上即成。 特點:肥而不膩,咸鮮辣香,色澤紅亮。 高壓鍋版紅燒肉的做法: 1、五花肉切塊,炒鍋座中火上加底油下肉塊煸炒至肉皮噼啪作響時將肉控凈油撈出放高壓鍋內,加蔥節,姜塊(拍破),醬油,老抽(稍許),美極鮮醬油(稍許),紹酒4勺,花椒十數粒,八角一只,十三香或五香粉少許,冰糖1-2勺,鹽適量。 小火不斷炒拌至糖化轉至棕紅色,繼續炒,糖液會翻起棕紅色泡沫,繼續翻炒,片刻后你會看見泡沫增多顏色變淺轉呈很誘人的金紅色,這時糖才算炒好。然后可以加水煮開再加入肉中,我是直接把炒好的糖“刺啦”一聲澆在高壓鍋里的肉上。 3、高壓鍋中添水,不需多放,在鍋中有一指節深即可,關蓋開火,待壓閥“呲呲”響轉小火后計時10-12分鐘。 4、高壓鍋閉火后冷水沖閥壓力退后,開蓋撈出蔥節姜塊花椒八角,加雞精敞蓋大火收汁即可。 注意:炒糖一定用小火并不端翻攪,否則不等翻紅末糖就已經糊了。常吃紅燒菜又嫌炒糖麻煩的也可一次多炒些糖再加水燒開每次放一些就可以了。放冰糖也是為了成品的顏色更紅亮。 [編輯本段]毛氏紅燒肉的技術要點 1.在油里面氽肉的火要小否則瘦肉會發硬。 2.煨肉的火候也是不要太大,以前小后大的火候為宜。 3.盡量不放醬油,以糖色和老抽定色。 荷香牛肋 自制鹵水: 取潮州鹵水10斤燒沸,加入家樂牛肉汁400克、自制牛骨頭湯10斤、姜1斤、蔥1斤、洋蔥1斤、家樂黑椒汁2斤、咖喱150克、丁香15粒,調勻后大火燒沸即成。 自制牛骨頭湯: 牛筒骨10斤入烤箱烤出香,雞爪5斤汆水后入25斤沸水(雞爪的作用是增加湯汁的膠質),大火熬至湯汁變濃,放入烤好的牛筒骨,繼續大火熬4——5小時,保持水面有小泡,讓湯汁變白,中間不要加水,熬到水約剩10斤左右,加入美味匙牌老母雞底味料5克即可。 原料: 美國ABB牛肋骨1根,青紅椒圈少許。 調料: 高湯、黑椒碎、濕淀粉各適量。 做法: 1、牛肋骨入自制鹵水,大火燒沸后保持水面冒小泡繼續燒40分鐘至熟,關火將鹵水桶放入冷水盆中燜30分鐘,放冷水盆中能加速降溫(降溫太慢容易讓牛肉燒得過爛),等湯汁自然冷卻后撈出牛肋骨。 2、取一張荷葉鋪好,撒上蒸好的八寶飯,鹵好的牛肋骨切成片擺在八寶飯上,蓋上荷葉入籠蒸5——6分鐘取出。 3、鍋入底油煸香青紅椒,再入自制鹵水100克燒沸,加入黑椒碎10克、高湯適量調勻后,勾芡令汁水變稠,出鍋成醬汁。 4、蒸好的牛肋骨蓋著荷葉上桌,醬汁跟盤,由服務員現場澆上。 常德肥腸煲 1.草菇、香菇一分為二,鮮筍切棱形,洗凈、裝入砂鍋內待用。 2.姜蒜切片、蔥、泡紅椒切成“馬耳朵”形。 3.肥腸洗凈上籠,蒸至8成熟取出,切成4厘米大小的塊。 4.炒鍋置火上,下油加熱,放姜蒜片、蔥、泡紅椒、肥湯炒香,摻白湯,放味精,雞精、料酒、胡椒粉,燒沸,去盡浮沫,倒入砂鍋內即可。 麻辣粉蒸草魚 原料: 鮮活草魚1條(約750克),五香蒸肉米粉150克,姜末、蒜末、蔥末、蔥花各少許。 調料: 香辣醬、豆瓣醬各20克,鹽、料酒、花椒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把草魚宰殺治凈后,切成小塊后加姜末、蒜末、蔥末和少許的鹽、料酒拌勻,接著加香辣醬和豆瓣醬拌勻,再把五香蒸肉米粉也加進去一起拌勻。 2、往蒸鍋里摻水,上火燒開后放蒸格,把魚塊擺好并蓋上鍋蓋,蒸6分鐘至熟便離火。 3、往魚塊上邊撒花椒粉和蔥花,淋適量香油便可上桌。 安化脆筍 原料: 安化小筍(安化特產,市場有售)250克,雞胸肉絲50克 調料: A料,青杭椒圈50克,雞油、姜絲、蔥段、青紅椒絲各5克、北京二鍋頭白酒2克,胡椒3克 制作過程: 1.將安化筍用清水浸泡至筍體飽滿,撕成絲,放入鍋中煸干水分。2.鍋入雞油,燒至三成熱,入安化筍、雞絲、姜絲煸炒,入二鍋頭酒,煸炒至香,入A料煨制入味,再入杭椒圈、蔥段煨制30分鐘,起鍋前入胡椒,放入紙鍋,用青紅椒絲點綴即成 A料(鹽、味精、雞粉、雞汁各5克,高湯200克) 菜品特點: 選用安化小筍,加北京二鍋頭,取其酒香,成菜香味濃郁 、 岳陽茶油鴨 茶油鴨,做法比較簡單,先用大火,拿少許茶油淋鍋,等油高溫后放鴨進鍋里炒,一直炒干鴨的水份! 然后,把鴨放進紫砂煲里面,倒進一碗茶油(量可以自己控制,如果鴨多,也可以加少少水。),加幾塊大塊的姜塊,幾根蔥頭,開火焗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拉。 茶油鴨,不但有去瘀化傷的功用,而且香味特別長,焗出來的鴨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衡陽頭碗 此菜“內容”豐富,花樣較多,菜疊菜,共計八層,每層八片(或八塊、或八個),按每席八人配置;成品約五磅熱水瓶高,塔狀,重約六市斤左右。筆者記憶中有:第一層是條狀魚圓子(其成分是:六分草魚肉,去刺,三分豬肥肉泥,一份小粉,蛋青若干、姜汁、蔥汁等調料若干,經攪拌,手工打成三寸長二寸厚梭狀,清蒸成型。)口感鮮嫩滑潤、且具彈性;第二層團狀黃雀肉(四分精肉(剁成肉泥)、四分半寸長去皮紅薯絲、二分小粉、調料,攪拌勻,手捏成雞蛋團狀,油炸呈黃色),口味松軟、甘嫩、清香;第三層… 第八層圓蛋八枚,去殼圓蛋,呈五香味… 。 八層菜均制成成品后,疊入大碗,上大蒸籠清蒸,開席時上菜。兒時見過,所謂大蒸籠,是用大龍頭鍋,(口徑有一根扁擔長,一般都在房舍前坪架上臨時灶,),灶臺加上蒸籠比兩個大人還高,要架樓梯經傳遞出菜,場面壯觀。 竹筒粉蒸排骨 原材料:米粉150克,排骨300克,剁椒40克 調味料:鹽6克,味精5克 做法: 1、排骨洗凈,斬成小塊; 2、剁椒入鍋中炒香,將排骨快和剁椒,米粉放入調味料拌勻,裝入竹筒中; 3、把和好的排骨放蒸籠內蒸90分鐘后,取出即可。 此湘菜菜譜的小竅門: 米粉和排骨拌勻時,若顯得太干,可加適量油,吃起來會更細膩。 永州東安雞 原料:凈膛嫩母雞1只(約750克) 做法: 1、將雞洗凈,入開水鍋中煮至斷生撈出,晾涼后剔去雞骨,切成4厘米長、1厘米寬的塊。 2、蔥、姜切絲。青柿椒切絲。干辣椒、蒜切末。 3、鍋上火,放花生油,燒至五六成熱,放入干辣椒末炸香,隨即放入蔥、姜、青椒絲、 蒜末、花椒粉煸炒,再下雞塊一起翻炒,加料酒、味精、鹽、米醋和雞湯少許,蓋上鍋蓋燜10分鐘,收汁勾芡,淋上香油,出鍋裝盤即成。 東安子雞 特點: 此菜白、紅、綠、黃四色相映,色彩樸素清新,雞肉肥嫩異常、味道酸辣鮮香。 材料: 嫩母雞1只(1000克左右)、紅干椒10克、花椒子1克、黃醋50克、紹酒25克、蔥25克、姜25克、鮮肉湯100克、味精1克、精鹽3克、熟豬油100克、麻油2、5克、濕淀粉25克。為食街 制法: 1、將雞宰殺,去毛內內臟,清洗干凈,放入湯鍋內煮十分鐘,至七成熟撈出,待涼,剁去頭、頸、腳爪作他用。直將粗細骨全部剔除,順肉紋切成5、5厘米長,1、3厘米寬的長條,姜切成絲。紅干椒切成細末。花椒子拍碎。蔥切成段。 2、炒鍋旺火燒熱,放入豬油至八成熱時,下雞條、姜絲、干椒末煸炒,再放黃醋、紹酒、精鹽、花椒末,再煸炒幾下,接著放入肉清湯,燜四、五分鐘,至湯汁收干,剩下油汁時,放入蔥段、味精、用濕淀粉勾芡,持鍋顛翻幾下,淋入麻油,出鍋裝盤即成。 邵陽豬血丸子 原料配方:血豆腐50塊,雞蛋16個,鮮豬血1000克,鮮豬肉750克,精鹽150克,辣椒粉200克 制作方法: 1.先將豆腐放筐內濾水,豬肉切碎,把雞蛋煮熟。 2.將豆腐揉成糊狀,加入肉末、豬血(留250克上色用)、食鹽、辣椒粉,攪拌均勻。 3.把拌好配料的豆腐糊分成16等分,捏成坨,每份包入一個去殼的熟雞蛋,搓成圓球狀。 4.逐個將丸子外面粘上一層鮮血,平擺在木板上,放太陽下曬干(要曬二三天,如怕變質,可烘干)即成。 產品特點:做好的豬肉丸子,形圓色黑。食和時切成3毫米厚的片狀,蒸煮皆可,佐酒下飯均宜。這種丸子易貯存、攜帶,如貯藏得法,可放至第二年的五六月份。 婁底新化三合湯 主料:牛肉.牛血.牛肚或牛百葉 配料:干紅辣椒粉,山胡椒油,白醋,鹽,味精,剁辣椒,姜,蒜仔.蔥.食用油 牛肉洗凈切薄片,牛血切條,牛肚洗凈切片.姜.蒜仔洗凈切片.蔥切花. 鍋洗凈燒干,放入食用油,油燒至5成熱,放入姜片,蒜片爆一下,放入牛肉扁炒一下,放剁辣椒,干紅辣椒粉炒至油成紅色,放入適量清水,在放牛血,加入鹽. 新化三合湯還有兩樣調料要求特殊,是干紅辣椒和山胡椒油。吃辣椒是新化人的本色,尖小的干紅辣椒辣味甚巨,煮出的湯紅艷艷一片。山胡椒油味道奇異,在三合湯里加山胡椒油,主要祛腥味、膻味,塑造三合湯的特殊味道。 懷化洪江血粑鴨 原料:麻鴨1只(約600克),糯米100克,姜20克,鮮紅椒20克,香蔥20克。 調料:色拉油150克,鹽5克,味精1.5克,清湯20克,甜醬8克。 制法:1、糯米用溫水泡1小時,洗凈瀝干水,裝入蒸碗內。將鴨宰殺,把鴨血潷入糯米碗內。鴨子去毛,除去內臟后洗凈 (內臟洗凈后留用),斬斷鴨子的頭、腳,除去鴨頸和脊骨,將鴨肉剁成1.5厘米寬、4厘米長的塊。鮮紅椒切斜刀片。2、將加入鴨血的糯米拌勻,上籠大火蒸15分鐘至熟,取出晾涼后切片,下入七成熱油鍋內小火浸炸至酥撈出。另下鴨頭、腳,炸炒至鴨腳起泡撈出。3、鍋加底油燒五成熱,再下入鴨塊、肝、胗,炒至去掉水分,再加姜片煸炒5秒,放味精,加入甜醬,炒至色澤紅潤時加清湯、鹽、鴨頭、腳,中火燜20分鐘至肉酥汁濃時,下鮮紅椒,放入炸好的鴨血粑,翻炒幾下,隨即加蔥,稍炒幾下,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血粑香酥,醬香味辣,色彩紅潤。 張家界土家三下鍋 原料:大白菜1/4棵 胡蘿卜、白蘿卜各20克 干辣椒6個 五花肉片、竹筍各50克 冬菇3朵 輔料:A料:辣豆瓣醬1小匙 B料:米酒1/2小匙 高湯1碗 糖、雞精各1/4小匙 C料:淀粉水1小匙 做法:冬菇泡軟、瀝干,切成片;大白菜洗凈,瀝干;胡蘿卜、白蘿卜去皮,切片;竹筍去皮、切片。 鍋中倒入1杯油燒熱,放入大白菜及胡蘿卜、白蘿卜略為油炸后撈起,鍋中再放入筍片、冬菇炸10秒鐘,撈起備用。 倒出炸油,鍋中留1小匙油燒熱,放入干辣椒和A料一起爆香,加入B料煮開,再加入炸過的大白菜、筍片、冬菇、胡蘿卜、白蘿卜及五花肉片大火煮開,改小火燜燒5~6分鐘,加C料勾薄芡即可。 注意:三下鍋由于燒制的時間較長,因此需將所有材料先炸過,如此燒煮時,材料才不至于太過糊爛,味道也比較香。蔬菜炸過再入鍋燒煮,更為入味。 最新川菜魚類菜品圖解 軟燒河魚 原料:鯉魚1條(約1200克)、泡椒碎20克、泡姜末20克、豆瓣醬10克 、鮮藿香50克、香菜末、蔥花各30克、姜末、蒜末、鹽、料酒、白糖、味精、生粉、菜油各適量 把鯉魚宰殺治凈,剁成塊納盆,先加鹽、料酒拌勻了碼味,再加生粉一起拌勻上漿(見圖1、圖2)。 往凈鍋里摻水燒開,下入魚塊滑至剛熟時,撈出來用清水沖去粘附在魚塊表面的浮沫(見圖3、圖4)。 另取凈鍋上火,放油燒熱才下姜末、蒜末、泡椒碎、泡姜末和豆瓣醬,炒香后摻適量的清水燒開,加鹽、白糖和味精調味,隨后倒入魚塊并撒蔥花燒制(見圖5、圖6)。 燒約2分鐘至魚肉稍入味時,用濕生粉勾薄芡,最后撒入大把的香菜末和切碎的鮮藿香葉,裝碗便可上桌(見圖7、圖8)。 說明: 1.此菜的湯汁宜寬,起鍋前還要勾薄芡,這么做魚塊才巴味。 2.蔥花、香菜末和藿香碎的用量一定要大,這樣成菜后清香味才濃郁。 鴻福多寶魚 原料:多寶魚1條(約650克) 炸夏果50克干辣椒節15克鮮小米辣節10克姜片、蒜片、小蔥節各5克花椒2克鹽、料酒、白糖、胡椒粉、保寧醋、醬油、味精、干生粉、濕生粉、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多寶魚宰殺治凈,取凈魚肉(注意保持魚骨完整),切成丁后納盆,加鹽、料酒、胡椒粉和干生粉腌味。魚骨也以同樣的方式腌味待用。 2.鍋里放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魚丁炸至表面脆硬且內熟時,撈出來瀝油待用。另把魚骨放在漏勺里,用炒勺壓著浸入油鍋,炸至金黃酥脆時,撈出來瀝油,隨后擺在盤邊作裝飾。 3.鍋留底油,投入姜片、蒜片、干辣椒節、鮮小米辣節和花椒炒香,然后下魚丁翻炒,其間烹入用鹽、味精、白糖、胡椒粉、保寧醋、醬油和生濕粉調成的味汁,等收汁亮油時,下入炸夏果和小蔥節,最后淋香油便出鍋盛入用魚骨作裝飾的盤里。 泡豇豆香酥鯽魚 原料:小鯽魚10條(約500克) 泡豇豆100克干辣椒節10克鹽、姜蔥水、料酒、胡椒粉、味精、白糖、辣鮮露、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鯽魚宰殺治凈,先逐一對剖成兩半,再斬成小塊,納盆后加入鹽、姜蔥水、料酒、胡椒粉、味精、白糖和辣鮮露,拌勻后腌漬1小時。另 把泡豇豆切成粒。 2.鍋里放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鯽魚塊炸至金黃酥脆時,撈出來瀝油待用。 3.鍋留底油,先放入干辣椒節熗香,再下泡豇豆粒炒至出香,隨后倒入炸好的鯽魚塊翻炒一會兒,出鍋裝盤便好。 紅湯黃臘丁 原料:黃臘丁750克 新津本地泡菜400克 新津本地河鮮豆瓣100克 青筍片80克 芹菜節50克 自制辣椒粉150克 姜米、蒜米、鹽、胡椒粉、料酒、白糖、味精、雞精、鮮湯、香油、花椒油、化豬油、雞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黃臘丁宰殺治凈后納盆,加鹽和料酒腌味。另把青筍片、芹菜節投入加有油、鹽的沸水鍋里,汆一水便撈入窩盤墊底。泡菜則切成片。 2.鍋里放化豬油、雞油燒熱,下泡菜片、河鮮豆瓣、姜米和蒜米先炒香,摻入適量鮮湯并加少許的鹽、胡椒粉、白糖、雞精和味精調味。 3.稍熬一會兒后,撈去湯汁里的料渣,待放入黃臘丁改小火煨15分鐘,才淋香油和花椒油,起鍋盛入墊有青筍片、芹菜節的窩盤內,趁熱撒入自制辣椒粉。 4.鍋洗凈了重新上火,放化豬油和雞油燒至七成熱時,淋在盤內辣椒粉上邊,熗出香味即可上桌。 自制辣椒粉:把干辣椒節先放鐵鍋里炒至干香,盛出來晾涼后,再手工舂成細末。 豉椒鱘魚 原料:鱘魚1條(約750克) 油炸黑豆豉200克 青椒顆150克 小米椒節、姜米、鹽、胡椒粉、料酒、味精、鮮湯、香油、化豬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鱘魚宰殺后燙皮,治凈后在其背部順魚頭的方向剞幾刀,納盆加料酒、鹽和胡椒粉腌10分鐘,隨后送入蒸箱大火蒸8分鐘至熟取出。 2.炒鍋放化豬油燒熱,下姜米、小米椒節和黑豆豉炒香后,烹少許鮮湯并加鹽、胡椒粉和味精,最后下青椒顆并淋少許的香油,起鍋舀在鱘魚上邊,即成。 青椒炒黃臘丁 原料:黃臘丁500克 青椒節250克 小米椒節15克 姜米、蒜米、鹽、胡椒粉、料酒、白糖、味精、鮮湯、香油、花椒油、木姜子油、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黃臘丁宰殺治凈,納盆后加鹽、胡椒粉和料酒腌味,下入七成熱的油鍋炸至表面緊皮后,倒出來瀝油。 2.鍋留底油并放少許的木姜子油,下姜米和蒜米先炒香,再放小米椒節和青椒節炒幾下,隨后倒入黃臘丁并加鹽、白糖、味精調味,稍炒并烹少許的鮮湯,待收汁亮油后,放香油和花椒油,翻勻即可起鍋裝盤。 鲊魚 原料:鯰魚1條(約1500克)泡椒末60克小米椒粒30克鲊肉細米粉100克姜米、蒜米、蔥花、花椒、鹽、料酒、胡椒粉、醬油、醋、味精、鮮湯、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鯰魚宰殺治凈并剁成塊,等到加泡椒末、小米椒粒、鲊肉細米粉、姜米、蒜米、鹽、料酒、胡椒粉和味精一起拌勻后,靜置片刻,讓米粉吸足水分。另取姜米、鹽、胡椒粉、味精、醬油、醋和鮮湯放碗里,調勻后待用(見圖1、2)。 2.取一竹籠,在籠邊碼擺拌好味的魚塊,然后把調好的味汁放中間,蓋上籠蓋大火蒸12分鐘后,揭蓋將魚肉鏟入圓盤當中(見圖3、4)。 3.把蒸燙的味汁倒在盤中魚塊上,最后澆上用花椒熗香的熱油并撒上蔥花,即成(見圖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