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進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藥劑科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稱老年癡呆病,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引發患者的認知障礙和記憶能力損害,導致患者日益惡化的生活能力減退和死亡。已故的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的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等名人均受此病困擾和折磨。1906年德國神經病理學家AloisAlzheimer醫生首次報道該病,并依據此位醫生的姓名給這種疾病命名為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腦組織中典型的神經病理學形態改變是淀粉樣肽(Aβ)沉積形成的老年斑和高度磷酸化Tau蛋白聚集構成的和神經元纖維纏結。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根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布的最新《2012-2050全球癡呆影響》報告,2013年全球患阿爾茨海默病人數約達到4400萬,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35億。這個數字相當于世界上平均每7秒就有一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病。近年來,中國及非洲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的增高尤其引人注目。2010年中國癡呆患者數達919萬,其中569萬為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多發于60歲以上老人,因此,隨著中國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相應帶來的問題之一就是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逐漸增加。 醫學界普遍認為,如果病人還處于臨床前期或輕度認知障礙時期,就能通過早期治療延緩或阻止病程發展。可遺憾的是,大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被確診時,往往已處于中晚期,那時神經細胞都已壞死,沒有逆轉的可能。目前,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治療主要是集中在延緩癥狀,并不能達到記憶和認知功能的逆轉。 目前藥物治療主要有以下幾類:膽堿酯酶抑制劑 多奈哌齊 (商品名:安理申)。1997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 (FDA)批準上市,目前是治療AD應用較普遍的藥物。多奈哌齊是可逆的、高選性的膽堿酯酶抑制劑,能抑制乙酰膽堿酯酶對遞質的水解作用,增加乙酰膽堿的濃度,從而增加膽堿能神經傳導活性,達到治療目的。 卡巴拉汀(商品名:艾斯能 ) 。2000年被 FDA批準用于治療 AD 的藥物。不但可以提高腦內 Ach的含量,而且對AD患者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有保護作用。 加蘭他敏(商品名:洛法新 ) 2001年經 FDA批準的用于治療AD最新的藥物。一方面可抑制 AchE提高膽堿功能,另一方面是通過活化 N型乙酰膽堿受體,正面調控nAChRs,從這一點上可增強 Ach的功能。 石杉堿甲(商品名:哈伯因) 。從石杉科千層塔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是我國自行研制藥物。其可有效的緩解 AD 患者的記憶減退。 作用于 NMDA受體的藥物 美金剛(商品名:易倍申)。是一弱的 NMDA受體拈抗劑不影響 NMDA受體的生理活性,但在氨酸慢性刺激的情況下可保護興奮性毒性物質對細胞的損害,改善 AD的認知和記憶障礙。 另,降膽固醇藥、非甾體抗炎藥、某些抗氧化劑提示對AD的某些狀況有益,但不是標準推薦。下面作簡介: 降膽固醇藥 相關研究發現高膽固醇飲食不但影響Aβ代謝,而且調節細胞內App水平。細胞內 App參與信號轉導和凋亡,對老年斑形成起促進作用。因此,控制血膽固醇可有效減少Aβ的產生。 非甾體抗炎藥 目前藥物有如布洛芬、雙氫麥角胺(商品名:喜得鎮)、吲哚美辛(商品名:消炎痛)等。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長期應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可延緩AD的發病并可減輕AD的癥狀。非甾體抗炎藥通過改變γ-分泌酶活性減少Aβ的產生,也可通過抑制環氧合酶 (COX)。 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主要包括:維生素 E、維生素 C、艾地苯醌、褪黑素及銀杏葉提取物。另外,胡蘿卜素等都是植物性抗氧化劑。人體自由基 95%以上是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可損傷生物大分子,參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衰老的過程。針對神經細胞死亡機制和一些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氧化應激,產生了抗氧化劑治療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另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還有鈣離子拮抗劑、Aβ疫苗等等。 ■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采編 (上海醫藥特別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