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公眾食用野生菌加工烹調時應注意: ●不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菌類 ●只吃自己認識和熟悉的野生菌,不涼拌生吃 ●進食菌子時或食用前后最好不飲酒,有些菌子里的毒素與乙醇會發生化學反應,或促進毒素吸收加重中毒 ●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加工烹調時在沸水中煮上3-5分鐘,撈出再用清水漂洗后炒食,可以減少或避免中毒事故發生 ●不要將多種野生菌混合在一起烹飪,最好每次只炒一種野生菌,也不要將幾種野生菌混在一起吃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應及時撥打120就醫,來不及就醫時,立即進行“催吐、洗胃、導瀉”處理 ●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保留野生菌樣品,供專業人員搶救時參考 如何識別毒菌 看 一般毒菌的顏色較可食用菌鮮艷,菌傘上多呈紅紫、黃色或雜色斑點,柄上有環和托。 聞 毒菌往往有辛辣、惡臭及苦味,可食菌則有菌固有的香味,無異味。 驗 用蔥白在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白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銀器往往變黑色,遇蒜變藍色或褐色。 (華商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