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的出現,給廣大購房者帶來更多的選擇,但可選樓層的增多,也給購房者帶來了一定的選擇困擾。多數購房者表示對選樓層并不了解。不妨看看各樓層的優缺點。 1、1-5層:視野最差,樓下出入汽車噪音大,看不到戶外,地漏容易返味,1-2層潮氣重,尤其是頭2年。 2、6-9層:視野一般。 3、10-12層:浮沉層,最好不要選擇。 4、13-14層:一般二次加水壓的機器容易在中間樓層,18層的房子9-14層都有可能,買前要問清,一般銷售也不是很清楚這個到底放在哪層,入行淺的可能就根本不知道,最好能實地看一下,而且這2個數字都不吉利。 5、15-16層:我認為這是最佳樓層,視野好,越過浮沉層,數字也吉利。 6、17-18層:17層還可考慮一下,因為電梯的機器都放在房頂,梢次的電梯噪音很大,白天是聽不到的,晚上轟轟的還是比較明顯,所以18層就不用考慮了,如果電梯是好牌子17也是不錯的選擇。18層就不用考慮了,夏天熱,防水不好的話還漏。 那么選擇哪層好呢?哪層空氣最差? 高層住宅10層以下的樓層,在整體上價格是最為便宜的,且空間利用率比較高。可基本滿足低樓層的采光問題,不會因樓間距的變小而影響室內光線。并且為了促進低樓層的銷售,在價格上多會有優惠。 樓層低的另一好處則是方便居住,尤其是對于家中有老人的業主,更宜選擇低樓層。如果身處南方,需要選擇10樓上下的樓層,因為南方濕氣比較大,北方則無所謂。但同時需要考慮到老年人行動不便,在出現停電導致電梯不能正常使用的情況時,選擇低樓層不會因此受到影響,日常上下樓也相對方便。 不得不注意的是大家常說的“揚灰層”。通常30米左右的位置是空氣層的“平流層”空氣中受污染的懸浮物多半集中在這里。在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可盡量避免選擇該區域的樓層,減少灰塵對室內的污染。采光優、避揚塵,中間樓層是最佳。 10-20層也就是住宅樓的中間樓層可謂“黃金樓層”,不僅避免了因樓間距過小而導致的采光不足,而且作為各種費用的基準層也使得各項費用相對合理。該層級的住宅,兼具多層和高層的優勢,一方面有比低層更好的采光條件,另一方面視野相對開闊,尤其對于一些地理位置優越的小區,如河濱或是公園旁,該樓層可對室外景色“一覽無余”。 此外,物業費用多以該層級的樓層作為收費的“基準層”,尤以電梯使用費最為明顯,越往上費用越高。 來源:有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