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麗 綜合報道 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北京正式發布,敲定了學生應具備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核心素養。據透露,這份核心素養事關今后的課標修訂、課程建設、學生評價等眾多事項。 增加“責任擔當”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這項權威出爐的研究成果,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涵、表現、落實途徑等做了詳細闡釋。六大素養體現了核心素養“最關鍵、最必要”這一重要特征。 征求意見稿共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9大素養、25個基本要點。此次發布的核心素養則為6大素養18個基本要點,減少了3大素養,基本要點也減少了7個。值得注意的是,正式確定的核心素養除保留初稿中9大素養的人文底蘊等4大素養外,把“身心健康”改為“健康生活”,新增了“責任擔當”這一項。 近百人歷時3年研究制定 當天的發布會還披露了核心素養的研究制定過程。據了解,聯合課題組由北京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員組成,研究工作歷時3年。聯合課題組分析比較15個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核心素養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標框架和落實情況;通過教育政策研究,傳統文化分析、課程標準分析等工作,同時進行大量訪談和調查和論證會,又在初步提出的核心素養總框架上反復征求意見進行修改完善。 通過三方面落實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一套經過系統設計的育人目標框架,其落實需要從整體上推動各教育環節的變革,最終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完整育人體系。具體而言,主要通過課程改革、教學實踐、教育評價3個方面的落實途徑。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了“21世紀應該培養學生什么樣的品格與能力”,可以通過引領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指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改變當前存在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現象。此外,通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引領,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激勵學生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 中國學生發展六大核心素養 文化基礎 人文底蘊: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審美情趣 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 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 自主發展 學會學習: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 學習意識形成、學習方式方法選擇、學習進程評估調控等方面的綜合表現。 健康生活: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認識自我、發展身心、規劃人生等方面的綜合表現。 社會參與 責任擔當: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 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等關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 實踐創新: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 日常活動、問題解決、適應挑戰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行為表現。 相關 深圳學生八大素養 “品德”為先 2014年7月,深圳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此為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而特別出臺《指導意見》,在國內尚屬首創?!吨笇б庖姟穼舜笏仞B的提升列為主要任務,覆蓋品德、身心、學習、創新、國際、審美、信息、生活8個方面。《指導意見》將品德素養提升排在首位,并明確提出“傳承深圳精神”的任務。 |
|
來自: 昵稱30120453 > 《南方教育時報》