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巴|知味美食專欄作者 松露、鵝肝、魚子醬,西方世界中的三大珍味,比起國人漸漸熟悉的鵝肝和松露,魚子醬卻依舊神秘。 三王之一在國內,魚子醬的接受程度還不高,和它本身市場的混亂也有關系。市面上被稱為魚子醬的食物很多,但大小色澤口感都相去甚遠,而且大部分都未必是真正意義上的魚子醬。 在19世紀以前的幾百年,魚子醬(Caviar)一直專指松散濕潤的鱘魚卵制品,直到19世紀30年代,俄羅斯人開始使用鮭魚卵制作魚子醬,現在,飛魚、圓鰭魚、鯡魚、鱒魚的魚卵制品也常常叫做魚子醬,但嚴格說來,唯有鱘魚的魚子持有著Caviar的正統稱謂,保持著高貴的身份。 市面上常見三文魚色的魚子醬,往往是鮭魚魚子腌漬,口感相對更為清淡簡單,價格也更便宜 魚子醬最初的機遇,非常像是現在的松茸——在原產國并不受重視,卻因為別國的狂熱,而一下子上升到了頂級食材的地位。這種食物早產自俄羅斯,在16世紀傳入法國,陰錯陽差成了路易十四餐桌上的珍饈,充滿著奢靡的貴族氣息。被法國貴族捧為是最好催情劑、解酒劑、保肝劑…… 這種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后,熱衷模仿法國宮廷生活的俄羅斯貴族才驚奇的發現,他們拼命模仿的對象,最狂熱的頂級食物竟然是在自家產量很多,還并不被重視的鱘魚子醬。 鱘魚和鱘魚子,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另外,中國的《本草綱目》也有關于鱘魚子的記載:“其子小如豆,食之健美,殺腹內小蟲。”魚子醬有美容駐顏的功效因此常常被用來作為化妝品的宣傳噱頭。 原材料鱘魚類是現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類群,是一種大型、生長緩慢的長壽魚類,其中有些壽命甚至達到200~300年。鱘魚類大約有27個品種,在北半球的大型河川內都曾有生活。 有些品種的鱘魚可以長到非常巨大 野生鱘魚子醬傳統產地位于歐亞兩洲交界的里海(Caspian Sea),在這塊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泊里,分布著三種可以生產魚子醬的鱘魚:閃光鱘、奧西特拉鱘和白鱘。閃光鱘(Sevruga)的成熟需要8年,奧西特拉鱘(Oscietra)15年,非常稀少的白鱘(Beluga)則需要20年以上。成熟后,雌鱘開始產卵,此后每2~3年產一次。 伊朗官方生產的魚子醬的外包裝上,會用顏色區分魚子醬的品種和等級,紅色代表閃光鱘,黃色代表奧西特拉鱘,藍色則是白鱘(近幾年部分俄羅斯生產商也開始效仿)。2013,在老牌知名魚子醬經銷商的目錄中,白鱘魚子醬的價格為9800€/KG。另外,奧西特拉鱘中偶爾也會有極其稀少的“黃金魚子醬”,這種色澤淺黃的魚子實則是一種變異的特例,可遇而不可求。 天價的黃金魚子醬 包括鱘魚魚子在內,所有魚卵都鮮有直接食用,通常會先以鹽漬處理。意大利的Bottarga、臺灣的烏魚子都屬于重鹽鹽漬干魚卵巢。而鱘魚子醬使用的是薄鹽輕漬的法子,能使魚卵膨脹、變圓變硬,蛋白質溶液變濃,成就其蜂蜜般的奢華口感;并能保持濕潤、松散的質感。 制作工藝這種考究到極致的食材,小細節就能決定品質和價格。以出產國為例,俄羅斯和伊朗捕捉鱘魚的方式不同,傳統上俄羅斯人利用鱘魚溯河產卵的特性,在支流的三角洲地區等待,捕捉之后直接在船上宰殺取卵;而伊朗則是漁民駕駛 小船到湖中捕魚,專捕快要產卵的鱘魚,捕到后立即返回岸邊,送到魚子醬加工車間,趁著魚鮮活取卵后立刻加工。從宰殺到加工完成不超過15分鐘,這也導致了兩個國家出品的魚子醬價格存在差異。 伊朗的魚子醬生產作坊,圖片來源: Kaveh Kazemi 魚子醬的制作對工人的熟練程度要求非常高,在剖開魚腹取出裝滿魚卵的卵囊后,伊朗的魚子醬師傅就要著手將魚子過篩分離,除去卵巢膜,并將魚子分級。 過篩的魚卵會立刻拌上少許鹽進行腌漬,鹽的比例通常是根據溫度和輸入國的要求而決定的。這是一件充滿技巧的工藝,多則破壞口感,少則難以保存,這中間的平衡只能取決于老師傅的經驗和手感。好的魚卵通常鹽分不超過5%,所以魚子醬在俄語也叫做“Malossol”,也就是“少鹽”的意思。 魚子醬的篩選過程, 魚子醬加工過程中不可以接觸冷水,這樣會使魚子醬變得又硬又粗糙,也不可以過多的接觸空氣。這樣腌漬的魚子醬被裝在2公斤左右的罐子里,冷藏在零下2°c的冷庫中直到出口或者銷售前,因為含鹽的緣故,魚子醬并不會結冰。19世紀70年代以后,有了用少許堿性硼砂替代部分食鹽的習慣,據說可以使魚子醬味道更甜,還可以延長保質期,但這種做法會是鱘魚子醬失去本來的層次和風味,美國、日本和其他少數國家禁止進口含有硼砂的魚子醬。 魚子醬的產地在150年前,北半球許多大型河川中鱘魚的身影十分常見,尤其是在俄羅斯的魚子醬十分富足。到了20世紀初,由于水體污染、建造大壩、無節制捕撈等因素,魚子醬變得越來越稀少,價格昂貴。80年代蘇聯解體前,只有伊朗和蘇聯兩國為里海沿岸國家,蘇聯解體后,里海沿岸分裂出了俄羅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四國,原先的捕獲鱘魚配額失效,淪為了鮮活的經濟學公地悲劇案例。非法捕撈嚴重,質量和產量嚴重下跌。1997年,所有鱘魚種類都被列入了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產量從最高峰的2000多噸狂跌至4噸左右,CITES于2001年首次禁止了野生鱘魚子貿易,之后雖有短暫開放,但現在處于被禁捕的狀態。 大部分種類的野生鱘魚如今都屬于瀕危動物 而在伊朗,由于鱘魚屬于無鱗魚,直到20世紀50年代,鱘魚捕撈才開禁。伊斯蘭革命之后,伊朗漸漸陷入孤立,國家于是大力發展魚子醬產業,樹立品牌,以提升國際地位和聲譽。黑珍珠魚子醬成了宣傳國際形象的工具,在蘇聯解體后,各國瘋搶鱘魚資源的情況下,伊朗仍在堅持嚴格的捕撈配額和質量標準,并最終取代俄羅斯,成了如今魚子醬的最優產地。 伊朗的人工飼養池 現在,昂貴的野生鱘魚子醬漸漸成為了傳說,人工鱘魚子醬成了主流,人工養殖的鱘魚中,主要以西伯利亞鱘、高首鱘、俄羅斯鱘為主。鮮為人知的是,中國也是鱘魚籽醬的出口大國,國產的魚子醬價格相對親民,性價比極高,在國外也是搶手貨。 品嘗享用魚子醬的話,原則是簡單即真味,魚子醬最適合直接食用。餐廳里的精致一小勺,或是置于冰上的一小盒,便是誘人的美味。魚子醬忌用金屬餐具,據說會使魚子醬的味道發生變化。通常使用貝殼、象牙、木質的小勺,更為專業的法子,是將魚子醬用小勺舀少許放在手背上,直接送入口中。如果再佐以一杯香檳,那便是西方經典的土豪搭配法了。 魚子醬也常常被用來將料理的檔次提升到極致。那些所謂的世界最貴料理,很多便是通過魚子醬來彰顯其昂貴與奢華。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吃法,迷你的俄羅斯薄煎餅Blini放上一勺酸奶油sour cream,再點綴滿滿一小勺魚子醬,最后以俄羅斯的方式配上一杯冰伏特加。 經典的俄式吃法,薄餅Blini佐以酸奶油和魚子醬 同時,魚子醬非常適合與根莖類蔬菜搭配,用模型壓得精致的土豆泥上面鋪上滿滿一層魚子醬。常常用來和各式食材搭配,成為一道菜的點睛之筆。■ 目前中國葡萄酒發展峰會的4場頂級大師班余票已經剩余不多 在2月1日之前訂購門票可享受 預售優惠價: 單場2700元(限量15張) (比原價優惠300元) 三場聯票6900元(限量30張) (比原價優惠2100元) 預售優惠門票數量非常有限,售完截止,請盡早預訂。 想了解頂級大師班的酒單和詳細介紹 或者想直接報名參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